我的后花园
居海陵十余年,新近搬了一次家,最开心的是两处都有后花园。
一处偎依凤城河,离望海楼几步之遥。望海楼,雄伟壮观,素有“江淮第一楼”的美名,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处重要高台。
望海楼始建于宋朝,屡毁屡起。高台之上,依稀听闻陆游、岳飞、施耐庵、郑板桥等名士心怀高远的畅谈。
望海楼西的文会堂,曾高堂雅聚,把酒唱和,一句“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蕴育了范仲淹忧乐思想的萌芽。堂前一棵“五相”树,五干同根,意指晏殊、范仲淹、富弼、韩琦、吕夷简五位名宦,先后在泰州任职后升迁为相,挥毫泼墨中,留下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的佳话。
南山寺塔与望海楼咫尺辉映,可赏古海陵八景之一的“风池笔颖”。夕阳西下,魏巍南山寺塔,倒映凤城河,如一支大豪,微风如墨,挥舞出别样涟漪。
这样的涟漪,追溯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的泰州,更为壮丽。当时金兵攻破泰州城,大肆烧掠,唯南山寺毫发未损。
据宋《舆地纪胜》记载:绍兴辛巳敌骑至南山寺,住持僧觉如捧金刚经一卷,至塔下出揖。敌问僧,何恃而不恐?觉如举手曰,恃此耳!如且为数演其义,敌皆罗拜,遗白金而去。
禅师临危不惧,舍生说法,为南山寺留下传奇的一笔。或许正是这一笔,南山寺的圆通大殿(庑殿重檐),才能保有宋时风貌。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说此殿“是应该用玻璃罩起来的宝贝”。
常有幸听闻寺院的晨钟暮鼓,梵语经声,一股清宁浸润在心。
这股清宁,弥漫到对岸,被柳园之柳添了一份摇曳。柳园是评书评话大师柳敬亭纪念馆,海陵后八景“南濠渔唱”所在地。曾经垂杨芦荻,夹岸傍水,渔船夜泊,鸣榔互答,景色很是优美。如今嘉木葱茏,垂柳芦花,书写着柳敬亭奇崛的一生,风物更胜当年。
三水湾在柳园之东,黑瓦白墙的古建筑群,簇拥着凤城河弯进来的一泓碧水。词意幽缈三水湾,是本土作家严勇老师对三水湾最好的概括。
我喜欢沿三水湾的一条小径漫步,遥望一水之隔的桃园。桃园陈庵,300多年前,孤盏青灯,伴着官场失意的孔尚任,创作出传奇名剧《桃花扇》,孔尚任因朵朵桃花华丽转身,泰州因孔尚任多了一份娇艳。梅园紧邻桃园,是梅兰芳纪念馆,馆内傲雪的寒梅,年年烂漫,写意着梅先生的德艺双馨。
柳园、桃园、梅园,泰州的“戏曲三家村”,成就了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夜色下的凤城河,灯影婆娑,波光潋滟,夜鹭低飞,古乐悠扬,如梦如幻。
凤城河,泰州一条古老的护城河,千年的风吹过,波澜不惊,是小城历史文化的命脉。望海楼、南山寺、柳园、桃园、梅园,是命脉上最灵动的5颗明珠,成了我晨练或休闲的好去处,兜一圈回来,不但神清气爽还濡染了一份厚重。
新居东临凤凰河,南对周山河,周山河贯通了天德湖,可谓三水我家绕。
早春的一天,我信步天德湖公园。鸢尾冒出新叶,杨柳吐着嫩芽,二月兰优雅盛开。在通往玫瑰园的景观道口,一只小松鼠尾巴翘得老高,在路中央东张西望,是在觅食吗?我放慢了脚步,小松鼠浑然不觉,或者是旁若无人。待到跟前,能看到两只黑闪黑闪的眼睛,萌得可爱时,它才敏捷地蹦走了。与小松鼠的零距离,平生第一次,我开心之极。
两只栖息的白鹭,倏忽展翅,凌空而去,惊得一边的水葫芦,急遽划出笔直的水道,像神行太保八百里急驰。唰唰的声响,引得树上的三五只鸟儿,扑棱棱一齐飞远,颇像“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一群小生灵打破了园子的寂静,萌动出生生气息。追着白鹭的身影,宽阔的天德湖尽收眼底,波平如镜,浩浩淼淼。一抹夕阳洒下瑰丽诗篇,远处城市的高楼,如一首首宋词小令缱绻湖面,又有了“落霞与白鹭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妙。
此时梅花正当令,我一路寻到松竹梅“三友观翠”处,但见一大片梅林嫣红如云,暗香袭来,沁人心脾,着实体验了一把“人面梅花相映红”的清趣。
天德湖公园是城市绿肺,占地1500亩,以叠山理水的手法造园,秀美大气。我逛了一半,暮色四合,但心满意足回家了。
我的后花园,一个厚重,像远方。一个闲逸,像诗。徜徉其中,自感风雅十足。身处小城,何其幸运,择一座城终老,惟愿是海陵。
作者:陈爱兰
- 舂碓声声 墨香悠悠2023-01-01
- 迎春“火把节”2023-01-01
- 2023文学泰州迎新领读赏析①2023-01-01
- 新年主题词(散文诗组章)2023-01-01
- 七月,泰州出发(外一首)2022-12-31
- 儿时·过年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