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主播悦读】创造“深圳速度”的泰州人

来源: 编辑:莫若亚 2021-05-21 17:46:00 查看数:0

主播    ▏范锴

范锴,泰州广播电视台《小范帮你忙》栏目主播、全国百优电视主持新星。他主持的《小范帮你忙》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生活服务类“十大电视品牌栏目”。




“深圳速度”畅想曲

作者:孙秀峰 | 朗读:范锴

(图为本文作者)

当时,整个深圳市等于一个大的工地,日夜24小时到处都有施工机械的轰鸣声。每个投资单位希望工程越快越好,施工单位都在超负荷运转。可即便如此,市委、市政府还是不满意,经常召开施工单位负责人会议,要求赶上和超过香港七天一层的速度。会后,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施工技术人员把施工计划一改再改,如何交叉穿插,除详细交底外,组织专人跟班监督,这样,我们到了标准层,连续三层都是六天一层。后来,敬爱的小平同志到深圳视察,梁湘书记等陪同他到了国际商业大厦楼上,指着我们承建的湖心大厦说,这是江苏一建施工的,已经达到六天一层,超过了香港七天一层的速度。小平同志听后高兴地说:“这就叫‘深圳速度’!”此后,“深圳速度”这句名言在新闻媒体和广大干群间广为传播,对改革开放事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82年,一个县级建筑公司承建两幢24层高层建筑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我之所以敢于承揽这样的工程也不是盲目决策,心中最基本的一条,一个领导人带领一支队伍要想干一番事业,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是不行的。6月26号,我在开工动员会上说:“你们放心,会后我立即回后方借钱、调人。如工程不能如期完成,请大家把我埋在工地西南角上的塘里!”6月27日,所调人员准时出发。

 “快”,要有一套快的领导班子。仅有我个人的大胆是不可能成就大业的,我背后有一个大靠山。当时江苏省政府发文明确规定:江苏一建是省里的牌子、地区的班子、县里的队伍。这个文件,给泰兴建筑公司提升了资质,在深圳挂上了江苏一建这块大招牌。另外,省和地区两级领导确实非常重视,省建工局专门开会研究和审批了我们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专区建工局同样予以极大的重视,派出了专区建工局一把手任我们公司的党委书记,坐镇工地,并带领了包括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分管机务的全套班子。加上我们县公司的主要领导人员,组成工程指挥部,具体指挥施工。这对我们这个工程能顺利完成并取得质量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快”,必须有一支保证快干的骨干力量。光有领导的决心是不可能成就大业的,还必须有一批技术骨干带领大家奋斗。用我在工作时常说的一句话:我是靠两根金拐杖前进的。一是以周伯莲工程师为主的技术人员,二是以褚文早同志为首的财务骨干。我经常对他们讲,我这个当行政领导的,主要是用这个行政手段保证你们的技术措施的实现。加上省建工局又帮我们聘用了省里大公司已经退休的工程处主任、质检工程师、测量工程师、机务队老队长甚至连架子工、振捣工、焊接工等等总计23人撑了我的腰,壮了我的胆。

“快”,还要有一支快的施工队伍。我们这支队伍开始虽然只有145人,但干起活来真是一个顶俩。一个多月的时间,不仅挖完了土方,还砍掉了桩头。接着就是打承台,这可是个考验我们这支对伍是金还是铁的时候。我们的投资商是香港同行荣康建筑公司,他们同时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承建了四幢33层的德兴大厦。因此,在签订承包合同时,这家公司老板廖清贵先生向我提出了比赛的建议。打承台就是第一个竞赛回合。结果他们打的一个承台到处裂缝,而我们却打了两个不裂缝的承台,轰动了深圳各方。第一个回合我们胜利了。接着我们已经建到了15层,他们非标准层还没有完成。这时,他们对高层指挥部说:与江苏一建不比了,他们不要命,日夜24小时干,我们香港人8小时工作制,要比就在8小时以内比。我们也答应了,就坚持八小时工作制,我们的工人求胜心强啊,下班后关起门来都在下面做第二天的工作准备,我们24层胜利封顶了,他们还在10层左右。在我们举行主体工程封顶仪式的大会上,廖清贵先生非常得体地说:“对江苏公司超人的管理、超人的速度、超人的质量,表示佩服!”

正因为我们坚持做到了以上三点,结果,两幢24层计18640平方米的建筑任务,16个月的工期,提前45天完成,获得了45万元的工期奖。

(孙家客厅一直悬挂着“深圳速度”)

人们常说,“快马没好步”,我就不信这个邪。在创造“深圳速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好中求快。当时深圳铺天盖地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而我们偏偏改为“时间是金钱,质量是生命,效益是灵魂!”口号这么一改,不仅对我们的干群在思想上是一个大震动,而且对当时的社会影响也很大。


音乐包装:陈慧

编辑:康希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