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热词: 猴年 2016 新年 两会
  • 泰州 多云 11℃~2℃

昔日“东北荒”变身农机强村

来源:编辑:2016-03-18 查看数0评论0


近日,泰兴市张桥镇薛庄村党总支书记印建忠,向上级农业部门提交了一份关于扩建村农机库的规划申请。获批后,该村的农机库规模将达到1500平方米,容纳农机30多台套,成为泰兴市拥有最大农机规模的行政村。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印建忠说。

薛庄村地处张桥镇东北边缘,四年前还是一个没有一家企业,没有一处闲置资产,集体收入为零,被周边村民笑称为“东北荒”的穷村。

“这些年,多亏了群众工作队的帮扶,我们才找到了富民强村的路子。”印建忠告诉记者,自2012年以来,泰兴陆续派驻三支群众工作队进该村,积极为村“输血” 的同时,更注重村自身“造血”功能的塑造,先后通过帮助修路、成立农机合作社、引农业项目等实实在在的举措富民强村。现在,薛庄村已甩掉穷帽子,去年该村集体收入达到30多万元。

派工作队进驻,打通致富“栓塞”

“从张桥集镇到薛庄村要十多公里,我骑车花了半个小时。”于荷香,作为泰兴市首支派驻帮扶薛庄村工作队的负责人,至今依然记得第一天到薛庄村的情景。

难忘的亲身经历,让于荷香很快找到了制约薛庄村发展的“栓塞”所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这样的村,不要说引进企业了,就是引一辆车进村都难。“改变薛庄村的现状,必须先从修路开始。”

然而,2012年,薛庄村集体账上不仅没有一分钱,而且还负债30多万元,根本没有能力修路。于是,于荷香带领工作队的成员,通过向上争取、能人捐资、部门支持等途径,积极筹资15万元,当年就在村庄东边修了一条连接镇区主干道的道路,结束了村民去集镇须绕路的历史。

“帮扶村大都属于经济薄弱村,在帮扶初期,适当的‘输血’是必要的,可以为‘造血’创造更好的条件。”于荷香说。

据不完全统计,四年来,工作队先后帮助薛庄村筹资上百万元,修路十多公里,彻底打通了该村与外面的阻隔。“现在村里不仅水泥路通组、通户,而且有两条主干道连接外界。”印建忠高兴地说。

建农机合作社,村庄发展有源头活水

2013年是泰兴市农业机械化推广年,该市财政首次拿出2000万元用于农机化补贴。

“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2013年,从于荷香手中接过工作队帮扶接力棒的陶俊华认为,制约薛庄村发展的交通“栓塞”问题已经解决,抓住农机补贴机遇,以村为单位成立农机合作社,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将大有作为。

当年初,薛庄村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由村支书任法人代表,全体村干部参加,并首批购进9台农机,总投入70多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抓住了政策机遇,该村添置农机共获得省市镇三级补贴60万元,剩下的则由工作队帮着解决,没花一分钱。

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最直接的好处是老百姓种田不再辛苦了。印建忠告诉记者,过去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农忙季节要么请不来农机,要么请个农机要比别的村贵。现在村民们每年不仅可以享受到从播种、插秧、耕作到收割的一条龙服务,而且农机服务费也比别村便宜很多,每亩至少节省支出100元。

不仅如此,2014年,随着农机规模的壮大,该村合作社迅速将农机服务业务拓展至周边。合作社与苏垦农发股份公司弶港分公司、裕丰粮食种植公司签订了6000多亩的农机服务协议,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

引来优质农业项目,致富路越走越宽

这些天,薛庄村田头机声隆隆,一项由省财政补助的优质大米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据了解,该项目由去年进驻薛庄村的工作队成员帮助引进,总投资上千万元,流转土地1500亩。“不谈别的,该项目仅流转土地村民们每年就可增收1000元。”印建忠说。

2015年进驻薛庄村帮扶的工作队负责人肖艳告诉记者,该项目之所以能落户薛庄,也正是看中了薛庄规模化的农机服务优势,便于连片一体化种植和收割。

“相比之前的两支工作队,我们的帮扶工作容易很多,目的也更明确,就是帮助薛庄更好地做好‘农’字文章,拓宽致富路。”肖艳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干部和村民的致富技能,去年,工作队多次邀请农业、人社、质监等部门,到薛庄村居民学校开设农机、电子商务、无公害种植等技能培训班。该村民兵营长谭新林现在不仅会操作各种农机,而且还学会了电子商务,他打算借助省财政优质大米项目落户的机遇,在下半年开家售卖优质大米的淘宝店。

2015年,薛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较2012年翻了三番。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