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张甸镇:“小桶入户” 塑美丽乡村新颜值
“村里为每家每户新添置了垃圾分类桶,还专门入户宣传垃圾如何分类,让我们既增长了知识,也保护了自己居住的环境。”连日来,姜堰区张甸镇宫王村一网格村民沈小红逢人便夸垃圾分类的好处。
今年以来,张甸镇宫王村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为群众办实事,谋划实施了“一户一桶,让垃圾有了‘家’”基层党组织书记“放亮”项目,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镇基层党组织书记“放亮”项目现场观摩(央广网发 蒋梅芳摄)
科学统筹谋划,压实项目“责任田”。以农村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抓手,村“两委”班子成员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发力,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准确掌握村内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梳理出共性问题,及时召开村两委会、党群联席会就垃圾桶数量偏少、位置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充分讨论并形成整治方案;由村党组织书记牵头,成立“放亮”书记项目工作小组,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分解责任,有序推动项目落实落地,并做好项目实施和常态长效的有效衔接。
志愿者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央广网发 韩湘摄)
凝聚党群合力,争做文明“践行者”。该村坚持“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工作模式,统筹运用道德讲堂、美德善行榜、网格“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等阵地资源,组织卫生环保志愿服务小队分批、分片、分众化向农户宣讲垃圾分类知识,“一户一桶”垃圾包保制度等内容。发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号召,明确党员干部带头“亮身份、展风采”,以身作则、从我做起,进而引导群众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切实提高全员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党员干部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央广网发 韩湘摄)
完善工作机制,打好整治“组合拳”。该村以“一幢房、一只桶”为分配原则,实施垃圾桶“身份证”制度,每户一桶标写序号及户主姓名,引导每户签订《环保约定书》;实行分片管理,加强保洁员和垃圾分类管护人员培训,确保垃圾及时清理;成立“党员代表+户代表”清洁巡逻队,定期开展垃圾桶清洁巡查工作,并根据实施情况对每户进行赋分,根据累计积分评选“清洁文明户”、兑换礼品,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垃圾分类共建、共治、共享。(周燕青 李敏 董震亚)
来源:张甸镇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绝美!总台秋晚温馨浪漫 获海内外受众盛赞2022-09-11
- 高新区(高港区)政协:优化营商环境 实地调研走进泰福里2022-09-10
- “小田”变“大田”思想观念如何通?操作路径有哪些?改田成本从2022-09-10
- 泰州高新高港筑牢养老诈骗防火墙2022-09-09
- 关注|民族联欢 共度良宵2022-09-09
- 教育|双节同庆 寓教于乐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