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写给高三学子的一封信

来源: 编辑:樊锦华 2020-07-07 17:24:47 查看数:0

亲爱的同学们:

展信佳!

还记得两年前见到你们的样子,高二新分班,一切都是新鲜充满希望的,你们的脸庞上都闪耀着青春的朝气。作为你们的语文老师,我和你们一起读书、分享阅读的体验,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你们都让我惊喜,在讲台上演讲的你们,在读书笔记里思索的你们,课堂热烈对话的你们,让我看到你们对文字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

疫情让我们的课堂暂时用网络的方式连接,许多关于生命未知的恐慌也在此时涌现。所幸复苏是生命的必然趋势,复课的消息最终传来,我也期待着我们一起重新开启人生的美好之旅。

     我很欣悦地看到,你们中的许多人如今仍保有这份激扬文字的蓬勃之气。然而,我也不无担忧地发现,其中的一些同学,在疫情网课之后,开学来到班里,似乎更多地展现出一种疲惫与麻木。譬如课堂上的你,昏昏沉沉,控制不住地耷拉你本应求知的头颅;譬如从不拖拉作业的你,却时常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又譬如曾经在课堂热烈讨论的你,如今常常沉默不语,心游物外………

我也疑惑:青春的朝气到哪里了?本应是挣破严冬,万物复苏的春夏时光,为何在有些同学身上,却仍然没有摆脱严冬磨折的痕迹?何以如此?

我猜想,你大概是一个慢热的孩子。治愈严冬创伤的时间,稍稍长一些,但没有关系,希望你能够睁开明亮的眼睛,看看这个绿树阴浓夏日长的美好校园,看看总在悉心守候你的家人,看看一直都在默默等待你再次苏醒的老师们……

我也知道,生于非典,考于新冠的你们,一定有许多不为我们这些大人知道的迷惘与困苦。只是,哪一代人的青春,不是严冬的磨砺中淬炼而来的呢?百年前梁任公在内外交困的时代背景下,犹能热情呼吁青年“少年强则中国强”,更何况是在海晏河清的富强盛世呢?而《南方周末》在新年发刊词中也早已激励我们:“没有哪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哪个春天不会来临”,更何况,如今已是炎炎夏日,任何坚冰都能够在次热烈的阳光下被融化。你们如此年轻,未来有无限可能,要携着不屈不挠的努力和战胜死亡的年轻,给世界展示勇敢复苏、迎接希望的你们。向前奔涌吧!后浪!

你看,蓬勃的夏日早已到来,愿你不是那个叫不醒的装睡的人,在这个万物生长、鸟儿欢唱的希望时节,你那青春的热情也一定可以复苏!

祝学业有成,万事顺心!

你们的老师:姜伟婧

2020年7月4日高考前夕

编辑:樊锦华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