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石榴红”描绘新画卷——泰州市民族工作品牌实践与探索
石榴花开满凤城。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始终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主线,突出“致力民生、聚力转型”两大主题,深入推进“六大工程”,打造“凤城石榴红”1+N系列品牌,展现出民族工作的新风采。
一、做实“四大载体”
凤城河畔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泰州,临江近海,文昌水秀,中国唯一的“吉祥文化之乡”,总人口500多万。汉、壮、苗、土家、侗、回等53个民族生活在这个民族大家庭中,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有4.1万多人。围绕“凤城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打造,全市着力推进“四大载体”建设。
一是服务载体。市和各市(区)建立民族团结促进会,成立凤城石榴红志愿报务队,依托社会公益组织、民族院校和社会热心人士,常态化开展联谊、培训、关爱等活动;依托民族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争取相关高校的支持和参与,成立全省首个“少数民族爱心服务站”“石榴籽驿站”、民族团结青少年实践基地,民族宗教运动会、民族风味拉面技能大赛等品牌在泰州掷地有声,很多实现了从“品牌”到“金牌”的提档升级;各地修缮、建设黄桥战役纪念馆、杨根思烈士纪念馆、沈毅烈士纪念馆、苏北党校旧址等一批红色文化地标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成为讲好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故事、江苏故事、泰州故事的“红色打卡地”;组建民族智库,拓展石榴红专家团队,壮大研究队伍,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和工作基础提供全面支撑。
二是活动载体。民宗部门在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 下真功夫,各市(区)建设民族团结文化街,一批内容丰富、色彩亮丽的石榴籽文化长廊、30多个石榴籽文化公园新地标,在靖江、泰兴、海陵、高港、姜堰等地区精彩亮相,兴化市栽种的“民族团结同心林”,成为当地民族工作的新场景;通过红石榴伙伴行动、结对共建、爱心捐赠等方式拓展与民族地区的深度交流;各地整合提升中华传统节日和民族节日文化,冠名举办“石榴红邻里文化节”活动,广泛组织开展闹元宵、包粽子、做月饼等比赛,把铸牢共同体意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稳步实施“红石榴就业行动”,专门出台文件,为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来泰就业创业、共同富裕服务,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往村(居)延伸,帮他们全部摘掉贫困帽子,跨入小康行列,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美好家园,将民族元素有机嵌入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局。
三是创建载体。泰州民族工作以创建为抓手,既抓当前,更谋长远,在全国示范创建和省“红石榴家园”创建活动中统筹规划,平台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搭建涵盖城乡、各具特色的系列,确保活动平台化、平台制度化。充分调动广大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将市级“石榴籽家园”作为省和国家创建的基础和储备,“十四五”确定重点扶持项目7个、团结进步单位75个,每年创建活动在数量、标准、内容及时间上均作出具体安排,细化落实措施,有力支持泰兴市黄桥镇、靖江市蹑云社区、市公安局等争创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红石榴”“石榴籽”系列和各类平台连网成片,花开全市。
四是宣传载体。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连续10年举办“民族团结宣传月”,成为泰州民族工作“红石榴品牌”的保留项目;联合市文明办、泰州日报、文旅局等单位,开展民族团结新春摄影、短视频大赛,举办民族团结故事会、才艺展示会等活动;精心组织西部地区各族青少年来泰参观学习,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秀少数民族青年学子学习交流演讲,协助相关部门完成“献礼二十大”民族团结微电影制作;联合开展宣传竞答活动,放大民族团结进步公交专线流动宣传窗口和平台作用;打造一批石榴红大舞台、石榴红宣传教育基地、石榴红主题馆、石榴红一条街,让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走进生活、贴近群众,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二、培优“红花绿叶”
在泰州,耀眼的“凤城石榴红”竞相开放,映红城乡,这朵全市干群共同浇灌的最为娇艳的奇葩,是由一朵朵子品牌的红花绿叶相聚集成。
“凤城石榴红”在全市500百万人民的精心呵护下,拔节成长,杆壮籽满,凤城竞放石榴花,争奇斗艳红胜火:
——海陵区春晖社区在江苏省首创“石榴籽驿站”。社区倾情少数民族同胞,用真情演绎民族团结大爱,探索创新“线上有阵地、线下有声音”,打开宣传民族政策的“双声道”;设计发放“温馨服务卡”,甘当少数民族同胞的“及时雨”;善借各方面力量,争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守望者”,石榴籽驿站从春晖社区拓展到海陵区,再放大到全市,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的美好家园,晋升为全省的品牌;
