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二中 · 泓园记忆①
编者按:“以一泓清泉,育满园桃李”是泰州二中的办学特色。这一特色的要义就是用“百年泓园”的深厚文化积淀,滋润园中的每一位学子,让校史里的杰出人物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奋斗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让他们从这里走出时,都带有“百年泓园”的特有气质和精神底色!
为继续深化“百年泓园”文化育人工程,泰州二中微信公众号从今天起推出“泓园记忆”系列,敬请关注。
泰州二中百年沿革
泰州二中发端于北宋胡瑗的安定书院,肇始于1902年的泰州学堂,与省泰中同宗同源。民国时期两校分流,二中迁于泓园旧址,地接芦洲(老泰州八景之一:雁宿芦洲),位于泰州古城内东北角。天滋湖映照于前,玉带河环抱于后,绿叶平畴,疏林浅草,景色清幽,孔尚任《芦洲宴集》曾有诗赞曰:
城东小林壑,抱堞数楹架。
仆仆川上回,稍稍公事暇。
所幸离居人,素手握以忽。
鬓带楚江云,衣上秦关月。
倦言季子裘,或云须贾袍。
凉秋亦已凛,落叶飞庭皋。
相期保岁暮,可惜盘飧微。
天高下征雁,水阔芦花肥。
学校前身时敏中学、扬子江中学、淮南中学,是三所建校较早的私立中学。
私立时敏中学原址在胡公书院。胡公书院始建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冬,泰州知州候绍瀛捐廉二千余元,改建胡公书院,于光绪三十年十月(1904年)开堂称州立小学堂,又名泰州学堂。
1918年,马锡纯、袁祖成、杭斌、严恩荣、陈照良五人发起,创办私立淮东中学,杭斌任校长。1921年起得省款补助。1923年,袁祖成继任校长,省拨补助费增长。1924年,称省代用淮东中学,分高初中,用三三制。
1927年4月6日孙传芳军队入城,校长袁祖成因响应北伐军,被北洋军阀杀害,校舍、仪器、书籍遭极大破坏,学校停办。6月孙军退,由教员储迎吉集合全体教职员,发起省代用淮东中学校务维持会,推前教务主任陈兆琛为主席。
1928年,经中央大学核准,定名为私立时敏中学,分高初中两部,任用三三制。5月,中央大学核准设立时敏中学董事会,计校董14人:凌文渊、单毓元、陈恩洽、高炳华、沈丙乾、吴振远、陈漠、单毓华、马锡纯、韩烺、萧然、殷子芹、储迎吉、陈兆琛。
私立扬子江中学于1942年4月1日成立,始名苏北中学,校址在姜堰区叶甸横家庄,卢印泉任校长。第二年更名为扬子江中学。1944年卢去世,由魏联昆继任校长。1945年8月迁址入城内泓园。魏辞职他去,由怀国珍接任校长,后又由郝庆宝代行校长职务。1949年1月泰州解放,学校成立复校委员会,推姜秉光为主任委员,维持校务。
私立淮南中学原为1941年创办的苏北公立泰州模范中学(沦陷区),校长南怡哉,校址在海陵区体育场东侧(原新安会馆),学校规模有高初中三三制六级。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改组为泰县私立淮南中学,校长周绍成,1947年2月潘寿维接任。
1949年泰州解放,私立时敏中学、扬子江中学、淮南中学合并,成立私立联合中学。人民政府先后派严服群、陈平、戴泽生三名中共党员任教导主任,负责具体领导事宜。
1951年2月,该校改名为苏北泰州区私立泰州中学,1952年8月更名为泰州市私立泰州市初级中学。1956年7月31日,学校由市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泰州市第二初级中学,盛经邦为校长,孙永寿、李鹏飞为副校长。
1958年9月,学校恢复高中三轨,改名为泰州市泰州中学。同年下半年,泰州市与泰县合并,学校改名为泰州县泰州中学。1959年3月,高锦森任校党支部书记兼第一副校长。1960年王会林任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1970年9月,学校改名为泰州市第二中学,改名一直沿用至今。1999年9月,学校不再招收初中生,成为一所独立高中。2004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首批三星级重点高中。2018年又创建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
泰州二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绵延的文化、杰出的校友,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中科院院士支秉彝、夏道行、李德仁,中国音韵学首席专家、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鲁国尧等;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1953—1956年曾在此就读初中,成为泰州二中人永远的骄傲。
百年校庆纪念碑文
沙 黑
泓园旧址,城河怀抱,
地接芦洲,玉带环绕。
海陵古郡,淮海名校。
胡公开创,光绪学堂。
辛亥之年,师范讲习。
又名谁东,已有高中。
校长袁公,气贯长虹。
乃曰时敏,抗日群情。
大军南进,风雨迎新。
淮南扬子,归并一体。
千载承教,百年昭昭。
天下桃李,代有名师。
参天之树,四海五湖。
校风刚劲,日月之行。
自强不息,与时奋进。
教育重地,辈出英姿。
终成大器,殷切而期。
明理习课,长江大河。
德智体美,如沐朝晖。
其情若何,登山临水;
其志若何,目送鸿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莘莘学子,国家精华。
尊师互助,春风雨露。
传道解惑,如切如磋。
己逝未往,百年荣光。
盛世躬逢,路远途长。
富国图强,科教兴邦。
来源:泰州二中微信公众号
编辑:赵倩倩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 关注|我市康居社区创新推出“陪伴式”课程显著提升家庭教育水平2022-06-20
- 江苏省社会学学会、省社科院组织来泰州考察调研2022-06-16
- 人民的自我书写:“坡子街”讲好泰州故事‖暨《我与一本书的故事2022-05-28
- 泰州市图书馆“泰州优秀文化·文学映像光影汇”首场《香河》赏析2022-05-15
- 校园趣文|一个泰州小朋友在中国航天日的思考2022-04-24
- 新时代社区共同体应多维构建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