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水利局“百日竞赛” 吹响水利工程建设“冲锋号”
为持续改善区域水环境、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幸福指数,确保全区“十三五”治水管水目标圆满收官,今年姜堰区水利局大力度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逾3亿元,高标准实施老通扬运河东部片区水生态治理、单塘河综合整治、东方河综合整治、溱潼水上游览北线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总量、投资规模均创历年新高。
为打造安全、优质、廉洁水利工程,确保各项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从8月7日起,姜堰区水利局组织开展重点水利工程“百日竞赛”活动,全面掀起大比武热潮。此次竞赛将持续到11月中旬,主要围绕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开展劳动竞赛。活动过程中邀请姜堰区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严格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月度考核,确保公平公正。竞赛结束后,将依据考核目标责任状对参建各方进行综合打分、等级评定,并将考核结果与建设处年终绩效、监理单位红黑榜、施工单位经济奖惩和信用打分相挂钩。
活动以来,姜堰区水利局每隔半个月召开一次推进会,调度整体工程进度,同时成立工程临时党支部,推行“党建+项目”新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障工程顺利进展。工程建设处全体人员发扬“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精神,驻扎工地,挂联监管,跟踪督查,坚持每天召开工程例会,分析计划执行情况,优化措施方案,并且每周编发工程简报,及时通报建设动态。为保障中干河北段水生态治理工程顺利实施,该局联合天目山街道仅用3天时间落实弃土区和施工临时用地,5天时间签约20户应拆房屋,10天时间签约121户应砍伐迁移树木,15天时间落实105穴坟墓迁移地点并进入招投标程序。
各工程施工单位也紧扣竞赛目标轧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工程量细化到月、到周、到日,上足人力机械,合理穿插工序。8月中旬,老通扬运河东部片区水生态治理工程一标段闸站主体顺利浇筑,施工队员们为了混凝土养护,不顾汗水浸湿了衣服,顶着炎炎烈日坚守高温养护一线,他们心中装的依然是每天多养护几次,混凝土就能早点儿达到强度,就能尽快转入下道工序。
各监理单位切实担起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每天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复核,全程监督每个工序、环节、部位,特别是隐蔽工程、水下工程、关键部位。同时,姜堰区水利局在淮河洼地治理姜堰套闸加固工程创新开展安全监管外包试点,通过“四不两直”或明察暗访方式,促进施工安全全覆盖。截至目前,所有工程未发生一起事故。
【淮河洼地治理姜堰套闸除险加固工程】
姜堰套闸于1978年建成,是姜堰区境内最大的流域性、公益性水利工程设施,兼有上下河水系节制及防洪、抗旱、通航等功能,运行以来,为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效益。1989年,该闸断航大修,实施闸门、启闭机等设施更换,闸室和引航道清淤及块石护坡。大修至今已运行31年,机械运转、电器线路、建筑物等部位已磨损严重、锈蚀老化,危及运行安全和工程效益发挥。
鉴于此况,姜堰区将套闸除险加固改造提上重要日程,积极上争,办理立项。在省厅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江苏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姜堰区境内工程顺利批复实施。工程建设内容为拆除重建上闸首及上游翼墙,更换电气设备、上下闸首闸门,拆除重建上、下闸首控制室,闸室加固维修,新建闸区控制用房,配套辅助附属设施等,概算投资1841万元。
日前,记者在淮河洼地治理姜堰套闸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现场看到,数十位工人在重型吊车的协助下,正忙着安装一块块巨型翼墙防护挡板,现场横幅显目、彩旗招展,呈现出一派紧张有序的忙碌景象。
“姜堰套闸工程的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主要项目有重建闸首翼墙、加固闸区闸室、新建自控系统、更换电气设备等,实施后将大幅增强中干河通航以及姜堰套闸防洪挡排能力,总造价约1841万元。”淮河洼地治理姜堰套闸加固工程施工现场负责人苏玉华告诉记者,该工程今年5月下旬进场施工,各标段开展“五比五创”劳动竞赛,定期评比“先进班组”和“先进个人”,工程有力推进。目前已开挖土方约3.62万方、浇筑混凝土约0.143万方,完成投资近760万元,预计整个工程明年汛前全面竣工。
【老通扬运河东部片区水生态治理工程】
