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乡村发现:兴化林湖—做强农业产业 带动共同致富

来源: 编辑:乡村发现 2018-06-14 18:15:39 查看数:0

口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今天的乡村发现,将走进兴化林湖乡,感受那里农业产业的发展变革。

(解说)林湖乡魏庄东村,有一片200亩的水产养殖基地。一大早,负责人王加忠就开始忙活。将一包饲料投下水后,水面立刻起了波澜,没一会就像炸开了锅。仔细一看,在水里疯狂觅食的家伙,全是黑鱼,而投放的饲料也都是一条条冰冻的小鱼。每次看到这样的场面,王加忠就多一份欣喜,心里也更加有底。原来,他之前养了整整20年的螃蟹,今年是他头一回养殖黑鱼。

同期声:养殖厂:王加忠,当时公司有个朋友说让我养,说需求量比较大。

(解说)王加忠说的朋友,是长牌食品公司的负责人,同时也经营着一家全国性的川菜餐饮连锁企业,每天制作酸菜鱼,消耗黑鱼达15000斤以上。

同期声:公司:朱海峰:品质不能管控。

(解说)为了解决黑鱼源头供应及食品安全管控问题,公司找到了拥有丰富水产养殖经验的王加忠。第一次面谈,王加忠并没有一口答应,而是先回家算了一笔经济账。

同期声:王加忠:养的好,四万到五万。螃蟹只有四千到五千

(解说)有销路,收益高,王加忠这才下定决心,去年年底入股长牌食品公司,成立了长牌水产养殖子公司,经过蟹塘改造,购买鱼苗之后,正式养起了黑鱼。从养殖到加工,再到供应链。王加忠走的是产业融合的路子,当地政府也看中了它的发展前景及带动作用。一方面积极给予技术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帮助养殖基地加快鱼塘土地流转,同时鼓励更多的养殖户接触学习黑鱼养殖,促进当地养殖业提档升级。现在,王加忠养殖的黑鱼小的有七八两,大的有一斤多。预计今年产出黑鱼90万斤,收益达1500万元左右。

同期声:王加忠:明年扩到1500亩,鱼苗我们自己培育。

(解说)除了水产养殖,近两年,林湖乡也加快了农业种植的转型升级。在姚富村,有一家占地上千亩的泓林生态园,这里不但有鱼塘、蟹塘,还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包含了田瓜、水蜜桃、油桃、黄桃、猕猴桃、翠冠梨、葡萄等十多个水果品种。

同期声:生态园理事长:李文华,我们打造的就是一年四季水果采摘,旅游

(解说)李文华在外地打拼成家立业,但始终怀有浓浓的家乡情结,2014年,在回乡探亲时,他遇到了兴化农科院的一位工作人员。

同期声:李文华:当时给我们说了环境很好,我们也考察了一段时间,决定搞生态农业园。

(解说)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李文华把生态园选在了兴化得胜湖边的姚富村,投入上千万元成立了兴化泓林果蔬专业合作社。当地林湖乡政府也在土地及基建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同期声:李文华:乡政府很主动,等于说把我们流转土地、平整帮助。

(解说)经过三四年的种植,生态园的水果都已经开始挂果,不少品种已进入采摘销售期。大棚种植的甜瓜,因为品种优良,口感甜爽,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如今,生态园不仅解决了附近上百名村民就业问题,还带动了一大批农户与李文华一同进行大棚水果种植。

同期声:李文华:这个虽然生长慢,是个长效投资,但以后的受益肯定很好。

(解说)发展好生态休闲旅游农业,这既是李文华未来的目标,也是林湖乡政府大力推广的方向,围绕乡村振兴,发展富民、政策惠民,服务为民,激发农民创业就业活力。

同期声:林湖乡党委书记刘荣柏:推进高效设施农业,让农民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

(解说)乡村振兴,就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直播生活记者张涛认为,林湖乡在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方面做得很足,立得很稳,将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张  涛

初审:曹庆和

终审:郑再华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