——姜堰区张甸镇来自四川凉山彝族媳妇黄顺梦牵头自发成立了“解语花”社会服务中心,该镇260多名少数民族婚嫁妇女的“娘家”,“解语花”着力化解沟通难、 工作难、生活难,助她们从有人说话到有地方就业,再到自强自立,变“心头之苦”为“生活之乐”,变“就业艰辛”为“能力提升”,变“受助于人”为“助人为乐”,“解语花”成了少数民族妇女的“幸福花”,其品牌影响远及省内外,先后被《中国妇女报》《新华日报》、学习强国等宣传报道,受到中宣部领导的 “点赞”。张甸镇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江苏省口岸中学倾心倾情民族教育,对新疆班学生践行“三全”教育理念,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格局,依托教育对口支援机制,倾心民族教育,情暖天山学子,为西部边陲培养守边建边人才,谱写民族教育事业的华彩乐章。“三全管理机制”获泰州市建市20周年十大教育品牌,新疆部先后获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江苏省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示范单位”“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学校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江苏省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研究课程基地”。
海陵区公安局城中派出所工作思路由过去行政管理为主到管理服务并重的转变,在全国率先创建的“石榴籽工作室”如雨后春笋,在全市公安系统茁壮成长,用关爱和服务凝聚起少数民族的民意民心,其创新做法先后得到国家、省相关领导批示肯定和推介,《中国民族报》《人民公安报》《新华日报》《江苏法制报》等多家媒体深入报道,江苏省公安厅在泰州召开专题现场会,全国近百家公安机关来泰考察学习。“石榴籽工作室”获评2020年度泰州市改革创新奖一等奖,市公安局被表彰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跻身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丝路信使”是泰州名震海内外的自行车品牌赛事,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在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的倾力支持下,巧“借”资源,巧“贴”品牌,整合主题,民族团结“金种子”随信使一路播洒,汇集泰州爱心资源,帮扶贫困家庭、给西部学校捐赠书籍电脑、助力山区学子“圆梦1001个微心愿”,“丝路石榴红”花开长江、黄河两岸,秦岭、天山南北,“一带一路”沿线唱响民族团结的主旋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报》《新华日报》及学习强国等媒体浓墨重彩推出相关报道,网上关注超过3亿人次,项目捧回获省志愿服务金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活动组织者、泰州市民促会常务副会长蒋凯荣获国务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三、催生万花齐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泰州市近年来探索运用品牌化路径创新各种实践,使民族团结这棵大树落地生根,花繁叶茂,亮点频现。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抓手,泰州市坚持创新工作重点向基层下沉,资源集聚、力量投入等向村(居)、学校、企业等单位倾斜,实现全社会参与、全过程引领、项目全覆盖。通过示范区和示范单位这个主阵地、主渠道,精心培大育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试验田”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形成创建成效群众评判、创建成果群众共享的示范创建新模式。市和各市(区)进一步规范示范创建,完善测评体系,规定申报和评审命名流程、方式方法,完善管理体制和办法,健全“互观互检民族创建工作”机制,激发创建工作始终保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和内生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巩固完善一批、对标申报一批、提档升级一批、涵养培育一批,确保无盲区、无死角。全市近年来有5个单位和3名个人成为国家和省表彰的模范,成功创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跨入全省“红石榴家园”行列,市和市(区)示范单位从“星星之火”到“万家灯火”,一批“凤城石榴红家园”高水平验收达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成为泰州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在泰州,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人们心目中的“金牌工程”,大家精心呵护、共同培育,万花齐放、满园春色。抓方向。泰州各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坚持把爱我中华的“金种子”植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全市推广泰兴市培育民族团结教育师范学校的做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打造课程融合“团结课堂”、课外实践“拓展课堂”、家校联谊“共识课堂”多维一体的育人平台,从小就打深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烙印,各类教育基地、益民书屋、全民健身广场成为强有力的精神纽带,构建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各族人民的心牢牢拴在一起;抓结合。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各地民族文化相结合、创新与传承发展相结合,在石榴籽公园等硬件载体建设中突出核心元素,在活动设计等软件工程中彰显文化印记,助推各族人民多元一体,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抓培育。