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主播悦读】父亲喜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来源: 编辑:莫若亚 2021-06-30 17:28:32 查看数:0

朗读:缪小薇

缪小薇,播音名梦瑶,一级播音员,毕业于苏州大学,现为泰州新闻广播主持人。

光荣在党50年 

——写在父亲荣获纪念章之际

作者:刘峰 

“拿到纪念章了,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6月28日18:22分,父亲打电话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听得出他很开心。生日前一天,父亲收到了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对于实际党龄已经55年的父亲而言,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光。

早在今年3月,父亲看新闻得知中央将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消息,问了我好几次,泰州什么时候发。“这是党中央对老党员的政治关怀和尊崇厚待。” 单位送来纪念章,父亲让母亲通过微信把照片传给我,分享他的喜悦。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是中共中央颁发给党龄达到50周年且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的纪念章,于2021年首次颁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全国710多万名老党员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其中泰州有2.5万名党员荣获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父亲是18岁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1964年,父亲16岁,当时正在泰兴汪群乡刘荡中学上初三。当年三四月份,空军到扬州来招飞行员,父亲通过了泰兴的初检,到扬州复检。复检非常严格,到父亲检查时,医生按父亲肚子,父亲感觉有点痒,就没有通过。上万人参加复检,最终只通过11人。初中毕业的暑假,上面又来人验特种兵(炮兵),由于父亲参加过严格的空军体检,因此,不需要再初检了。复检过关,8月底校长来通知父亲,你可以去当兵了。

父亲离家去当兵时到了9月。那天,他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奶奶正在牵着骡子磨粯子,父亲说了声“妈,我去部队了。”奶奶万般不舍,直抹眼泪。出发时,下起了大暴雨,父亲打着伞冒着雨步行了36公里,4个小时走到了泰兴城。

穿上军装打起背包,父亲和同年入伍的新兵一起步行到过船,乘船到了南通市人武部。当夜打地铺睡了一夜,第二天乘船到了海门的的江心沙农场,开始了军营生涯。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分到了启东连队当计算兵。白天训练学习,晚上站岗放哨。部队在海边,晚上站岗时没有灯光,黑漆漆一片,对于一个当时才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一天一天,父亲靠着顽强的意志克服了畏惧心理,在部队成长起来。 

由于在部队表现突出,父亲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岁时,作为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积极分子,父亲被选到泰州(所在部队师部在泰州)来参加先进代表交流会,其间被允许回家探亲。这里有个笑话,父亲回到村里时,路上遇到他的弟弟,也就是我叔叔,由于三年前分别后一直未见面,加之三年中两人发育变化也大,已经互相认不出来了,当时我叔叔还朝着我父亲喊了声“解放军叔叔好。”直到两人走进同一家,才知道原来是兄弟俩。

左为作者父亲

虽然在部队没有经历过战争,但部队炼就了父亲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永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到泰兴马甸乡担任党委书记。那时候没有公车,更没有汽车,在泰兴和马甸之间10公里的泥土路上,父亲靠着一辆自行车来回骑行了6年。五年级暑假,父亲带我去马甸,第二天一早我醒来,看不到父亲,害怕得躲在被子里哭。后来父亲回来了,原来他一早就去田头查看农户的生产情况了。当天中午,过了十二点,父亲还是没回来,我又急得哭。父亲下午两点多才从一个偏远村庄回来,还没有吃饭。后来听母亲说,那天,父亲在村里工作时间很长,忘了我还在乡政府,等想起来时已经一点多了,忙往回赶。回来的路上,因为饥饿,骑车骑不动了,便下车推行,左手插口袋时,发现有几粒花生,便剥了充饥,有点力气了,再骑回到乡政府。母亲后来常提起此事,总责怪父亲说,你真是拼命三郎,忙得把女儿都忘了。

有一天晚上,乡政府的人都没下班,好像很忙碌。爸爸把我寄托到另一个人家睡觉,我只听大人们在说有洪水会经过。第二天一早,我醒来到乡政府院子里一看,地上有一片水渍。而我见到爸爸时,他满眼的血丝,一脸的疲倦。等我大了才明白,那是一个不眠之夜,父亲和一班人带领全乡上万民众,死看硬守,保护江堤、江闸,战胜了经过马甸的洪峰!

1985年,为了发展经济,解决当时严重缺电的问题,父亲和三千民工挑河清淤办电厂。记得那年大冬天,我11岁,站在河边上,冻得直跺脚,而远处和群众一起挑河的父亲,脱得只剩下棉毛衫,肩上挑着担子,头上冒着热气。长大了,母亲告诉我,那年,父亲挑河磨破了三件棉毛衫。马甸电厂建成后,马甸乡经济突飞猛进,成为泰兴市第一批“亿元乡镇”,老百姓的生活大为改善。著名作家刘鹏春在报告文学《晶莹的梦》中称父亲是“挑着电带着光”的“电线杆书记”(父亲比较瘦)。

从小到大,我受父亲影响最大。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人活着一定要奋斗!” 父亲以身作则,为我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强和毅力、奋斗和拼搏。正是由于父亲的指引,我才走上了新闻采访的职业道路。16年的一线记者生涯,我没有睡过一个午觉,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家。百年火车梦,建市十周年,见证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呼应着时代的脉动,满怀激情;非典时期,深入隔离病房,穿梭在抗击病毒的采访一线;双乙烯酮泄漏,连夜奔赴现场,一个个突发事件,无惧危险;莲花六区居民打赢阳光权官司,一篇篇连续报道,书写着公正,诠释着责任。

光荣在党50年,初心不忘永向前。如今,父亲依然坚持读书、读报,学习、做笔记。最近,父亲给孙辈写了三句话:是树,就要向上生长;是花,就要吐露芬芳;是鹰,就要搏击长空!

父亲这位老党员身上的奋斗精神一直引领着我们前行。

(幸福的一家人,右为本文作者)

刘峰,主任记者,泰州日报政务新闻部负责人。


编辑:康希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