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主播悦读•2021战“疫”之声】不负青春,不留遗憾

来源: 编辑:樊锦华 2021-09-13 20:16:33 查看数:0

朗读:史天慈

史天慈,泰州广播电视台见习主持人。

个人宣言:沿着旧地图,就发现不了新大陆。

不负青春,不留遗憾

作者: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 杨泽鸣

7月25日上午,我们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10名护理人员与其他医疗单位共50人驰援南京核酸采样,8月4日,又转战扬州。援宁、援扬的30多天,每天迎着清晨的朝阳去往社区,踏着夜幕下的灯光返回驻地。虽然很辛苦,但内心却充满成就感,因为每奋战一天,意味着我们离战胜疫情更近一步。

回想起第一天刚来时的心情,既紧张又激动。紧张的是,作为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人”,我们面临的风险很高,是一群“离病毒最近的人”。激动的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我终于有机会可以走到抗疫最前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京支援的10天,恰好是“三伏天”,台风“烟花”又正好登陆,高温与暴雨交替,加上高强度的工作,让大家的身体和心理承受着从来没有过的考验。面对纷繁复杂的未知人群,为了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很多核酸采样点都搭建在室外。防护服的密不透风,炎热的天气让大家大汗淋漓。采集工作结束,脱下层层防护服、隔离衣,摘下口罩时,衣裤早已被汗水浸透,原本洁白的脸颊被口罩勒出了红红的印子,呼吸着甜美的空气,大家却很开心,相视而笑,笑得那么可爱、美丽。想想当初武汉抗疫一线,医护工作者们在隔离病房内来回奔波,照护重患,而我只参加了几小时采样工作,这点辛苦真算不了什么。

“请摘口罩,抬头,张大嘴,啊……”“一会儿就好,不疼的,别怕”这是我们在核酸采样过程中最常说的两句话。隔离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同心,奋力抗疫的同时,我也被身边的一件件小事感动着。在扬州的采集点,因为我的防护服上写着“兴化三院,杨泽鸣,加油!”,一位30多岁原本对采样有些惧怕的女子,看到字后紧张胆怯立马变成了欢喜激动,原来,她是兴化老乡,怕我们听不清,她大声地向我们喊:“谢谢你们!兴化人真棒!”并举起双手伸出大拇指,我也笑着伸出了大拇指。采完核酸,她还特意去附近买来几箱纯净水,这让我们非常感动,那一刻我觉得被人感谢、关心的感觉真好。

8月19日是我的生日,一早打开手机,就看到院领导和许多同事发来的祝福,我的泪水一下子充满眼眶。这个生日没有鲜花,没有美食,没有时间向妈妈道声“谢谢”。但这却是我度过的最特别最充实的一个生日。耳畔,居民的一声声“谢谢”,一句句“辛苦了”成了我最好的生日礼物,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最有意义的事莫过于此吧!

党员是什么,在我看来,党员是一面旗帜,是一根标杆,是闻令而动的忠诚,是敢于争先的坚毅。作为一名党员,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时,一声令下,我愿奉献我的涓滴之力,与无数医护工作者同行,一起汇聚到抗疫一线,在驰援的城市留下属于我们的印记,唯有如此,才会不负青春,不留遗憾。我期待并坚信“疫散云开”的那一天!


编辑:康希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