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热词: 猴年 2016 新年 两会
  • 泰州 多云 11℃~2℃

泰州市救助站通过DNA比对帮他找到家

来源:编辑:2016-03-24 查看数0评论0

流浪泰州三年,说不清姓甚名谁

春节前,市救助站、公安海陵分局农业园区派出所民警来到滞留流浪人员站外托养点,采集DNA数据,希望通过高科技手段,为滞留流浪人员回家带来希望。现在,DNA比对有了第一个成果:一名滞留人员与江都区邵伯镇一户人家有密切亲缘关系。昨日,该滞留人员家人赶到泰州,离散三年的一家人得以团聚。

来泰三年,说不清姓甚名谁

2013年9月4日凌晨1时许,一名流浪男子被医药高新区滨江派出所护送到市救助站,男子目光呆滞,面对工作人员询问,说不清自己叫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

市救助站将他送往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其间,甄别室主任王军多次上门进行身份甄别。经过反复询问,男子自称叫“卢新”,“羊场人”。

男子讲话带有扬州口音,王军到公安海陵分局农业园区派出所查询,输入“卢新”,没有找到相吻合的身份信息,通过同音字查询,也没有成功。

无奈之下,市救助站将男子安置进兴化垛田敬老院。此后,救助站和敬老院工作人员多次与男子交流,但他就是说不清自己的身份信息,甄别线索由此中断。

思念家人,常躲进被窝瑟瑟发抖

在垛田敬老院,男子受到工作人员精心照顾,衣食无忧。尽管男子说不清自己家住哪里、姓甚名谁,但工作人员发现,男子特别想家。

今年春节前,市救助站副站长杨生奎曾拉着这名流浪男子的手,问他“想不想家”?男子嗫嚅着回答“想”,眼眶湿润了。

“这名流浪男子很想家,也很胆小,我们私底下喊他‘胆小鬼’。”兴化垛田敬老院工作人员介绍,每次给他剪指甲,他都拼命挣扎,不肯配合,所以他的指甲总是长长的,还藏了不少污垢。夜深人静的时候,男子有时蜷缩在被子里,瑟瑟发抖,很是可怜。

今年春节前,民政、公安等部门到垛田敬老院,为滞留人员采集DNA数据。采集血样时,滞留人员大多配合工作人员的安排。可轮到“胆小鬼”时,他反应强烈,一边反抗,一边嚷着“我没病”,几名工作人员拉着他才完成了血样采集。

成功比对,他顺利和家人团聚

男子的血样被输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20日,我市警方接到江都警方来电,通过DNA比对,这名男子的DNA与江都邵伯镇居民卢兆定存在高度吻合的亲缘关系。

昨日,卢兆定夫妇乘车来到泰州市救助站。在救助站大院内的滞留人员一览表中,卢兆定一眼找到了自己的儿子。

很快,卢兆定夫妇与儿子见面,失散三年再次相聚,母亲抱着儿子失声痛哭,流浪男子双手紧紧抱着母亲,不肯松开。

流浪男子名叫卢从鑫,患有先天性精神疾病,常常离家出走,曾走失过多次,都被家人找回。2013年8月的一天早上,卢从鑫父母外出打工,他从家中走失,父母多方寻找,一直没有结果。

“儿子离家后,我们报过警,也找过很多地方,去过周边很多乡镇,还到淮安找过,可都没能找到儿子。”卢兆定说,“我蹬着自行车发疯一样地寻找,寻人启事贴了上千张,也通过电视台找过,可都没有结果。”

卢从鑫走失后,他的母亲日夜思念,体重一度从105斤下降到80多斤。“这么久了,我们都以为儿子不在了,在家里为他立了牌位。”卢从鑫的母亲说。

一家人团聚,让卢兆定欢喜不已,他从兜里掏出1万元现金,想酬谢救助站工作人员,被婉言谢绝。

家人失踪,请到派出所采集血样

据了解,卢从鑫是市救助站通过DNA比对找到亲人的首个滞留人员,对其他滞留人员,救助人员将密切观察,希望能有新的希望出现。

卢从鑫走失后,他的父母到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并采集了DNA血样,输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

“由于卢从鑫说话不周全,给自己的姓名减了一个字,所以通过户籍信息系统查询怎么也找不到他的家人。”王军说,如果不是采集了DNA数据,他可能暂时还回不了家。

公安海陵分局农业园区派出所副所长徐建新说,如果家中有人失踪,请到公安机关报案,并采集DNA数据。如果失踪人员在异地接受救助,也采集了DNA数据,就有可能通过比对,找到亲人。

来源:今日头条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