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头版聚焦泰州:“红色引擎”驱动,助推民企跨越,叫响“泰”品牌!
12月6日,《新华日报》在头版分别以《扬子江药业持之以恒锻造“红色引擎” 以高水平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和《泰州反向评议考量民生服务 30多个“泰”品牌叫好也叫座》为题,聚焦我市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通过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凝聚向上力量,以高水平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市级机关推行“党建+民生服务”模式,泰有福、泰有爱、泰有礼、泰爱才、泰有法、泰有力等30多个响亮的“泰”系列品牌,成为党建惠民、温暖城市的创新实践。
扬子江药业持之以恒锻造“红色引擎”
以高水平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管理界规格最高、权威性最强的奖项,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奖评选今年9月揭晓,扬子江药业申报的“药品质量风险管控模式”荣获中国管理科学奖(实践类),在全国同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
扬子江药业此次获奖,源于企业长期坚持党建引领,将发展使命融入质量风险管控中,激发员工积极性。今年以来,集团已有两项质量管理标准成为江苏省地方标准,并在全省医药行业推广。在这些标准化成果的背后,是黄新兰、王川、杨文柯等一批党员骨干,以及林彬彬、李晨程等管理人员的持续奉献与倾力付出。
“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同频共振,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扬子江药业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镜人认为,集团党建工作最大的特色,就是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通过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凝聚向上力量,以高水平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
“三心”党建
引领企业勇立潮头
11月7日,扬子江药业根据经典名方、通过现代中药提取技术研制出的一款抗瘟疫、抗流感现代中药“清解退热颗粒”正式上市。
集团药物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浩冬告诉记者,扬子江已上市独家中药品种20多个,仿制药项目申报和获批数量这两年跻身全国同行业前三位,在研的创新药形成梯队产出。企业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新突破,是因为在药品研发一线活跃着1600多名研发技术人员,仅集团总部就有400多名研发骨干,其中共产党员占比达20%,他们担纲领衔一个个研发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为企业培植创新发展新优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扬子江药业建厂近50年来,一直注重引导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牢记立企初心、入党初心和为民初心,坚持以“三心”党建领航高质发展。多年来,不管市场形势如何变化,扬子江人坚守医药主业不动摇,坚持不搞“多元化”,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始终铭记党恩,永远跟党走。集团每年举行声势浩大的“七一”大合唱比赛,连续20年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主旋律,不断激发扬子江人爱党爱国的豪情壮志。
“三心”党建引领扬子江药业不断迈向产业高端与行业前沿。集团近年来投入数十亿元兴建现代化智能生产线,研发创新投入年均增长20%,企业党建软实力不断转化为科技创新硬功夫。在一大批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扬子江人在质量、品牌等方面持续“精耕细作”,连续6年雄踞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之首,先后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还多次夺得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医药健康板块品牌强度、品牌价值“双第一”。
“双强”互促
支部建到产业链上
在扬子江药业泰州总部,有两面荣誉墙,展示着企业“党建强、发展强”的亮丽风采。“全球卓越绩效奖”“全国质量标杆企业”“全国纳税500强”……一面荣誉墙,展现了企业发展的硬实力。全国非公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另一面荣誉墙,展示的是集团党建成果。
“党建是我们企业的灵魂!我们就像狠抓药品质量一样抓好党建工作,让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向发力。”徐镜人说,集团党委通过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小组进车间班组”等举措,做到市场开拓到哪里、子公司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在集团1.6万余名员工中,党员是最活跃、最优秀的群体,他们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条线攻坚克难,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今年“七一”前夕,集团口服液2号车间设备班长张嘉乐,被泰州市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为确保抗疫用药正常生产,张嘉乐放弃春节假期,提前到岗,带领设备工程师团队高质量完成生产线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为此后一个月的封闭复产提供保障。“进厂8年来,正是在企业党组织的培养下,我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张嘉乐说, 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必须拉得出、打得赢。
集团各个支部还围绕生产经营、研发转型、技术攻关等,组织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关项目组”“党员服务队”亮牌行动。在企业生产、科研、质量、安全管理第一线,常年活跃着100多个由党员骨干领衔的质量控制小组,他们围绕提质增效、工艺革新、节能减排等课题,累计开展1000多个课题攻关活动,有10多项成果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亿多元。
“精准帮扶”
高质惠民温暖人心
