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主播悦读】铭记一个农民 ——谨以此诗献给我的大伯

来源: 编辑:徐涛 2020-04-03 19:24:53 查看数:0


主播    ▏鞠蕾

鞠蕾,泰州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副主任,播音指导,江苏省新闻出版优青,泰州市青联常委,泰州市首届十行百星,泰州市朗诵协会副主席,海陵区朗诵协会主席。


主播    ▏荐读





铭记一个农民

——谨以此诗献给我的大伯

作者:董小潭  ▏朗诵者:鞠蕾


一个人走了

送行的是相互搀扶的老弟兄

侄子,侄女,以及晚辈

村上的老人,站在路旁,啧啧赞叹

一个农民的死去

哭丧是痛苦怨恨的代名词

没有人哭

叶公冬元

生于1940年11月23日

卒于2019年11月16日

终生未娶 

倒下来的三天

老村部的灵堂堆满纸钱

一扎扎,一摞摞

来一个人吊唁,锁呐就会鸣奏一阵

那三天,锁呐响彻了整个村子

纸钱在小岛上空飞舞

带着纸钱给他磕响头的男女老少

都在念叨

到底是冬元伢啊有福

死得太突然,不累赘人


伢啊,是老家惯用的语气词

人们念叨的这个伢啊

虚龄八十

一个人的一生

其实就在他人的念叨里

乡村是鲜活与真实的

一个人的根与底

在乡亲的念叨里,根本

无处遁形 

九十八岁的老婶娘

说冬元这个伢啊

一辈子没跟人红过脸

他总是笑呵呵的


八十岁的二大爹说

通庄田把式里头

叶冬元理的墒,薅的草,割的稻,

罱的泥,没有一样不让人不服气


六七十岁的五保三老汉说

冬元哥哥有块饼

都要掰给我一角


五十出脚的婆娘们说

谁家有事喊一声

冬元大大一准会到场

庄户人家拌工

冬元大大只会埋头多干活儿


几岁的娃娃

听到他的脚步声

从巷子里扑拖扑拖地传来

准会嚷嚷着冬元爹爹好玩

我要跟他玩 

他走的前一天

挨黑儿,把庙堂打扫得干干净净

庄上行走方便的老人每天都聚在这里,唠嗑

庙堂治愈着沉默的乡村

孤独的老人

他的背有点驼了下来

罗圈腿呈内八字

他低头扫地

骄傲地说明天我要去集镇

俩侄女给我买了祝寿的衣服

侄子给我备好了祝寿的酒席

还有七天我就八十岁了

我活够本了

这天晚上他洗了个澡

换上了干净衣裤

第二天一大早

他起来了,然后,他倒下了 

派出所的录相

还原了他临走前的一刻

他蹒跚着走上通往村外的大桥

他慢慢走着

他要去集镇侄子那里

商议七天后的寿辰

要请哪些乡邻,顺便理理小菜田

不一会,他扶着头

缓缓蹲到地上,又缓缓起身

踉踉跄跄向前走了小几步

就一头栽倒在大桥南侧扶拦上

送到医院,确诊是脑溢血


桥下,卤汀河滚滚南流

他婴儿一般,安详地蜷缩

河水是温暖的胞衣

从那往后,桥是他的无字碑

属于一个中国农民的无字碑桥

是往老家小岛的唯一通道

从那往后,只要从桥上走过

我就会想起

我祖父祖母的这个长子

我的老父亲的兄长

我淳朴可亲的大伯 

送葬这天,阳光正好

我年迈的老父亲因病说不了话

由老母亲搀扶

硬是跟着送葬的队伍通村送了一程

老家风俗,迎一圈

实际是作公开的告别

向村子弯弯曲曲的街头巷脑

向栽插在村前村后的树木

向泊在河床里的船只

向各位父老乡亲

一一告别


我思考了一个问题

大伯的情与爱呢?

属于一个标准的农民的情与爱呢?

会不会以乡村特有的方式

隐秘地存在着

沉默而稳定

答案是亘古之谜 

灵车晚点,据说是堵车

送葬的人嬉笑着说

冬元伢啊,还不想离开村子

村口,此刻是生与死的驿站

跟着我的老父亲

所有送葬的人,对着灵柩

端肃而郑重地给这个农民

磕了长头 

一把磨得锃亮的小锹

是大伯留给我的遗产

我在城里的院落曾经有他帮助张罗菜地的剪影

他蹲在地上

左手薅草,右手拿着这把小锹

锹面灰黑,切口雪亮

他的双手开裂

比石块还要坚硬

泥土在他指缝间

柔软得像是面粉

他低头劳作

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嗡嗡作响


从乡村走出的孩子

记得跟泥土多亲近些吧

泥土永远不会忘本

你给他多少力气

他一定会给你多少回报            

2019.12.24晚


编辑:康希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