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区:青蓝相继 携手共进 搭建年轻公务员成长平台
2019年以来,高港区探索实施年轻公务员“青蓝行动”培养工程,采取师徒抱团结对的模式,筛选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工作成绩优的骨干,组成“导师团”,在政策理论、业务技能、调查分析、能力实践等方面给予帮带指导,实现科学化管理、精准化培养,帮助年轻公务员成长成才,着力建设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年轻干部队伍。
帮带培养“分层级”
结合不同招录批次年轻公务员的成长需求,分级优化导师团队结构。
“聘任制”职业导师
给每位新录用公务员指定一名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职业导师,聘任期一年,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有目的、有重点、一对一的职业训练,帮助新录用公务员尽快转变角色,提高工作效能。
“老带新”抱团结对
筛选往届优秀学员组成“导师团”,每位导师帮带3-4位试用期满公务员,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通过政策理论领学、业务指导促学、调查分析研学等方式,推进高港区年轻公务员携手成长。
“1+N”分类帮带
结合年轻公务员中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区级机关、镇街基层等不同类别,从区管干部师资库中抽调导师,通过观摩实践、交流互动、体验教学等分类帮带形式,帮助年轻公务员快速掌握工作方法、吸收成功经验。
专题学习“有干货”
定期举办基本功学堂,以基本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领导素质为重点,提高年轻公务员整体水平。
课前学员自主预习
课前一周内,根据本期基本功学堂主题内容,高港区委组织部通过班级QQ群分享相关学习资料及专题课件,学员自主预习。课前一天,班级内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预习心得。
课上导师集中领学
“导师团”结合本年度培训主题与学员实际情况,研究商定“基本功学堂”授课主题、内容及形式,举办专题讲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经验分享,帮助学员们在学习交流中优化知识结构,增强业务能力。
课后效果检验测试
采取现场问答、随堂测验、模拟考试、心得交流等评估方式,了解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后期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的制定与实施等提供借鉴。
实践锻炼“多维度”
结合高港区各项中心工作,搭建一线实践锻炼平台,进一步增强年轻公务员的为民意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全员参与“大走访大落实”新风行动
学员们在“导师团”的指导建议下,根据自身特长及岗位特点,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分别加入“周末高港·党员关爱”、文体志愿、法律援助等14支志愿服务分队。
全程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通过摸清家底、整合资源,构建“1+8+N”实践矩阵,探索制订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解决群众需求和资源供给不对称的矛盾,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全力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主动加入党员“突击队”、年轻干部一线专项服务“突击队”、机关干部进小区等志愿队伍,开展企业复工复产、物资配送保障、困难家庭帮扶等服务,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结果运用“刚性化”
实行由高港区委组织部、帮带导师以及各届班委共同参与的联动考评机制,让学员参训更主动,学习更有效。
日常表现实时考核
主要包括集中活动出勤分、学习任务完成分、综合评价印象分等,高港区委组织部根据所有学员的实际表现予以打分;帮带导师对学员参加帮带活动的效果进行考核,量化成分值。
综合评价计入年底总分
根据基本功学堂、成长论坛、在线学习等内容,通过能力展示、成果比选、现场笔试等方式,组织期中与期末基本素养考试。结合日常考核结果和基本素养考试成绩,按照60%和40%的比例进行分值计算。
培训结果作为激励依据
参照全年总分,征求学员所在单位与帮带导师意见,确定年度优秀学员,并作为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培养期满对两次及以上考核优秀的年轻公务员,向所在单位提出优先晋升职务的建议。
来源:先锋泰州
编辑:陆楚媛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 史立军:从党史中汲取充沛养分 在传承中坚定前行力量2021-04-07
- 中共中央组织部:扎扎实实抓好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2021-04-02
- 从党的历史中学什么?怎么学?2021-03-25
- 《中国组织人事报》关注泰州这项工作!2021-03-23
- 党史学习教育明确“指定书目”,为何是这四本书?2021-03-18
- 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地方这么干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