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主播悦读•美文里的泰州】垛上芋叶水中荷

来源: 编辑:汤晨洁 2021-03-19 20:45:11 查看数:0

主播    ▏申易

申易,高港电视节目中心高港新闻主播,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

个人标签: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垛上芋叶水中荷

(黑体字为朗读部分)

作者:朱秀坤 ▏朗诵者:申易


垛上芋叶水中荷,窃以为,是水乡大地上最美的两种田间作物。

荷,可以说是水生植物中最受人青睐的了。荷叶清香,大气,风姿绰约,轻风一过,如裙裾舞动,似翠盖招摇,其间点缀着丽人笑靥般的白花红朵,霞苞霓荷碧,天然的,别是风流标格。中通外直的荷梗上擎着玉碗样的莲蓬,采一只两只,剥了水晶似的青嫩莲子,真有着宋词小令般的甘美与清雅。荷塘里划一叶舴艋舟,饱吸着荷的香,饱览着荷的艳,看绿叶俯仰生姿,一一风荷举 ,最是夏秋时的水乡胜景。便是城里人,也爱去郊野去公园赏荷,雨中,黄昏,清晨,雾里,何时去,一池一池的荷都能让人眼波生凉,一片诗情。

水乡又有芋,与荷有着相似的硕大叶片,风起时,也会欹欹斜斜,活色生香。并不像荷叶总是顶在梗上,却调皮地侧了身子,一棵一棵,一行一行,规规矩矩地站立在临水垛田间,生机勃勃,直长到齐腰高,如帅小伙似的挺拔。

水乡的荷总是长在河沟里,垛田则惯于种芋,荷与芋,一个如绿盘,一个似盾牌,一个柔弱,一个厚实,一个水中,一个水湄,相互观照,彼此探望。若将荷比作窈窕淑女,芋肯定就是英俊少年,翠绿的风则是他们的月老,将喁喁情话传过来捎过去,心里一喜,荷肯定是捂着嘴,扭了腰,绿罗裙翻卷成大波浪,更加惹人怜爱。那芋虽极力想忍,到底还是“噗嗤”一声乐了出来,眉飞色舞之后,很快又挺直了身子,一身俊朗地立于清风艳阳下,葳蕤如画。

但有些不平的,那么多的丹青妙手绘荷描荷,泼墨大写意地将荷移植于生宣熟宣上,弄得满室清芬,为何就不见有人为芋也画上一两幅?那小簸箕状的芋叶一片浓绿,简直可以流出清香的汁液,那般恣意地绽放在垛田间,扎了红头巾的农妇们举了戽斗,哗——哗——每日里殷勤地为它浇水,腕上用力,轻轻一斜,清亮的水花便映出七彩的光晕,再以往来的舟楫、嬉戏的白鹅、劳作的村姑、无边的绿野、明亮的蓝天以及随口哼出的水乡小调为背景,入了画该有多美,多有水乡特色。

如今,这一田园美景,还真的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中,看过央视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人,谁不知道垛田的芋呢?还有那个种芋,捕鱼,会画画,爱唱歌的农民老夏,悠扬婉转的渔歌活脱脱唱出了心里的舒适与幸福,真的让人好生向往,向往水乡的闲适、农家的自在与垛田芋头的美味。

垛田的芋头确实好,糯软清香,粘滑爽口,用著名老饕苏东坡的诗吟出来就是: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垛上出产的龙坛芋、子香芋,多好。做成芋头羹、芋头粥,大芋头烧肉,子香芋煨扁豆,炒咸菜,芋头片烧青菜汤,怎么吃都不厌,怎么品都香得馋人。即便夜里用功,还可以享受到郑板桥“闭门品芋挑灯,灯尽芋香天晓”的乐趣呢。

当然比之垛田之芋,水乡的荷藕也颇具个性,水面上还开着艳艳的花,水下挖出来就是脆嫩的花香藕,清水洗洗,一嚼,一丝儿渣滓皆无,清甜又爽口,可以一直吃到秋冬时节,还能做藕圆,炸藕夹,煮糖藕,滋味甜糯而醉厚,极是诱人。

想想,做一名水乡人,垛上芋叶水中荷,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过罢眼瘾又过馋瘾,真是一件美事啊。稍觉遗憾的是,荷有花,年年开,芋头开花却罕见。

还是知足吧,这世上本没有完美的,岂能事事都如意?

朱秀坤,兴化人。酷爱散文随笔,文风质朴清丽,情景交融,尤善乡土文学写作。作品散见于《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泰州日报》《兴化日报》等。


编辑:康希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