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黄桥市民20年收藏古建筑材料
形制繁复的石雕、工艺细腻的砖雕、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无比的青石、粗壮的老木料……昨天上午,在位于泰兴市黄桥镇的泰兴琴艺乐器有限公司,企业主吴建民带着记者参观起他家藏的“宝贝”。
这些“宝贝”都是吴建民四处收购来的古民居建筑材料。吴建民说,自己之所以对古建筑感兴趣,源于其有着当泥瓦匠的经历。“古建筑太美了,青砖黛瓦,精工细作,钢筋水泥的建筑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而且,古建筑的寿命可以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吴建民首次收藏古建筑是在20多年前。当时,黄桥镇开始旧城改造。一次,他途经一家典当行,发现房子已经拆掉一半,材料破损严重。他心痛不已,这些都是古镇沧桑的见证啊,难道就这样被毁了?吴建民上前跟工人打招呼,买下典当行的石雕、砖雕,以及部分尚未破损的木料。
“这是我们镇最大的一家典当行,建于清代,雕龙画栋,飞檐翘壁,拆掉真是太可惜了。”吴建民说。
从那以后,吴建民走上了收藏古建筑材料的道路。他四处拜托朋友,但凡有古建筑拆迁,及时通知他。每当他接到电话,不管多忙,都会立马开着摩托,或者坐着拖拉机、小三卡赶到现场。
“我做的是抢救性的工作,并不是纯粹为了收藏。”吴建民说,传统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更是一部历史教科书,尽自己所能把它有限地保护下来,是对文化的一种敬畏,也是留给后人的礼物。
20年来,吴建民共收藏了10幢计36间古建筑材料。其中,最有价值的要数泰兴的“毛氏住宅”。毛氏住宅是清代建筑,前后三进,让人惊叹的是,院内长达20米的回廊上,用楠木雕刻了一系列三国人物故事,雕工十分精美。
因为拆迁前就介入了,吴建民得以把毛氏住宅的主要建材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吴建民介绍,大多数时候,收藏古建筑材料的过程比较曲折,不仅耗费财力,也很伤神。
有的户主知道他收藏的目的后会抬价,吴建民要跟对方反复谈判。对每幢计划拆迁的古建筑,拆迁前要先勘查测绘,绘制整体图形和主要构件及细部大样图,拍摄外部、各细部照片和录像资料保存。对已毁的局部结构,得走访当地老年人,根据记忆努力恢复原貌。而拆除时,更是费时费工,要将一砖一瓦标上号,最后再拆下来。“这是为了将来复原时,能按照图纸、标号,一一对照组装”。
“拆、卸、搬运的过程中,要尽量不使原构件的一榫一卯、一砖一石受到损伤。”吴建民说。
几年前,吴建民看到媒体报道,从1993年起,吴江企业家陈金根组织能工巧匠耗时10年,在吴江市庞山湖畔建成由费孝通命名的“静思园”,被称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园中收藏了从江南各地乡间收购来的古民居、古桥梁建材等200多套。吴建民前去参观,在跟陈金根的交流中,他很受鼓舞。
“一些古建筑拆迁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能在原址保护古建筑,就把这些建材收集起来并恰当利用,也是另一种保护。”吴建民说,随着黄桥古镇旅游开发进程加快,慕名来这座千年古镇的游客越来越多,“我的梦想是,利用这些古建筑材料,建一座特色休闲中心,并挖掘其背后的人文故事,丰富古镇旅游资源,让游客充分感受这里的厚重文化”。
- 转贷资金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燃眉之急2016-03-24
- 转贷资金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燃眉之急2016-03-24
- 银行业与企业首次实施投贷联动合作 南京银行泰州分行与高港一家2016-03-24
- 银行业与企业首次实施投贷联动合作 南京银行泰州分行与高港一家2016-03-24
- 第三届“微影·我们”全国微电影大赛嘉宾抵泰2016-03-24
- 第三届“微影·我们”全国微电影大赛嘉宾抵泰20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