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的泰州籍英模,除了杨根思,你还知道谁?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正如彭德怀所说,“过去那种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场血与火的较量中,泰州子弟义无反顾,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特级英雄杨根思
赴朝参战前,杨根思已是战功赫赫的“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出席了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受到毛主席接见。
全国战斗英雄签名活动(签名左下角为杨根思)
1950年11月,为扭转朝鲜战局,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以诱敌于预定战场,聚而歼之。第9兵团紧急秘密入朝,直奔东线长津湖地区,杨根思任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部队入朝仓促,仍着华东地区的薄棉衣,杨根思与大家一起想方设法抵御当地50年不遇的严寒。
11月27日战斗打响。经过恶战,美军被围部队之间及其与后续部队的联系被切断。为打开突围通路,美军连续不断地发起猛攻。杨根思接受任务,率领一个排扼守下碣隅里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战斗动员时,杨根思号召:“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叫他瞧瞧中国人民的厉害!”
进攻小高岭的海军陆战1师,是一支两次世界大战所向披靡的美军王牌部队。29日,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猛烈的炮火和轰炸将3连工事摧毁了一遍又一遍,疯狂的冲锋一波接着一波,杨根思和战友们连续打退敌人8次进攻。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投没了,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去,杨根思命令1名伤员和重机枪手撤下去。
片刻宁静后,美军发起第9次冲击,40多个美军蜂拥而上。杨根思抱起阵地上仅有的一个5公斤炸药包,猛地拉燃导火索,从阵地上一跃而起,纵身冲向敌群。
志愿军总部追记杨根思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杨根思生前战斗的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个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连队。英雄出生地江苏泰兴“羊货郎店”被更名为“根思乡”,陈毅元帅题写"杨根思烈士碑",彭德怀元帅手书:“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杨根思烈士永垂不朽”。
传奇狙王张桃芳
1931年张桃芳出生在江苏兴化陈堡一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民兵队长。1951年3月报名参军,1952年9月随24军入朝参战。
为增强射击本领,张桃芳经常端着枪械琢磨。他将破损床单做成沙土袋,练到扣动板机,手臂、身体纹丝不动;他白天把各种树木山石物体当成目标,夜晚则对着坑道内微弱的油灯头或天上的星星,不停空枪击发。疯狂的日夜苦练,张桃芳硬是练成了人枪合一的本领。
1953年1月11日夜,部队开赴上甘岭,8连9班的任务是坚守七号阵地。根据当面敌情,部队积极开展冷枪冷炮运动,张桃芳入选狙击组。第一次实战12发子弹一无所获。张桃芳认真总结,此后越打越顺手。
仅凭一杆不带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普通苏制1944式步骑枪,这个不曾接受任何系统战术训练的年轻战士,打得美国鬼子几近神经崩溃、只要听到枪声就密集炮火覆盖、机枪胡乱扫射。他实际战斗32天,耗弹436颗,毙伤敌214名,成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且自己毫发无损、全身而退,创造了一个奇迹。
志愿军总部为其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张桃芳入选志愿军战斗机飞行员,2007年去世。那把苏制老旧步枪,静静地陈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内,见证着一段传奇。
空中枭雄施光礼
施光礼是江苏靖江东兴人,1945年18岁的他参军成为靖江独立团的一名战士,后转为新四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10月,经严格挑选被输送到空军第四航校一期甲班学习飞行。
朝鲜战场急需空军,一群空中雏鹰飞行培训时长普遍不足,就直接开赴战场。尽管他们面对的是经历过二战空战、经验丰富的美国飞行员,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力量,但毫无畏惧。
一次空战中,施光礼发现一架美P-51野马战斗轰炸机,这种战机对地攻击力强,志愿军和人民军地面部队深受其苦,随即从高空俯冲下去咬住,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它干掉。P-51是螺旋桨式,速度慢、转弯半径小,美军飞行员充分利用自己飞机性能特点,迅速下降往山沟里钻,企图借地形掩护摆脱追击,并向“三八线”以南逃窜。而施光礼驾驶的米格-15是喷气机,速度快,稍不留神就会撞山,操纵不当又难以瞄准。
部队从安全角度考虑,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得飞过“三八线”。但此时施光礼杀得性起,下意识吼道:“打不掉你,老子就不是施光礼!”即使飞越“三八线”也紧盯不放,直至击落这个“空中强盗”。而他那句一时性起的吼声,通过送话器传到地面,继而传遍全师及各前线机场,也成为航校学员的豪言壮语。
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施光礼在朝鲜战场共击落4架敌机,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获朝鲜颁发的“二级自由独立勋章”,被志愿军空军授予英雄模范人物称号。他所在的空四师由于战功赫赫,受到毛主席批示肯定。
上世纪80年代,施光礼老人离休后到苏州定居。
解甲归田仍本色
1953年国庆节前夕,志愿军归国国庆观礼代表团100多人抵京,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里面有两个泰州市姜堰籍英模——田春富、曹银山。
田春富出生在姜堰溱潼湖北村一个农民家庭,20岁那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入朝参战。1952年初春夜端敌哨,副班长田春富将一全身裹着布袋御寒、打盹站岗的美军哨兵推下悬崖,端掉敌哨所返回断后时又机智消灭一个敌人,个人荣立二等功。不久,在站岗时因为对彭德怀司令员坚持原则,被授予三等功。1952年10月坚守上甘岭五圣山,大反击的那天及时打出信号弹,使坑道与上级取得联系,战斗结束后荣立一等功。
曹银山出生在姜堰蔡官一个贫穷家庭,1948年25岁的他被抓丁进了傅作义部队,和平起义后被编入65军,随后数次荣立战功并火线入党。1951年2月随部队入朝投入第五次战役,追敌至北汉江西岸的岘圣庵一带。狡猾的敌人借着夜幕对580团3营9连所占据的山头发起突然进攻,三排8班副班长曹银山被任命为突击班班长,带领11名战士夺回一排阵地。途中除2名受伤被送回外,其余战士在激烈战斗中先后牺牲。敌人以为冲上来的志愿军全部牺牲了,于是耀武扬威而来,隐蔽一边的曹银山突然用两支冲锋枪同时扫射,一阵狠打猛砸,敌人败下阵去。就这样打退了三次反扑,一个人一直坚持到晚上。天黑以后,连部通讯员通知曹银山撤退,面对阵地上几十具敌人的尸体感到很吃惊。“孤胆英雄”曹银山的名字很快传遍全军,此战他荣立一等功,并被提升为排长。
田春富、曹银山因战功显著,均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1956年、1957年,两人分别服从部队决定,复员建设家乡。几十年来,他们不居功、不自傲,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1959年5月,田春富赴京参加全国烈军属、残废、复员、退伍、转业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再一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18年9月,88岁的田春富老英雄去世。
来源:先锋泰州
编辑:康希、李天俣(实习)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 以决战状态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我市召开调度会……2022-11-03
- 史立军:从党史中汲取充沛养分 在传承中坚定前行力量2021-04-07
- 中共中央组织部:扎扎实实抓好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2021-04-02
- 从党的历史中学什么?怎么学?2021-03-25
- 《中国组织人事报》关注泰州这项工作!2021-03-23
- 党史学习教育明确“指定书目”,为何是这四本书?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