“我是党员,请组织批准我去武汉送药!”今年1月22日傍晚,农历腊月二十八,原本准备回家过年的扬子江汽运公司共产党员徐猛、严章平等7名员工,在疫情暴发之际主动请缨,毅然逆行,赶在武汉封城前一刻将三大卡车急需药品送去。令人自豪的是,雷神山、火神山以及部分方舱医院,都用过他们运去的药物。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总能看到党员冲在一线的身影。集团党委积极引导企业和员工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扶贫、赈灾、助学、拥军等公益事业。集团党员今年积极投身战“疫”,已向全国各地医疗机构捐赠近亿元防护物资和药品。
扬子江药业把“高质、惠民、创新、至善”作为核心价值观,承诺“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集团开办了幼儿园,建设扬子江大学,为职工及其子女教育消除后顾之忧。为解决外地职工春节返乡购票难,企业每年派出几十辆大巴,分头将外地职工送回家过年。集团党委还带头开展“走基层、听心声、大谈心”调研活动,切实帮助一线员工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对贫困地区开展医疗健康扶贫,扬子江人同样做得有声有色。为响应中央关于精准扶贫、健康扶贫的号召,集团相继在贵州、云南、广西、陕西、山西、江西等省区实施健康扶贫项目,通过医院结对帮扶、专家下基层、专项义诊、捐赠医联体学习小屋和药品物资、援建贫困村卫生室等多种形式,帮助当地提高医疗水平。集团还在全国各大药材产区建立135个规范化药材种植基地,累计种植面积30余万亩,以产业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企业近几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上亿元,把扬子江人“护佑众生”的爱心洒向华夏大地。
党旗火红今更艳,步履铿锵逐梦行,高水平党建成就了扬子江人不断跨越的奋进历程。放眼“十四五”,扬子江药业还将持之以恒锻造“红色引擎”,凝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泰州反向评议考量民生服务
30多个“泰”品牌叫好也叫座
11月20日,泰州市“泰爱才”校园引才活动组织20家重点用人单位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收取简历308份,达成初步意向76人。泰州市人社部门打造的“泰爱才”品牌近来频频走进各大高校,助力泰州企业招引人才,这是泰州市深化“三务”融合而塑造的“泰”系列品牌之一。
泰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张余松介绍说,今年以来,泰州市市级机关坚持为民导向,聚焦153项需持续解决的事项,推行“党建+民生服务”模式,努力在深化党务业务融合中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泰有福、泰有爱、泰有礼、泰爱才、泰有法、泰有力……30多个响亮的“泰”系列品牌,成为泰州党建惠民、温暖城市的创新实践。
供销合作总社通过“泰有情·情系三农”品牌创建,将分散资源串珠成链,相融互通,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社1087家、电商服务站点1200家、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50个,将农民所需的生产、生活、生态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法院系统打造“泰有力”品牌,推进巡回审判、破产重整、司法便民、司法惠民,积极回应群众法治需求,让党建成为业务的“动力泵”、资源整合的“交换站”、凝心聚力的“磁铁石”。“泰满意”营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对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梳理出1788个行政权力事项,建立3080个标准化办事指南,今年排查梳理的94项民生突出问题,已解决75项,剩余19项将在年底前解决。
针对民生诉求掌握不准、民生政策落地不快、公共服务供给群众满意度不高等突出问题,泰州市委制定出台《关于切实提高民生服务保障水平的八条措施》,推动机关部门和机关干部做到“三清三快两及时”,即需求底数清、保障政策清、救助路径清;诉求快回应、补助快发放、项目快推进;成效及时评估、督查及时激励。市效能办针对部分民生补助审批部门多、环节多、发放慢的问题,对各项民生补助补贴发放流程进行了梳理汇总,优化完善96项民生补助补贴发放流程图,确保各项民生补助发放时间提速50%以上。发改委系统开展“及时雨、快落地”专项行动,低收入群众价格临时补贴发放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内。
“实践证明,活动的开展有效解决了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难题,实现了党务、业务、服务同频共振、相得益彰。”泰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书记程荣稳说。针对群众反映强烈、需要攻坚克难的关键事项,泰州市提出“不以民生工作代替服务品牌塑造、不以一般性业务代替为民惠民举措、不以部门自我评价代替群众真实感受”的考核评价反向化原则。住建系统“一线问需”亮出“泰优居”,21个支部128名机关党员干部全部下沉至一线小区、路面,参与改造老旧小区46个,惠及群众2.2万人。针对医疗服务体系弱项缺项的“泰佑康”,狠抓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等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和重点专科建设,去年基本医疗卫生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
“能不能成为服务品牌,最终还得看服务对象的真切体验和感受。”张余松说。泰州市构建市级机关部门履职服务评议机制,加大基层对上级机关的反向评议力度,增加群众评议分值比重,并运用电话随机评价、APP打分、行风监督员暗访等方式,接受群众代表评判,确保品牌建设“叫好也叫座”,让行动慢的快起来、成效差的好起来。政法委、人社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围绕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企业用工和员工就业满意度、窗口服务满意度等,邀请第三方机构调查测评,找出工作中的症结所在并不断改进。
来源:先锋泰州
编辑:高雅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史立军:从党史中汲取充沛养分 在传承中坚定前行力量2021-04-07
- 中共中央组织部:扎扎实实抓好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2021-04-02
- 从党的历史中学什么?怎么学?2021-03-25
- 《中国组织人事报》关注泰州这项工作!2021-03-23
- 党史学习教育明确“指定书目”,为何是这四本书?2021-03-18
- 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地方这么干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