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平台如何赋能新就业形态?听听这场研讨会怎么说

来源: 编辑:我的泰州小编 2024-12-26 15:12:05 查看数:0

随着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就业形态日新月异。21日,人民网在京主办“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院与人民网财经研究院于会上发布了《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等专家出席,并就促进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发展展开探讨。

数实融合催生就业市场巨变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显著升高,由2012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出众多新产业、新业态,使就业市场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于晗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于晗在发布《报告》时指出,新就业形态是指依托于现代技术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对各种资源进行重新组织和整合,实现业务规模和范围的大幅扩展,使劳动者能够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就业方式。这种形态,呈现去中心化和平台化就业模式,打破传统就业的诸多限制,为劳动者提供更加多元的工作机会、更加灵活的就业选择。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新就业形态也使就业质量获得提升,为劳动力市场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

AI(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数字经济为就业带来的改变也体现在岗位变化上。刘世锦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在一些垂直领域落地,过往技术进步对体力劳动形成替代的情况可能改变,这一次正在替代脑力劳动,可能影响第三产业的劳动。“在技术进步导致的就业变化过程中,新就业形态成为岗位被破坏人群的就业‘蓄水池’,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赖德胜称。在灵活就业群体快速扩大的同时,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一些阻碍因素。比如,灵活就业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的劳动保障与人文关怀等问题引发关注。《报告》显示,算法驱动框架下,劳动者工作时间长,影响身心健康;低技能的重复劳动下,劳动者技能成长受限,出现“个人化、原子化,集体感、共同意义感消失”的特征。

同时,劳动者自身也对灵活就业提出更高要求。《报告》显示,当前更多劳动者自主选择性增强,希望从兴趣爱好出发、发挥自身优势特长,渴望多元化的新就业机会。对于这些问题,蔡昉指出,新就业形态并不一定自然而然就是高质量就业,应当探讨如何让它成为高质量就业。

平台赋能,社群创业开启新模式

完善新就业形态发展,需要从业者、用工平台及社会多方协力。其中,用工企业作为就业的服务管理方,在促进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主动力量不容忽视。当前,已经有一些灵活用工平台通过数智化赋能打造社群创业平台,形成了新就业形态的代表性模式。平台还在通过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与保障、增加人文关怀,促进新就业形态的发展。

▲安利(中国)董事长兼总裁余放

安利(中国)董事长兼总裁余放在会上分享经验时表示,安利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创业就业平台。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安利在中国打造了数智化赋能的电商平台,持续健康产品创新,为旗下几十万营销人员打造了系统化、专业化的创业赋能体系,支持他们运营大健康和美好生活社群,为他们提供新就业形态的创业机会与服务。其灵活自主的创业模式,在促进女性就业与银发就业方面尤其成效显著。据统计,在安利有75%的创业者为女性、超过30%的创业者年龄超过50岁,年资超过20年的创业者超过2万名。余放强调,安利(中国)的创业者们作为美好生活社群的主理人,通过创建和运营美好生活与大健康社群,与社群成员互相陪伴、鼓励、督促,践行健康习惯,共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让健康走进千家万户。目前,公司已有6.2万名创业者获得了营养健康顾问证书,一万多名营销人员拿到健康塑形教练证书。余放指出,社群创业平台能够从三方面助力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发展,一是打造人人可为、持续成长的创业机会,二是灵活自主的创业模式匹配了宝妈、银发族等群体时间灵活、模式自主的创业需求,三是全方位的创业赋能支持体系让劳动者创业随时随地可借力。于晗则指出,平台企业要商业向善,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劳动者打造终身培训体系,加强就业市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增加对从业者的人文关怀,推动就业创业环境更宽松、更美好。

平台和从业者需要双向奔赴

《报告》指出,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业者提升自主驱动、平台企业完善就业服务及政府部门提供相关政策支持等多方合力。从劳动管理角度看,杨志明认为,针对新就业形态的新需求,劳动管理需要有新的探索,需要实行审慎包容性监管,不能用老办法管理新业态。“新业态网约劳动用工方式不适应传统劳动合同的刚性约束,需要研究对网约劳动进行分类即适配性的劳动管理。要重视劳动大数据的应用。通过数据留痕维护平台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完善网约劳动管理。”在网约经济等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与用工平台间存在较大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双方之间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雇佣关系。这也为劳动者获得相关用工保障和权益维护带来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

蔡昉认为,新就业形态尚未与劳动力市场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无缝衔接”,对此,一方面必须研究探讨新就业形态与劳动市场制度中最低工资保障、基本劳动条件保障等方面的衔接工作,另一方面,应当建立普惠性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避免就业市场过度竞争、过度内卷的基础性保障。莫荣强调,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社保服务体系需要发挥平台优势。劳动者的信息管理等工作都集中在平台,平台参与进劳动者保护工作中,才能把政策更好落实、把诉求更好的反映。“平台要发挥自身优势,比如创新、便利一些缴费模式,(一些平台)正在准备职业伤害保障的试点,保障他们在工作过程当中有职业伤害能够解决。”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今昔

责编:悦鸣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