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泰州记忆讲堂解读姜堰天目山历史文化
9月16日下午,由泰州市党史方志办公室主办,姜堰区史志办公室承办的泰州记忆讲堂在姜堰区美术馆举行。
本期讲堂主题为“姜堰天目山历史文化解读”,邀请姜堰区博物馆馆长陈炜作专题讲座,通过新华社、“我的泰州”等客户端进行直播,8万余人线上观看。泰州电视台、姜堰电视台、罗塘人家、姜堰在线等媒体在现场进行报道。
讲堂开始前,举行了泰州市党史方志馆联盟姜堰区成员单位授证仪式,向姜堰区博物馆、姜堰区美术馆、姜堰区高二适纪念馆、姜堰区图书馆、姜堰区革命烈士陵园、姜堰曲江楼、姜堰区蒋垛苏维埃纪念馆、姜堰区徐克强烈士陵园、姜堰区小杨村村史馆9家成员单位颁发证书。
泰州市党史方志办公室主任张士林讲话
姜堰区史志办主任钱厚亮致辞
泰州市党史方志办公室主任张士林在讲话中倡议联盟成员单位各展所长、交流协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凝聚起讲好中国故事、泰州故事、姜堰故事的强大合力,在弘扬历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四史”学习教育等方面走出新路子、取得新成效、多作新贡献。
姜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古时红粟流衍,麋鹿成群,四千多年前即有先民在此生息。境内存有的天目山西周遗址,是江淮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西周城址,距今约3100年,被誉为“西周江淮第一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人认为姜堰天目山是蜀冈龙脉(西起扬州东延大海的古长江北岸沙堤)的一部分。天目山西连蜀冈,东入沧海,一脉贯通,犹如一条卧地长龙,蜀冈是高高昂起的龙头,天目山是从海中翘起的龙尾。明代泰州史家丘容有形象记述:“山脉起自扬州蜀冈,仅数丈,吴陵近海,此山脉走沧溟,如龙尾然。”传说蜀冈龙脉为堪舆家所破,砍为三截,龙首落扬州,成为马棚山,龙身落泰州,成罗浮山,龙尾落姜堰,成天目山。民间还有“麻二沈破龙地”的传说。
大明舆地各图南直隶舆图(局部)
天目山之名,古来有之。一些学者认为,其提法早于浙江天目山。据地方文献资料记载,“山有二井”,形如天目,故称天目山。姜堰天目山其实就是一座较大的土墩。可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据史料记载,天目山高约“二丈三尺”,约7米左右的高度。这座不高的土山曾被称为仙翁山,有王冶道人在此得道飞天之传说,亦有九色鹿所产鹿女成仙的故事。《道光泰州志》记载,梁昭明太子萧统曾与昭陵王来此祭祀致礼,唐代曾敕建宫观,姜堰的东岳庙最早即在天目山。
天目山之盛名自古有之。北宋淮南转运判官胡纺撰有《天目山记》;诗人李师中、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御史凌儒以及泰州学派的两位重要传承人物王栋和王襞均曾在天目山留下过诗篇。
天目山
李师中
坏壁摩娑少旧题,高情应怪赏音稀。
烟霞正自无今古,云水从教远是非。
丹井金龙藏洞府,杞丛苍犬荡霞扉。
登临未学神仙事,老树闲看独鹤归。
李师中,字诚之。举进士,累官中允,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曾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拜天章阁待制泰州。
泰 州
文天祥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
长淮行不断,大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文学家。德佑二年(1276),文天祥避难救国,途经天目山,触景感伤,遂咏成激越的《泰州》诗。
天目晴岚
凌儒
形胜东来第一山,岚光飞满日堪攀。
尘封废井璧何在,草没高丘鹿未还。
不断门前邗水绕,长停峰顶楚云闲。
里人据此称雄镇,抱恨年年松桧间。
凌儒,泰州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进士,授江西永丰县令,擢拔为御史巡盐两浙。官至山西屯田都御史。晚年告归乡里,著有《旧业堂集》。
天目山
王栋
见说仙源合抱琴,篮舆乘兴上云岑。
天应有目看人世,谷岂无缘听足音。
春雨鹿台迷草色,晓天龙井护松阴。
淹留不敢辞行李,生怕归途起猎心。
访姜堰本宗一庵 游天目山二首
王襞
姜水先生天目山,意中人境两相关。
舟移竟日荷花渚,鸥伴随风云树湾。
授学早知传圣诀,毓灵应欲叩仙寰。
吾生适此情怀处,每往何曾负厚颜。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考古人员对天目山进行考古调查。由南京博物院牵头会同泰州、姜堰两级文物部门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分别于2000年、2002年,对天目山遗址进行两次考古挖掘。
考古证实,天目山遗址是西周时期的古城址,古城核心面积达到38000平方米,城墙结构坚实,城内设施合理。天目山古城外城有环城河道,内城中有排水沟、台基、房址、灰坑等遗迹。天目山古城早于常州淹城遗址(约2500年前),它是江苏省首次在长江以北发掘的西周城址,也是目前江淮地区所发现的最早的城址遗迹,堪称“西周江淮第一城”。2006年,经国务院核准,天目山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在天目山遗址城内文化遗存中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按质料不同,可分为陶器、石器、骨器和铜器。陶器主要有鬲、罐、盆、豆等,其余类型陶器较少。另有少量石器出土,如石刀、石斧、砺石,多具有明显使用痕迹。出土簪、锥、獐牙、骨料等骨器。出土刀、削、镞等铜器。其中,陶罐、石刀和蚌刀则说明了定居在此的西周先民为了丰富饮食,从事着捕鱼狩猎的活动。
从发现的遗物可以确定,天目山遗址包括两个时期的遗存,即西周中晚期和春秋早期。在陶容器物的类型上,两个时期的特征比较明显,高圈足簋、绳纹鬲、绳纹罐均只见于西周中晚期,而矮圈足敞口豆、印纹盆均只见于春秋早期。
天目山遗址所出遗物包含有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所出的印纹陶和原始瓷,与长江以南同时期遗存相同。所出的高圈足簋、绳纹鬲、高圈足豆、宽沿折腹罐等器形在中原西周时期较为常见。南北文化在天目山交融互动,珠联璧合,相互渗透。天目山古城的根脉绵延大江南北。
本期讲堂走近天目山西周古城,解读天目山历史文化,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让更多人通过一处处遗产地、一项项考古成果了解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的生动实践。天目山西周古城,历经3000多年悠悠岁月,早已是泰州人的文化根脉。环视古城,仰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
来源: 记忆泰州
编辑:闾巍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关注|75名茶艺师同台竞技 争夺最美“茶仙子”2022-09-17
- 关注|泰州市定于9月18日试鸣防空警报2022-09-17
- 关注|泰州:“金丝带+金邮路”打通金融为民“最后一公里”2022-09-17
- 关注|全国科普日: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2022-09-17
- 访谈|海陵:践行“四个第一” 拼搏“双增”赛道2022-09-17
- 时政|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长江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202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