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以“人民至上”厚植基层党建的民生情怀
编者按
连日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围绕全会提出的“坚持苦干实干,奋勇攻坚克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目标任务,结合各地工作实际谋划推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组织工作,确保各项任务举措落实落地。先锋泰州近期推出“组织部门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系列文章,今天推出的第四篇是海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刘玲同志的文章——《以“人民至上”厚植基层党建的民生情怀》。
以“人民至上”厚植基层党建的民生情怀
海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刘 玲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三步走”,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组织工作历来服务中心、保障大局。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提升民生服务保障水平,基层党建要把打牢基础、带好队伍、做强服务作为固本之举,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水平,努力为建设“幸福海陵”夯实党建基础。
坚持一切工作利人民
在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提升民生服务保障水平,需要建设好党的组织体系这座大厦,让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畅通起来。
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
做优城市基层党建,深化网格化治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整合村(社区)干部、网格员、楼栋长、“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组成“民情书记”团队,通过“定格、定人、定责”,构建“常态下沉、组团服务”的民意收集机制。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农村党建六大行动,推进村企联建“十百千万”工程,扶强10个经济薄弱村,建立“百企联百村”模式,带动1000个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促进10000户农户致富。探索“支部+电商”“支部+专业合作社”等模式,发展房东经济、电商经济、地摊经济等,促进富民强村。
推动“两新”党建规范化
扎实开展“三查三促”集中行动,驰而不息推动“两新”组织党的有效覆盖。围绕“民生十大行动”,推动业务主管单位组建行业党委,探索推行功能型党组织设置,通过党建引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坚持选好干部为人民
在队伍打造上出实招
将“民八条”落地落细落实,离不开一支领悟力强、执行力强、创新力强的基层干部队伍,离不开全区广大党员的作用发挥。
配强“雁阵群”
坚持“好干部”选人用人导向,有序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和正负向提级管理。以党组织集中换届为契机,调整充实“两委”班子成员。择优吸纳创业能人、致富能手、退役士兵、返乡大学生等作为村级后备,通过“青蓝结对、导师带徒、上挂下派”等方式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深化“全科社工”
通过建队伍、强能力、优服务等方式,构建“全科社工+网格社工”治理格局,完成全区所有社区工作者从“一岗制”到“全科制”的转变,推动社区服务效能提升,让居民群众真正享受“零距离”服务。
激发“细胞活力”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围绕民生发展,开展“党课开讲啦”“主题党日+”等党员教育活动。推动党员“强党性、亮身份、树形象”,常态化开展“在职党员回社区”“大走访大落实”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自觉靠近人民、亲近人民、贴近人民。
坚持发展成果惠人民
在民生服务上求实效
把改善人民生活、增加人民福祉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做精做细每一件小事,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聚焦“党建+基层治理”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停车难、消防隐患多等民生痛点难点问题,深挖“病灶”,持续攻坚,高质量实施三级“书记项目”,让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感受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优势与实惠。
聚焦基层软硬件保障
持续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及睦邻点打造,力争实现社区睦邻点覆盖100%。推动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人气集聚计划,提升社区为民服务专项资金使用率,对全区66个城市社区进行人气指数监测并横向评比打分,形成一批工作法及示范点,在服务中聚人气、在发展中聚人力、在引领中聚人心。
聚焦服务品牌打造
做细做实“361”党建服务品牌格局,发挥“爱、惠、润”三大旗舰品牌的引领作用,围绕辖区内群众的诉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动社区党建服务品牌迭代更新,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真正让党建多出彩、让群众真喝彩、让城市更精彩。
编辑:陆楚媛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 史立军:从党史中汲取充沛养分 在传承中坚定前行力量2021-04-07
- 中共中央组织部:扎扎实实抓好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2021-04-02
- 从党的历史中学什么?怎么学?2021-03-25
- 《中国组织人事报》关注泰州这项工作!2021-03-23
- 党史学习教育明确“指定书目”,为何是这四本书?2021-03-18
- 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地方这么干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