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别样高考
文/朱树元
我没有以考生的身份直接进入考场参加高考,而是以别样方式与高考结缘。
1996年4月,也就是距离我们参加高考还有3个多月的时候,班主任陶老师公布说,我们文科班有一个保送就读苏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名额,动员高二会考成绩达到7优2良(共计9门学科)及以上等次的同学先行申报。这一消息没有引起任何轰动,全班同学都波澜不惊。我们参加会考时,有几个学科的难度特别大,因此能够达到7优2良等次的同学并不多,达不到这一标准的自然保送无望。达到这一标准的10来个同学不愿意接受保送,不愿意就读苏州大学这样的省内二流高校,更不愿意将来从事语文教师职业,他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门心思想要考重点大学读热门专业。我就是这10来个同学中的一员。
但是这个名额总不能浪费啊。当时恰巧进行了第一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有所下滑,把陶老师吓了一跳。陶老师找到我,悉心分析我近期学习状况,指出我临场发挥不够稳定的缺点,劝我接受学校保送,以免高考发生闪失。我不甘心,不乐意。陶老师又将符合条件的同学筛选一遍,还是觉得我最适合接受保送,于是又动员仇老师做我的思想工作。仇老师任教历史学科,他发挥学科特长和我促膝长谈,古今中外罗列学习中文的种种好处,滔滔不绝说得嘴角都泛起了白沫。如此这般几番周折,我才答应下来。当时,我也没有跟家人商量这事儿,就稀里糊涂自己做了主。家人对我的前途似乎也不太上心,平日里过问得也不是很多。
说是保送,也不是长驱直入高校大门,也要经过笔试和面试。我是农村人,说不好普通话,任教我们语文学科的王老师就利用课余时间为我补课,让我大声朗读课文,给我纠正错误发音。王老师还模拟出若干面试题,现场提问,由我现场解答,再为我进行现场指导,锻炼我的胆量,强化我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一切准备就绪,五一假期期间,陶老师把我托付给教学处的张老师,由张老师带着我和另一个名叫张蓉的女生去苏州大学参加考试。张蓉是理科班的,保送苏州大学物理学专业。
笔试试题和我们平时练习的相差无几,面试程序、面试题目也都和王老师为我模拟出的相差无几,因此我感觉自己考得挺顺畅。然而我并没有立即获知考试结果,所以回校后不敢松懈,仍旧跟班学习。在第二次模拟考试过程中,我考完语文数学两门学科时,陶老师叫我不必再考其他科目,我这才放下心来,估摸录取通知书应该已经送到。参考的两门学科成绩揭晓了,我语文是118分,数学是149分。当时我们江苏高考共计考5门,每门满分150分,我这样的分数还算不错。这让我又有些后悔起来,觉得不该轻易接受保送,而应该上场拼一拼搏一搏。
父亲见到我的录取通知书时惊讶地说:“没想到你们老师把这个名额给了你,你们老师家的门朝哪儿我还不知道呢。”过了片刻,父亲又想起什么似的问我:“你去苏州考试,有没有用什么钱?”我如实回答:“没用一分钱。”父亲感叹道:“不得了,你们老师为你花了钱都没告诉你呢。”不久,父亲找到陶老师表示感谢,并获悉我去苏州的吃住行费用都是陶老师自掏腰包先行交给张老师的。父亲结清费用,还要塞两条烟给陶老师,但陶老师死活不收,只肯留下父亲从家里拎来的几斤鸭蛋。
高考临近,我成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勤务员。早晨同学们上班后,我才慢吞吞起床,打扫宿舍卫生,帮同学们叠被子、排鞋子、挂毛巾。宿舍收拾完毕,再到教室里提上4只热水瓶,到开水房去打水。之后,坐到老师办公室里,听候老师调遣,帮老师跑跑腿什么的。有的同学紧张忐忑,难免丢三落四,我就频繁穿梭于宿舍、班级、文具店,替他们准备考试用品。第一场考试,我们班有位同学忘带准考证。当时有规定,忘带准考证的考生可以先进场考试,但必须派人在本场考试结束前把准考证送到考场。场外监考联系陶老师,说该生准考证可能在他母亲身上,他母亲可能在校门外。得到陶老师指令后,我立即狂奔到校门口,可那儿除了几个执勤民警和保安几乎没有家长身影。幸好这位同学的家就在学校附近,我也去玩过两趟,于是我就直接寻到他家,从他母亲兜里找出准考证,并在考试结束前把准考证送进考场。
我2000年7月从苏州大学毕业,被分配至本县的一所完中任教。在其后的数年间,我们学校也曾获得过保送名额,结果引得家长们蜂拥而至并大显神通,也搞得老师和学校无所适从。2009年10月,我转行进入机关从事后勤管理工作,对学校里的人和事逐渐陌生起来,甚至连眼下还有没有保送这样的政策也是不甚了了。尽管我高中毕业已有整整21年,但这21年来我始终念念不忘我的别样高考,念念不忘陶老师、仇老师、王老师和张老师。最后,我想用一个字高度概括我对我当年保送经历的感受,那就是“纯”。
编辑:樊锦华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 关注|我市康居社区创新推出“陪伴式”课程显著提升家庭教育水平2022-06-20
- 江苏省社会学学会、省社科院组织来泰州考察调研2022-06-16
- 人民的自我书写:“坡子街”讲好泰州故事‖暨《我与一本书的故事2022-05-28
- 泰州市图书馆“泰州优秀文化·文学映像光影汇”首场《香河》赏析2022-05-15
- 校园趣文|一个泰州小朋友在中国航天日的思考2022-04-24
- 新时代社区共同体应多维构建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