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区:靶向破难题,推动村居干部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高港区锚定村居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难题,逐一把脉、综合施策,切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配强骨干力量。
01
着力破解
活力不强、后继乏人的难题
实施村居干部“青黄续接”工程,拓宽“头雁”“强雁”“雏雁”来源,区镇两级联动公开选聘40名“见习村官”、14名城市社区工作者,充实进年龄结构偏大的村居“两委”班子;区镇两级联合下派67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居“第一书记”、“两委”成员,为村居发展注入新动能;结合推进“一肩挑”工作,建立村居“两委”换届人选储备库,大力度调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全区村居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明显优化,为2021年换届打下坚实基础。
02
着力破解
动力不足、本领不高的难题
健全优秀村书记鼓励激励机制,探索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待遇、提拔进镇街领导班子等方式,先后拿出4个公务员岗位、5个事业单位岗位面向高港区优秀村干部定向招录,让基层干部既有奔头又有盼头;推行区镇两级党委班子成员直接联系村居党组织制度,帮助谋划发展思路、解决民生难题;按照“众筹共享”模式举办村居干部“四季谈”,设立“乡村振兴书记创意擂台”,组建村居干部“业务顾问团”,高标准开展基层干部“培训周”,实现村居干部培训提升全覆盖,成为村居干部学习交流的讲台、展现成果的平台、培养锻炼的舞台。
03
着力破解
约束不严、作风不实的难题
在全市率先实施村书记选拔任用“区镇共管”制度,健全不合格书记调整机制;出台《村书记选拔任用联合预审实施办法(试行)》,设立村书记“准入门槛”,优化选任工作机制;探索将“书记项目”下延到所有村级党组织,有效发挥村居书记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等重点任务中的“领头雁”作用;在全市率先推行村干部“错时上班、轮流值班”制度,让基层群众进得了门、遇得见人、办得成事。
来源:先锋泰州
编辑:陆楚媛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 史立军:从党史中汲取充沛养分 在传承中坚定前行力量2021-04-07
- 中共中央组织部:扎扎实实抓好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2021-04-02
- 从党的历史中学什么?怎么学?2021-03-25
- 《中国组织人事报》关注泰州这项工作!2021-03-23
- 党史学习教育明确“指定书目”,为何是这四本书?2021-03-18
- 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地方这么干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