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秘书长,市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董维华:让群众共享省运会美好时光
让群众共享省运会美好时光
泰州市委副秘书长,市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
董维华
全市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围绕筹办省运会进行实践历练,让干部们在战斗中学习战斗、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当前,办好省运会是全市的重要项目,市委全委会也提出把筹办省运会作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的重要引擎和抓手,体育局作为牵头部门责无旁贷。
市体育局将围绕“一高两强三突出”的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突出全方位提升干部能力素养,激发勇立潮头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的干劲闯劲和实干担当的工作作风,投身省运会筹办工作,在泰州致力高质量发展中积极贡献体育力量、彰显体育担当、放大体育作为。
以为民利民便民为出发点
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惠民生
大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体育,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助力健康名城和体育强市建设。
推动群众体育设施“建”起来。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城建惠民”行动为抓手,高标准推进各类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建设以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为重点的大型体育综合体,以笼式足球、篮球和健身步道为主的中型区域体育设施,以口袋型为主的社区体育健身器材和小游园,打造完善“15分钟”健身圈,让群众“锻炼有场所、健身有器材、休闲有项目”。
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活”起来。以“党建引领社团,社团带动群众”工作思路,探索体育社团党建工作新模式。根据社团的实际情况,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在各社团建立流动党支部,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把党建工作融入体育社团运行和发展的全过程,推动特色鲜明的群众性体育赛事举办、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品牌创建,带动广大健身群众科学锻炼、快乐运动。
推动体育服务指导“动”起来。以打造一支热心体育工作、具有敬业奉献精神的指导员队伍为目标,全力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业务技能培训、红色教育等各类活动,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社会责任感。推进科学健身下基层服务,组织公益健身讲座培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通过送健身器械、送健身知识、送体质测试、送运动处方的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健身服务。
以更快更高更强为落脚点
推动竞技体育争先奋进创佳绩
坚持用新思想、新理论谋划新时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发挥竞技体育引领作用,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方式,发挥体育系统、教育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作用。推动构建覆盖全市的青少年业余训练体系,做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工作。推进办队模式多元化,积极构建“自主办队、合作办队、联合办队”等形式,借助体育协会、俱乐部等优势资源,扩大训练基数、提升训练水平。出台完善有关奖励激励办法,提升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等多层次人才队伍的保障水平。
创新备赛训练新举措。搭建科研所等科技助力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训练过程和状态监控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加强复合型训练团队建设,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体育科研人员,构建教练、体能、康复、科研、营养、心理等一体化复合型训练团队,提高教练员执教、训练、管理科学化水平。
构建体育赛事新体系。规范完善赛事组织管理办法,推动竞赛体系的社会化、科学化、制度化和多样化。立足泰州体育“水文章”和“棋文章”,着力构建“3+1+N”赛战体系(提升棋文化、水文化、海军文化等泰州特色的体育文化,策划启动目前最火热的马拉松项目,发挥柔道、足球、篮球、乒乓球、举重、铁人三项、自行车等优势项目),统筹全市赛事活动安排,确保各项精品赛事衔接有序,高潮迭起,为第二十届省运会举办提供经验和预热造势。
以提速提质提效为着力点
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上水平
以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和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推进“体育+”和“+体育”融合发展。
聚焦开放发展,推动体育产业多维融合。加速“体教融合”,与教育部门合作,构建完善“1256工程”学校布局,推动体育进校园,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加快“体医融合”,与卫生健康部门合作,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设一批运动康复机构。加力“体旅融合”,与文化旅游部门合作,共同培育体育旅游示范项目,打造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开发体育旅游产品等。
聚焦创新发展,提升体育产业内生动力。把握体育时尚化、智能化、科技化的发展特征和方向,抓住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新一代技术、设施和服务迅猛发展的趋势,大力拓展体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发展智能体育产品(服务),推进健身场馆“转型”,推动线上培训、直播健身等新模式,不断延伸体育价值链、提升体育附加值。
聚焦协调发展,丰富体育产业公共供给。统筹推进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公园等载体平台建设。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泰州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泰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促进体育消费。
来源:先锋泰州
编辑:杨帆
审核:吴军
- 史立军:从党史中汲取充沛养分 在传承中坚定前行力量2021-04-07
- 中共中央组织部:扎扎实实抓好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2021-04-02
- 从党的历史中学什么?怎么学?2021-03-25
- 《中国组织人事报》关注泰州这项工作!2021-03-23
- 党史学习教育明确“指定书目”,为何是这四本书?2021-03-18
- 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地方这么干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