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悦读•幸福泰州】水生食物四题 “高瓜”
主播 ▏胡倩
胡倩,泰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夜班车》《小范帮你忙》主持人、普通话一级甲等,南京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硕士、南京艺术学院朗诵考级高级辅导教师、江苏省金牌讲解员、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泰州市音乐家协会提琴学会理事,2019年获“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全国二等奖,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故事大巴动画片《哈皮父子》第二部 “天使美”“奶瓶女仆”等角色配音演员。
水生食物四题
“高瓜”
来源:刘仁前 ▏朗诵者:胡倩
兴化水乡,出门见水,早年间无船不行。乘一叶小舟,傍河、荡缓行,便可见堤案边,水面上,碧青的“高瓜”叶儿,一簇簇,一丛丛,蓬蓬勃勃。偶或,微风吹拂,便飒飒作响,随波起伏。
“高瓜”,在乡里孩子的记忆里,总是和一头大水牛连在一起的。耕地靠老牛的岁月里,哪个农家孩子没有干过放牛的营生。大水牛,黑黑的毛,黑黑的眼睛,黑黑的牛角,长长的,弯弯的。骑在牛背上,好威风噢!单靠在田埂上放牛,想喂饱牛肚子,难。于是,一边放牛,一边割牛草。顶来得快,易见分量的,便是河岸、荡边割“高瓜”叶儿。牛挺爱吃的。这一带,水多,“高瓜”多,且多为野生,有力气割去好了,没人管的。偶尔,也会有意外收获。或是在“高瓜”叶丛之中,发现了野鸡野鸭子之类的窝,拿上几只小巧溜圆的野禽蛋,也是颇叫人高兴的事。或是割“高瓜”叶时,割出几支白白嫩嫩的“高瓜”来,嚼在嘴里甜丝丝的。说实在的,野鸡野鸭、野禽蛋之类不是常能碰上的,倒是那长长的、白嫩的高瓜,时常割得到,掰上一个,咬一口,脆脆的,甜甜的,颇解馋的呢。
晓得“高瓜”正儿八经的名字,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念书识字,之后在城里有了一份工作。上班下班,老听见巷道上有人吆喝:“茭白卖啦……茭白卖啦……”走近看时,但见十来根一扎,十来根一扎,净是“高瓜”。说是按扎数卖,其实,每扎斤两都差不多,卖主先前搭配妥了的,按扎卖,卖起来爽手,便当。别小看这“高瓜”,儿时割了喂牛的玩意儿,一扎也几块钱呢。
“高瓜”切成细丝子单炒,鲜嫩,素净,蛮爽口的。若是切成片子与蘑菇木耳之类配成一道炒三鲜,完全可以代替竹笋儿用的。只是“高瓜”一老就不易做菜了。切开之后,发现“高瓜”里有较多的黑点子,密密麻麻的,颇难看,那便是老了。弃之,甭可惜。
好在隆冬一过,春风绿了田野的时候,那河荡又会有许多新鲜的“高瓜”叶儿窜出水面,碧绿绿的,成片,成簇,生机盎然。用不了多久,又该有鲜嫩的“高瓜”上市了。
刘香河,本名刘仁前,江苏兴化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泰州学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迄今为止,创作发表作品400余万字。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施耐庵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中国当代小说奖、紫金山文学奖等。著有长篇小说《香河三部曲》,小说集《谎媒》《香河纪事》《香河四重奏》,散文集《楚水风物》《那时,月夜如昼》《爱上远方》等多部,主编《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丛书》多卷。长篇小说《香河》被誉为里下河版的《边城》,2017年6月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荧幕,获得多个国际奖项。
编辑:康希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主播悦读|胡倩:一棵开花的树2023-05-29
- 【主播悦读】申易 | 遇上烦心事 就盖好被子呼呼大睡2022-03-10
- 【主播悦读】吕丹阳 | 春天不会迟到2022-03-09
- 【主播悦读•妇女节】徐伟健:妈妈是棵大树2022-03-08
- 【主播悦读美文里的泰州】任祖镛 | 范仲淹任职泰州时的两首诗2022-03-07
- 【主播悦读】陈伟:让志愿之声久久回响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