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悦读·美文里的泰州】范观澜:故乡的桥
作家 ▏范观澜
范观澜,江苏省泰州市人,生于1952年,当过兵、做过医师、任过公务员。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泰州秋雪湖国际写作中心常务副主任、泰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泰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泰州吉祥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泰州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特聘教授。
主播 ▏董叶
董叶,泰州电视台《泰州新闻》主播。从业以来,多次获得市、省级电视新闻播音奖项,完成了江苏广电总台《潮起扬子江·泰州篇》直播等多次重要任务。
作家 ▏荐读
故乡的桥
作者:范观澜 ▏朗诵者:董叶
周遭皆水的故乡泰州没有山,却到处有水,有水则有桥。这水、这桥竟然成了故乡活的灵魂。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深深爱着故乡的水,尤其更爱故乡的桥。家乡的桥就像一根绳子牢牢地拴在我的腰际,更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附着我。特别是每当踏上那江南古镇或者走进徽州村落,那现在都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啊,而我总感到有一种莫名的酸楚油然而生。尽管画家陈逸飞那幅《故乡的桥》使周庄名闻天下,但我总是比照家乡当年“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的意境。
我是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初,出生在这个城市的中市河岸边。中市河,顾名思义就是城中间的一条河。这河缓缓地在城里绕了一个圈儿就与城外的濠河相伴,而合成了“双水绕城”,成为一道不多见的自然生态景观。一条不长又笔直的中市河上竟然从南到北架上好多座桥。暮春桥、虹桥、升仙桥、八字桥、税务桥、陈家桥、大林桥、王家桥直至老槐树脚下的水关桥。那些桥现在想来总有许多美丽的传说,那时的我常常向人们诉说一座桥挨着一座桥的故事。听妈妈讲,我就出生在大林桥与陈家桥之间,中市河岸边的大街东侧的租住的王氏老屋中。几年后,父亲外出求学、工作,我则随妈妈搬至到外婆家。也许这样就有了许多美好的童年记忆。
外婆家住在陈家桥与税务桥之间。那里是因水而有街的,民居临河而建,傍桥俨然成市。清波粼粼的中市河,缓缓地淌流着,由于它的间隔,那河东的房屋临的街,习惯称之为大街,河西住户的街就叫着小街了。外婆家的店铺,是开在大街上,日常居住则在小街上。两岸居民傍水而居,通常是前门开设店铺的,店与铺左右相连鳞次栉比,一家一家的后门尽枕河边码头。其实,从陈家桥至税务桥之间,那里竟然住了许多我们家亲戚。外公毓桐与他的弟弟毓年公各自都有一个大家族。由于家父与两位舅母又系表兄妹,而舅母共有四个姐妹,都集聚居住在那一带,这样那里的季氏、潘氏、李氏、吴氏、杨氏等与我家都成了亲戚关系。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舟船虽然不是很频繁,却间或撑来条把条小小的无棚船点缀着那么一种水乡城市特有的风光。每年夏天,我总是随年长的表兄们在河边戏水,有时还胆敢用那木制的洗澡桶充当一叶扁舟在河道里悠闲地划来划去,那是何等的惬意!
那时候,我还经常喜欢到离家只五十来步的税务桥去玩耍。这座古桥相传有近千年历史,桥的周围有许多大户人家,任家、徐家、蒋家、乔家。那青砖高墙苔藓斑驳,看一眼就让你进入古老的故事氛围。光是与桥相连的密集典故和有关大户人家的传说就让人浮想联翩了。税务古桥呈单拱弧形,桥墩上爬了一大片爬山虎,与那历经风雨的砖块显得十分协调,浑然天成。后来桥下的水干涸了,那儿又成了我们捉迷藏的好去处。桥不远还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老街、拱桥、爬山虎凑合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又总带给我以沧桑和亲切的情怀。
税务桥的南侧,是盆景艺术大师王寿山的寓所,桥北则是邻居姜氏磨坊的大儿子开的茶水炉,拐过来就是名闻全城的税务桥大炉烧饼店,那早晨是圆的,下午是斜角的,咸的、糖的、萝卜丝、葱油、插酥的,应有尽有,童叟无欺,一视同仁,要买总是排上一个长长队伍,那时我几乎是天天排队其中。这一切都已经成了我永恒的记忆。虽然经过了多年,但我仍然眷恋着那座桥。眷恋着那段与桥相关连的日子。
斗转星移,转眼又是几十年过去了,中市河已不复存在了,那升仙桥至虹桥段已填平,如今成了菜市场,虹桥过去的南水关遗址建成了文物保护单位,让人家去怀旧,去观赏,那古税务桥仍静静地埋在原址,我想有朝一日一定会见天的,那毕竟是故乡的文化啊。如今故乡又有无数新的桥如雨后春笋般的冒现,仿佛是把当年丢失的东西又寻找回来。中市河上的桥虽然已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但凤城河上却建造起好多座新的桥,它们奇迹般地出现,不仅圆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梦,还给我们的后人营造一方如梦的氛围。引凤桥、鸾凤桥、百凤桥、齑汤桥、隐龙桥、十胜桥、东塘桥、宾贤桥等,那一桥一景,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一道历史记忆的留痕。还有古稻河上的桥,可谓是新老和谐依存了。那板桥、通仓桥、清化桥、金明桥、杨桥、演化桥、韩桥旧貌换了新颜,老桥遗风犹在。孙家桥的古韵依然照旧,尽管如今只能步行,但它毕竟被抢救性地保护下来,历经风雨的桥上麻石,见证了故乡历史的久远。
如今,故乡的桥已经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虽然这里江淮海三水汇聚而交融,所见皆水,但这灵动之水,蕴育了许许多多的桥梁,所见皆桥,通途坦荡。引江河大桥、鼓楼大桥、迎春桥、赵公桥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我们身边出现,还有贯穿故乡南北的卤汀河上竟然架起了十座“龙文化”主题的桥。由南往北依次为鱼乐桥、麒麟桥、龙珠桥、鱼龙桥、龙潭桥、太平桥、人和桥、五里亭桥。这一串串桥名寓意着这里的文化厚重。同时这些桥的出现,让故乡的纵横纤陌,畅通无阻。
江阴长江大桥号称“神州第一桥”,那是当时省内除南京长江大桥之外的第二座长江大桥啊,天堑变为通途。但故乡的桥,还在不断地延伸,不断地修造,现在我们家乡又多了一座跨越长江的新的“泰州大桥”。那是一座造型优美、气势恢宏、世界首创的三塔悬索桥。那桥的工程长度尽然有60多公里之长,含北接线、跨江主桥、夹江桥和南接线四部分组成。矗立大江的飞虹一下子将地处江北的故乡泰州和江南的镇江联成了一体。如今在泰州大桥与江阴大桥中间又要架上一座泰常大桥跨江连接常州与故乡。这些桥的建成又将会演绎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故事啊。
编辑:康希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 【主播悦读】申易 | 遇上烦心事 就盖好被子呼呼大睡2022-03-10
- 【主播悦读】吕丹阳 | 春天不会迟到2022-03-09
- 【主播悦读•妇女节】徐伟健:妈妈是棵大树2022-03-08
- 【主播悦读美文里的泰州】任祖镛 | 范仲淹任职泰州时的两首诗2022-03-07
- 【主播悦读】陈伟:让志愿之声久久回响2022-03-04
- 【主播悦读】史天慈 | 生活的邀请函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