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体现在道德建设、文化发展和日常生活中,依托民族特色文化体育活动、民族文化艺术展示、民族文化作品创作和大运河(盐运河)文化带等文化建设项目这些活的载体,打造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大家园,展现各族人民团结融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凤城石榴红”注重典型引导,近年来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典型,其中既有感人至深的生动事迹,又有富有成效的经验做法,民族大团结共谱一首首和谐新曲,全市各族群众守望相助,“融”入同一个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泰兴市创造性落实上级要求,市委、市政府出台系列配套文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争活动,每年年初公布一批示范创建共有精神家园、红石榴家园、精品观摩点等方面的项目,鼓励各基层单位主动申报,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配套支持;建立健全加强领导、协调联动、全员参与等工作机制,全市民族团结工作做到学有标兵、赶有措施,年初布署、季度互巡、年中检查、年终考核,开新局、上台阶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靖江市依托重点社区、学校和企业,秉持“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理念,全面推进“红石榴家园”创建融入镇(街)、村(居)社会治理,融入学校与企业的争创计划,营建浓烈氛围,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公共空间。
城东街道春辉社区党总支书记许灯梅被誉为泰州市“石榴籽”驿站的“开路人”,海陵区放大典型引领的巨大效能,在全区少数民族家庭和群众中开展“民族团结之星”评选,表彰10个公益慈善之星、砥力奋斗之星、诚信经营之星、勤奋好学之星、团结和睦之星,在各民族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
顺应民族人口大散居、交错杂居,呈现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泰州市着力构建双向流动互嵌式社会结构体制机制,推动“凤城石榴红”各类项目创建,聚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围绕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打造特色项目,形成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生动局面。各级把增进少数民族民生福祉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采取“造血”与“输血”相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实现区域内和援藏、援疆、援陕等对口支援帮扶地区,脱贫奔小康一户不落、一个不少;全社会“民族一家亲”关爱蔚然成风,“爱帮360”、宗教界“左手帮右手”等爱心活动同样成为少数民族帮扶的知名品牌,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用各族人民的大爱来化解民族群众的急难愁盼;对来泰州的各民族员工,引导帮助嵌入式就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以城乡社区为平台,倡导现代化文明生活方式。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文化娱乐等环节入手,尊重全社会的公序良俗,善“借”资源,与各地星罗棋布的精神文明实践站等载体联动推进项目,引导民族群众由空间嵌入拓展到精神、文化、社会和心理全面嵌入,共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形成手拉手、一家亲的融洽情境。规范公民的日常行为,群策群力参与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职业规则、团体章程的制定和完善,全面反映公民诉求,提升自身素养,遵法、守法、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已是全市百姓的自觉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成为各民族群众的良好习俗,构建美好新家园更是大家共同的目标追求。
以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民族联谊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主题教育实践。在泰州,各地各单位丝路石榴红万里骑行、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同唱一首歌等主打品牌活动,成为大家深情的记忆。每逢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节庆来临,共同筹划、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交融已成为泰州各族人民的新民俗、新时尚,从轻松活泼的“快闪”到锣鼓齐鸣的“擂台赛”,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几成泰州的“网红”,各族人民共同描绘民族团结的新画卷。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泰州市民族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泰州市统战理论专家委员会)
作者:潘时常 兰星 刘龙春
编辑:汤晨洁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泰州新建学堂碑记2022-10-02
- 关注|我市康居社区创新推出“陪伴式”课程显著提升家庭教育水平2022-06-20
- 江苏省社会学学会、省社科院组织来泰州考察调研2022-06-16
- 人民的自我书写:“坡子街”讲好泰州故事‖暨《我与一本书的故事2022-05-28
- 泰州市图书馆“泰州优秀文化·文学映像光影汇”首场《香河》赏析2022-05-15
- 校园趣文|一个泰州小朋友在中国航天日的思考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