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十年|“绿杨城郭”画卷新 “运河之都”美名扬
“绿杨城郭”画卷新 “运河之都”美名扬
实干争先,“好地方”越来越好
汤汤运河水,悠悠千古流。2021年6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门迎客,一艘矗立在运河之边的巍巍巨轮正式“扬帆起航”。3年弹指一挥间,截至今年,博物馆已接待世界各地观众1000万人次,线上观众超5.5亿人次……年轻的中运博“讲述”着古老的运河故事,顺着流动的文化破圈、出圈,成为众多游客来必打卡的扬州新地标。
“扬州是个好地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扬州的高度赞许,饱含着对扬州发展的殷切期望。近年来,扬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产业迭代,锻造发展新增长极
“十五五”期间将实现GDP过万亿元
初冬时节,生态科技新城华东航空谷一期项目建设现场“热度”丝毫不减。随着华东航空谷的建成,这里将落户航空谷设计研发中心、中航研究院校区等项目,未来将成为扬州航空产业的“智谷”。
“满格”前进的华东航空谷是扬州航空产业起势腾飞的缩影。从2019年沈阳飞机设计研究院在扬州创立协同创新研究院,到中航机载共性技术工程中心、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等重点项目相继落户,目前扬州已集聚航空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近百家,形成“飞机主机+机载系统”软硬件兼备的产业发展体系。
过去十年,扬州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能级不断跃升。在经济发展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的当下,城市该如何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重塑新的竞争优势?扬州清晰勾勒发展“路线图”,提出“提升6大主导产业集群,攻坚突破13条新兴产业链,聚力打造‘613’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初,高邮市两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分别是总投资30亿元的双鹏新能源年产35GW N型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项目和总投资25亿元的金刚石新材料项目,将对光储充产业和新材料产业起到强链补链延链的作用。伴随着扬州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到2025年,扬州力争形成2至3个规模超2000亿元的地标产业,总量过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链达到10个以上。
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重大项目支撑。截至11月底,24个省重大项目、9个省民资重点产业项目已全部开工,投资完成率均超100%;市级重大项目开工率达99.8%,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11.4%。得益于重大项目的有力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居全省前二。
“大干三五年,奋力过万亿。”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2023年召开的全市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推进会上表示,到2025年扬州实现工业开票过万亿元,“十五五”期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书写千年古城新的荣光。
生态挥毫,勾勒“绿杨城郭”新画卷
倾全市之力打造生态宜居名城
2014年之前,扬州三湾片区杂草丛生、厂房林立、环境杂乱。经过多年的治理,如今漫步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树木层林尽染、运河曲水蜿蜒;在高邮,“鸟界国宝”东方白鹳从“候鸟”变为“留鸟”的故事,成为人与生态“双向奔赴”的一段佳话……
一幅幅尽展生态和谐之美的画卷,是扬州倾全市之力打造生态宜居名城的生动写照。回首往昔,扬州在全国开先河建立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将保障南水北调源头水质、推进长江大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在全国首倡并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一次次生态环境领域的改革,彰显了扬州用系统思维打好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战的魄力与决心。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十四五”以来,扬州实施重点治气工程项目3700多项,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2.4万辆;整治291个长江入河排污口、3590个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率分别达100%、66.3%;长江干流扬州段水质连续6年达Ⅱ类,京杭运河扬州段2013年以来水质一直保持为优……
绿色是生态的底色,也是扬州的主色调。十年蝶变跃迁,让“绿”不再局限于一种颜色,而是被赋予新的发展理念和方向。
扬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敏介绍,近年来,扬州始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全市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深入淘汰落后低端产能,大力发展“613”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8%,在“Ⅱ类地区”中列第二位,降低率居全省第四,单位GDP能耗绝对值居全省第三,优于省均水平;累计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4家,省级绿色工厂45家。
朝夕美好,绘就城市“幸福底色”
连续23年出台民生“一号文件”
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扬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扬州始终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每天中午11点,住在扬州文昌花园社区养老公寓的杨金宝夫妇准时来到餐厅,坐等开饭。文昌花园社区是标准的老龄化社区,自2011年起,该社区在扬州办起第一家社区托老所,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随后,文昌花园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成立,社区学龄前儿童享受到温馨舒适的日托班服务。
聚焦促均衡,扬州加快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深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头一天住院,第二天就有专家专门为我做手术,速度之快,难以想象。”7月,家住扬州广陵区沙头镇的陈学忠,在“隔壁”李典镇中心卫生院接受了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主刀医生是苏北人民医院疝外科主任戚腾。
“难以想象”的诊疗速度,是扬州集中精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扬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赵国祥介绍,建强区域龙头医院、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创新医防融合、控制医疗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四箭齐发”,扬州着力打造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群众“家门口”就医的满意度和信赖度持续攀升。
就业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的依托。今年11月,“‘二分明月,才聚扬城’——扬州市2024年秋季专场招聘会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洽谈会”拉开帷幕,超70家企业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和800多个见习岗位。今年1月至9月,扬州累计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613”产业集群企业校园招聘等招聘活动共计318场,服务用人单位8312家次,提供岗位数13.33万个,新增在扬就业创业大学生2.4万人。
提升民众生活幸福指数,共铸“强富美高”壮丽蓝图。自2002年起,扬州连续23年出台民生“一号文件”。一张张“民生清单”落细落实,一份份“幸福账单”得到兑现,在扬州大地上,用真情浇开的“幸福花”结出累累硕果。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辑:曹佳蓉
责编:岑丹
审核:戈俊巍
- “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十年|“四化”同步,宿迁再攀新高度2024-12-12
- “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十年|镇江:奋力奔跑,谱写“很有前途”新2024-12-12
- “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十年|生态优先,盐阜大地“绿”意浓2024-12-12
- “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十年|淮安:跨越赶超,更好展现“象征意义2024-12-12
- “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十年|后发先至,连云港书写新答卷2024-12-12
- “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十年|宜居宜业,祥泰之州“最幸福”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