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泰州二中 · 泓园记忆⑦

来源: 编辑:杨帆 2020-08-25 08:56:48 查看数:0

7、治国能臣 勤政为民——韩国钧故事(1)

韩国钧(1857年-1942年),字紫石,亦字止石,晚号止叟。江苏扬州府泰州海安镇(今江苏海安)人。

幼境困厄,从小发愤

韩国钧生幼年父母早丧,家道中落,由“在室守贞”的二姑母抚养成人。他自幼聪明伶俐,爱诗赋,喜绘画,幼年入塾,学业辛勤,因家境贫寒,读书尤发愤,“除夕元旦亦日试一艺不辍”,勤奋学习。

自强不息,大挑一等

韩国钧1877年考取秀才,1879年考中举人,1889年步入仕途,事实上并非一帆风顺。据《永忆录》记载:“余应童子试,二届得售,乡试一届即售,独舂明报罢四次,他无所苦,只听红录时,如热灶之蚁,行坐皆无一可,及既报罢,三千里长途即在目前,尤为怅惘。”也就是说,韩国钧参加两次童试,才考中秀才。乡试考中后又考过四次,均告失败!韩国钧屡考屡败,并不气馁,自强不息,最终在清举人会试“大挑”中位列“一等”,由此步入仕途。

泓园记忆

治事勤恪,清誉中州

1894年至1901年,韩国钧在河南任地方知县,勤勉理政,曾一夜之间审案26件,还要"策马周巡三十里,翌日视事如故。"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当时,“韩青天”名闻中州。后来离任镇平县时,当地百姓万人空巷夹道相送,争相为“韩青天”抬轿,因人多拥挤,竟使轿子险些翻倒。

锐意吏治、善治民生

河南武陟县,滨临黄河,雨季河水都挟带大量泥沙。"每一溃决,沙压平地数十里,弥望皆成石田。"韩国钧任武陟县知县期间,决心为民除此害。他研究出一种治沙妙法,成本小,见效快,不到三个月的工夫,武陟县境的"石田"大都得到改良。1892年,韩国钧在河南就任按察使署督审局谳员(相当于今日法官),在参与审理“藩司长远帆禄参案”时,细心取证,秉公执法,以七品小吏,终将“从二品”大员藩司的亲信绳之以法,藩司本人也因此丢官。由此名声更加响亮。

秉公执法,奉公清廉

韩国钧担任河北矿务局总办,在办理道清铁路交涉时,英国福公司的代表柯锐密提出,如果韩国钧同意,以他们提出的地价成交,那么,他们就以每亩5角的回扣返给韩国钧,就此一项,韩国钧从中可获4万元。韩国钧闻言,不禁大怒,当即迎头痛斥:“韩某非图贿者,汝以贿行,浅之乎视余矣!"结果迫使英方按我方的地价作了交易,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勇敢战疫,守护苍生

1909年,韩国钧任吉林巡按使时,遇到20世纪以来东北最严重的一次鼠疫蔓延,死亡已6万人。医务人员稍有不慎,也会染病身亡。韩国钧却不听同僚劝阻,义无反顾地多次深入疫区,探望病人,了解疫情,与医务人员商量制订救治方案,迅速控制了疫情,解除了患病百姓的痛苦,百姓视他为救命菩萨。在全力战疫的同时,韩国钧对维护国家主权也毫不放松。经他据理力争,将日方单独设立的非法“联合防疫局”改为中日合办,有效地遏制了日本侵略者借口“防疫”的胡作非为。因战疫有功, 1911年9月,清廷赏赐韩国钧一品顶戴,升任吉林民政使。

恬淡处世,造福乡里

辛亥革命后,韩国钧顺应历史潮流,先后两次就任江苏省省长及其他要职,成为一名封疆大吏,颇有政声,受人尊敬。1915年,他因不愿卷入剧烈的党争,而愤然辞去安徽巡按使等职时,安徽士绅乡民"焚香跪者满途,穷民顶香者不下两千人,至大街,香案盈市,几乎无家不设"。

军阀混战时期,韩国钧感到不能为民造福,于1925年9月再次告老还乡,蒋介石上台后曾派人邀请韩国钧出山,亦被拒绝。在乡里,韩国钧把主要精力用于家乡公益事业。他积极筹建平民工厂,并将自己七十寿辰所得礼金8000元购地130亩,捐与平民工厂,以解决贫民生计问题。

坚贞不屈,誓死殉国

1941年初,紫老携家人,避居徐庄。1941年,紫老身陷日伪而坚贞不屈,严词痛斥敌伪的威逼利诱,拒绝出任伪江苏省省长。敌伪又以移家海安为请,妄图以软化政策欲污紫老清名。紫老厉声答日:"垂死之人,不愿再见海安惨状!"敌伪无可奈何,对紫老施行武装软禁。紫老病焉,终于不起。易箦时,紫老告家人曰:"抗日胜利之日,移家海安,始为余开吊,违此者不孝。"

1942年1月23日紫老在忧愤中溘然辞世。

韩国钧一生,从晚清到民国,虽遇政治腐败,世乱日亟,但能出污泥而不染。为官,官声素著;归林,乡里称颂。爱国爱民,深明大义,从清封疆大吏、民国省长,最终成为抗日民族英雄,被陈毅将军誉为“民族抗战之楷模”。

来源:泰州二中

编辑:杨帆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