老通扬运河东部片区水生态治理工程位于白米镇境内,涵盖新建调水泵站1座、节制闸5座、过水涵洞6座、拆涵建桥1座,综合整治、生态修复沿线6.5公里河道等子项,总投资约6500万元。工程于今年4月经姜堰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姜堰区水利局通过建立老通扬运河东部片区水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处,量化工程清单,上足人力机械,实行挂图作战,实行工程进度日报制,定期召开工程建设例会,分析研判、协调解决各类施工难题。
截至目前,施工1标段:①站身段:完成调水泵站主体;②拜官河侧:完成翼墙、挡墙、铺盖、20米护底及墙后回填土;③周山河侧:完成翼墙、挡墙一、二、三及消力池④完成拦污栅、钢闸门、启闭机的安装;⑤水泵目前已安装一般 ⑥钢结构泵房构件已加工完毕,管理用房完成基础承台。施工2标段:①清杂5km;②4#箱涵涵身、排架、U型墙底板和内外河侧护底、二节墙封底;③3#箱涵底板涵身、排架及内外河侧U型底板;④5号箱涵开挖封底;⑤进桩8346根;打桩7817根;⑥生态护坡1170米;盖梁浇筑1850米。施工3标段:①河道工程:完成河道清杂、临时便道4.2km,打桩6020根,进桩7470根,盖帽浇筑1220米;②箱涵工程:箱涵2完成正身浇筑,上下游U型墙墙身浇筑,箱涵底板浇筑完成,涵身钢筋绑扎立模;③桥梁工程:完成下部结构、盖梁台帽,搭排架;④管涵工程:所有管涵完成清杂、打坝、底板、吊装。施工4标段:清杂完成2800米、打桩3994根;波浪桩进场4822根,桩顶压顶完成1712米;完成06号管涵;园四路桥下挡墙基础完成,墙身完成,三号桥下挡墙基础,墙身完成。连锁式护坡完成960米。清淤完成75米施工5标段:①甸家河闸:完成闸室段墙身与工作桥砼浇筑;完成上下游U型墙基础与墙身砼浇筑;完成挡墙二基础砼浇筑;完成挡墙二墙身模板并加固;上下游护底与格梗砼浇筑已完成;②白南闸:完成闸室段基础与闸墙砼浇筑;完成上下游U型墙基础与墙身砼浇筑;上游格梗与护底已浇筑砼;下游东侧挡墙三已完成;下游格梗放线开挖;完成闸室段土方回填;③新河东闸:围堰施工中。
预计工程于今年11月底前全面竣工。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可解决区域排涝、减少水土流失,还将实现姜堰区老通扬运河东部片区自主控水调水,有效改善老通扬运河东部片区及周边水系水质,确保姜堰区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单塘河综合整治工程】
单塘河综合整治工程位于天目山街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整治河道1.1km,河坡生态护砌2.2km,对河道沿线配套景观绿化,对现状保水闸进行改建,新建调水泵站、钢坝1座。总投资约4500万元。为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姜堰区水利局成立单塘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处,明确序时、倒排工期,督促施工单位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每月、每周、每天,每周召开工程例会,会商有关施工事宜,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矛盾,力争赶超工程进度,确保按计划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截至目前,已完成钢坝闸部分上下游钢板桩围堰、桥梁桥台钢板桩防护及降排水等临时工程,完成基钢坝闸底板浇筑,两侧空箱混凝土浇筑,上游悬臂式挡墙浇筑、钢坝钢结构已开始生产,水泵及控制系统已与厂家对接;河道部分完成中干河至吴舍河西侧围堰及排水,完成吴舍河至山桥段围堰填筑及排水、完成弃土区围堰填筑,河道疏浚680米,高分子聚合物板桩施打320米,河道新建模块挡墙完成220米、格宾挡墙完成180米。预计所有工程明年5月底前全面竣工。此外,还将按照“一河一景一文化”的思路,着眼现代城市发展需求,精准施策、柔性治理,充分挖掘天目山遗址历史文化和单塘河水文化元素,探索植物群落模式,构建共生互惠植物生态系统,精致塑造人文景观,拓展城市滨水空间,大幅改善河道沿线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区域城市形象和品位,凸显整体生态环境效益。
【东方河综合整治工程】
东方河水生态治理工程为姜堰区今年政府投资项目,工程位于天目山街道境内,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整治东方河(砖桥河—磨桥河段)长1440米,整治亮桥河140米;疏浚河道1510米,新开河道70米。新建调水泵站1座、滚水坝1座、节制闸1座、桥梁1座,生态护坡3080米,水土保持绿化3万平方米。工程概算投资2400万元。工程实施以来,通过成立工程建设处,落实工程挂联科室,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强化安全质量管理,持续跟踪督查,加快工程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调水泵站上下游围堰填筑,弃土区围堰填筑、磨桥河围堰填筑等临时工程,完成新建桥梁灌注桩4根、桥台2座以及梁板浇筑,完成新开段灌注桩支护浇筑52根,完成新开段土方开挖,完成河道疏浚500米、生态挡墙护坡新建220米,完成调水泵站站身及上下游U形墙底板浇筑、墙身浇筑,完成砖桥河滚水坝主体工程。预计所有工程明年5月底前全面竣工。实施后,将大幅改善东方河周边人居环境和水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河道防洪引排能力。
