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大蚂蚁”袭击后皮肤瞬间被“烫”伤,天热如何防虫咬?
暑期高温湿热,各种蚊虫活动比较活跃,被虫叮咬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简称“泰州四院”)皮肤科专家结合近期高发病例,告诉你类似情况如何预防,如何妥善处理。
遭遇隐翅虫额头起脓疱
几天前,40岁的刘先生捂着额头来到泰州四院皮肤科,“医生我的额头像被烫伤一样,又红又疼。”刘先生的额头红了一大块,中间还生成脓疱鼓了起来。皮肤科主任周爱珍告诉他,他得的是隐翅虫皮炎。“被虫子咬了?可我家里没有虫子啊?”刘先生困惑不已,他说是睡醒后突然发现不对劲的。经周爱珍提醒,他回想起前一天晚上在外乘凉时,在树下睡着了。
“他的症状很典型,脸上红肿且有脓疱,可以断定是隐翅虫皮炎。”周爱珍说。
隐翅虫到底是什么虫?隐翅虫种类很多,但并非全部有毒,有毒的隐翅虫长得像会飞的大蚂蚁,身长0.6-0.8厘米,身体黑色与橘黄色相间。但隐翅虫是看不到翅膀的,头部有两条黑色的触角,总共有6条腿。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夜间常围绕灯光飞行,尤其喜在日光灯下成群飞行。它活跃于夏秋季节,当停留于我们皮肤上以及被拍打或压碎后,其体内喷射出强酸性毒液导致发病,多发生在面部、颈部、四肢及躯干等暴露部位。
在接触毒液数小时到2天后,患者的身体会出现局部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上面有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部分损害中心脓疱融合成片,可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若发生于眼睑等其他部位则明显肿胀,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反应剧烈或范围较大者可伴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程约1周,愈后可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
发现后不要立即拍死
“我们在接诊中发现,患有隐翅虫皮炎的市民多数住在近郊或农村,经常在户外活动。”不少患者告诉周爱珍,自己是在大树下“中招”,比如有人在树下躲雨时,不幸碰到了隐翅虫,当时感觉皮肤火辣辣的,几小时后皮肤就起了水疱。
据悉,隐翅虫虫体各段均含毒素,呈强酸性,其腹部末端的肛门会分泌毒液。如果直接拍死隐翅虫,也会被其毒液影响。因此若市民接触到隐翅虫,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拍打,可采用吹落或轻弹的方式驱赶虫子。如果发现已有皮疹症状切勿搔抓,以免出现新的皮损,同时用肥皂水冲洗皮肤。如果暂时找不到肥皂,用大量清水冲洗也有一定的帮助。为了加速痊愈、防止皮肤感染,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是隐翅虫毒液“光顾”眼周时,要避免致盲风险。
在预防方面,要搞好个人及周边卫生,消除隐翅虫滋生环境;安装纱窗、蚊帐,夜间纱窗蚊帐一定要关闭好,因为隐翅虫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所以晚上在灯下或室外路灯下活动时,尽量穿长袖。
近期螨虫皮炎也多发
“螨虫皮炎也是夏季专属的皮肤症状,最近就诊患者也不少。”周爱珍介绍,患者身上会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皮疹,奇痒,晚上睡觉后皮疹增多。有的家庭睡同一张床的人,身上会出现相同皮疹,有时老的皮疹还没消,新的又出来了,而看上去已退的皮疹依然剧痒无比。
相比于长得像大蚂蚁的隐翅虫,螨虫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害虫,它可以接触或者叮咬皮肤之后形成皮炎,被螨虫叮咬之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尤其晚上更为严重,严重的会出现局部水肿现象,一般多发生在四肢,重则遍及全身。该症状常出现在夏季,患者睡的多是草席,草席中常见螨虫,睡觉时往往被螨虫叮咬后患上螨虫皮炎。
此外,就算对螨虫不过敏,对家居环境定期清理也是很有必要的。螨虫不喜欢干燥、太阳直射的环境,平时我们身上脱落下来的皮屑、食品中的面粉,甚至真菌等粉状物质,都能成为它们的食物。因此,在日常除螨,首先应当注意床上环境清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干燥,可以减少螨虫的滋生。对于已经可能有大量螨虫滋生的床被,最佳除螨方法就是晒被子,大可不必买除螨吸尘器、除螨灯、除螨洗衣液等。
专家介绍
周爱珍
主任医师,皮肤科主任。毕业于南通医学院。泰州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委员熟练掌握皮肤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一些少见病、难治性皮肤病的治疗,对痤疮、黄褐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银屑病有独到的见解。
来源: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编辑:汤晨洁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以运动之名,聚党建之力——新陈运动嘉年华点燃活力与激情2025-04-21
- 三水街道姜陈社区:探秘菌菇世界 乐享春日采摘2025-04-21
- 姜堰区三水街道开展202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暨职业人群心理2025-04-22
- 社区焕新颜:绿化修剪与环境整治行动进行时2025-04-23
- 靖江|“体重管理门诊”今日开诊!“健康蜕变”走起!2025-04-20
- 关注|江苏爱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啦!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