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书记党建项目巡展丨“知理立评”化解群众“微矛盾”

来源: 编辑:陆楚媛 2020-07-20 09:06:15 查看数:0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泰州市委组织部将“党建+基层治理”作为2020年乡镇党委书记项目的总主题,通过把党建“+”在治理上、治理“+”在书记上、书记“+”在项目上,压实乡镇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统筹各方的岗位优势,聚力解决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组织力量。目前全市各乡镇(街道、园区)正紧锣密鼓地推进101个“书记项目”,市级层面5个专家委员会26家市级机关部门全程进行专业指导。推出“书记党建项目巡展”专栏,选择部分进度较快、成效较好的项目进行集中宣传,为面上提供借鉴参考。

“知理立评”

化解群众“微矛盾”

泰兴市河失镇党委书记    张  莉

当前,农村基层矛盾纷繁复杂,“微矛盾”发现不及时、处置不果断,极易发酵成“大问题”,成为影响全局的“大矛盾”。为此,泰兴市河失镇党委探索运用“知理立评”工作法,化解群众身边的“微矛盾”,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知”

细致摸排、及时知晓

完善收集机制

党员上门访。建立“党员包农户1+N”机制,党员主动上门了解家长里短听取群众诉求,重点事项信息汇总上报到村党组织。

支委定期听。以自然村为单位,设立听诉室、听诉点、听诉亭,倾听群众诉求。

支部提前谋。结合阶段性工作(如梅雨季节、秸秆双禁、征地动迁),形成风险隐患提醒单交给党员,提醒主动关注重点户、关键人。

“理”

即时响应、科学处理

完善解决机制

在“听”的环节中,能当场答复或解决的问题,立听立处。对相对复杂的诉求和遗留问题,采取“镇领导+分工镇干+支部书记”包保的模式集中会办。

请当事人参与,理出头绪。区别情况让矛盾各方共同或分别参与,现场理清事情的矛盾焦点,把情况弄清弄透。

请乡贤名人参与,理顺情绪。村(居)广泛吸纳乡贤名人参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网格一级调解不成功的矛盾纠纷牵头进行调解,把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确保事了气顺。

请明白人参与,理清思绪。吸收分工条线领导、分工镇干、法律顾问、社会力量等参与调解。利用每周三“听诉日”活动的开展,点将相关人员到村(居)现场参与调解。

“立”

强化服务、解决诉求

完善治本机制

立威信。通过实施十件民生实事项目、村级事务代办等行动,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赞誉,树立干部威信和公信。

立典型。将工作法实施应用以来成功化解的疑难纠纷和信访积案作为典型案例,搭建分享矛盾处理办法和经验的平台,组织村(居)干部交流学习,让学习有方向,看齐有标杆,前进有动力。

立机制。综合研判矛盾重点高发领域、群众反映高频问题,针对性地堵塞机制漏洞,完善服务体系。对于环境整治、公用工纠纷等热点矛盾,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出台公用工明细每日公示制度。

“评”

严格考评、挂钩绩效

完善约束机制

评党组织作用发挥。计算盲点指数、上行指数和回弹指数,指数每月加权统计,建立村(居)党组织分色预警机制。

评村干部能力作风。将矛盾调处工作和月晒季评年考工作相结合,通过干部自评、群众测评、支部点评,对干部能力作风进行评议。

评村民乡风教化。将工作法的成果充分运用到“最佳调解员”“和谐之星”评比中,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截至6月底,全镇19个村(居)共有1801人次参加了微矛盾化解“听诉日”活动,共收集民情民意225条,圆满解决203条。

书记感言

今年我们探索实施“知理立评”工作法化解“微矛盾”,致力于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践证明,党建工作只有融入中心,才能有效破解“两张皮”的问题。

来源:先锋泰州

编辑:陆楚媛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