【溱潼水上游览北线工程】
溱潼水上游览北线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都市场河河道疏浚580米,新建素砼挡墙护岸440米,湖北村夹河码头段河道疏浚220米,姜溱河及支线码头段河道疏浚150米,新建挡墙护岸1100米,湖北村码头拆除恢复16处,改建下河码头5座。工程总投资约750万元。工程进场施工后,姜堰区水利局通过成立溱潼水上游览线工程建设处,明确挂联科室人员,每周召开推进例会,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对工程质量、工序流程、施工进度、安全管理、单位信用进行全程跟踪督查,全面克服汛期强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抢抓间隙性晴好天气施工,保障工程扎实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河道疏浚950米,木桩护坡202米,湖北村码头拆除恢复16处,改建下河码头5座,预制砼方桩834根,素砼挡墙墙身527米,倒滤层铺设527米,压顶407米,悬臂墙带筋底板浇筑216米,墙身浇筑44米。预计所有工程10月底前全面竣工。工程实施后,将大幅增强河道引水、排水、活水、换水能力,进一步改善溱湖及周边水系,全面提升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助力全区擦亮生态旅游名片。
【2020年水利民生实事工程】
水利部门今年民生实事项目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计划综合整治镇村河道15条,总长逾15公里;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计划对部分镇街灌区20座老旧泵站和11公里渠道实施更新改造和提档升级。总投资近2800万元。为高效推进项目实施,第一时间成立民生实事水利工程建设处,建立工程挂联机制,明确挂联科室及责任人,量化工程进度,轧紧时间节点,实行“每日一进度、每周一例会、每月一点评、每旬一通报”,保障了各项工程顺利进展。截至目前,龚庄河、庙前河、庙后河、红旗河等12条河道已整治完成,团结沟、十字沟等3条河道正施工中。20座老旧泵站已全部改造到位,渠道已完工4.5公里,剩余渠道预制板已全部制作完成。预计所有工程11月底前全面竣工。
龙叉港及周边水系整治工程隶属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龙叉港及周边水系整治工程位于三水街道境内,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清障拆违、清淤疏浚、生态护坡、水土保持绿化等。其中,龙叉港整治新通扬运河至建安桥段,长度为2000米,西沙河整治320米,生态护坡总长约4700米,总投资逾1000万元。截至目前,该工程的清障拆违、清淤疏浚、生态护坡已完成。10月份将启动实施水土保持绿化工程,所有工程预计于今年11月底前全面竣工。工程建成后将全面畅通龙叉港及周边水系,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助力改善新通扬运河朱楼桥省考断面水质。
姜堰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健接受采访时表示:“‘百日竞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开展这样的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凝聚精气神,激发新动能,全面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为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水利根基。”
来源:姜堰区水利局
编辑:汤晨洁 季雨薇(实习)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 刘霞调研野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2024-08-15
- 红心向党 筑梦前行|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野徐镇举办入党积极分2024-08-07
- 珍爱生命 健康无“毒”|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野徐镇开展“健康2024-08-07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野徐镇商会开展夏季安康“送清凉”2024-08-07
- 托稳老年人“幸福餐盘”2024-07-16
- 绷紧“安全弦” 筑牢安全防线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