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五一”小长假,家门口约吗
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邀您看大展、赏好戏、享非遗,步入一场场触手可及的风雅盛事。记者了解到,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创新开展“家门口看大展”“家门口赏好戏”“家门口享非遗”共享优质文化资源系列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享受到高品质文化盛宴。
家门口看大展:
场馆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5月1日至5月18日,“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苏州站将在吴江博物馆(苏州湾博物馆)与大家见面。展览开幕式和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同步进行,展厅特别设置“把博物馆带回家”主题特展和文创区,诚邀公众近距离欣赏镇馆之宝,并将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带回家。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始于2024年9月,以“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相结合的形式,让江苏省头部博物馆的优质文化资源和老百姓“直接见面”。目前已成功在盐城、徐州、连云港、南通、泰州、常州、无锡、镇江、扬州等9地开启巡展。前9站共接待观众144.14万人次,日均接待观众1.17万人次,文创销售总收入1016.1万元。
展览期间,多地博物馆创下单项纪录,常州站共接待观众23.8918万人次;连云港站日接待观众4.2万人次,刷新全省备案博物馆单日接待量纪录。无锡站展览开幕首日,文创区的销售额突破40万元;南通站文创产品销售总额达101余万元。日益增加的人流量和节节攀升的文创产品销售量,不仅带来了肉眼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提升了公众对文博场馆与文物的关注度,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正以破圈之势重塑博物馆与公众的连接方式。一位来自盐城的游客说道:“我通过5G技术现场感受了大运河沿线的风土人情,内心还是非常激动的,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文化更加鲜活,希望博物馆可以多多举办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运河沿线的文明和发展。”扬州站展览的最后一天,市民钱女士“二刷”展览,解锁不同展区的有趣“玩法”。她说,“上次主要看展品,这次把各个博物馆的虚拟展厅、数字文物展示墙等浏览了一遍,收获满满。”
“家门口看大展”的另一重要系列“苏艺天下·家门口看大展——江苏省美术馆典藏名家书画巡展”,则利用省美术馆优质馆藏资源,从馆藏品中甄选近现代中国著名美术大家作品,将省美术馆最具代表性的优秀藏品送到群众身边,为打造“水韵江苏”人文品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2024年11月启动以来,已在启东美术馆、盐城市美术馆、高邮博物馆、淮安市美术馆等地成功巡展,目前正在宋文治艺术馆(太仓名人馆)巡展中,包含省美术馆珍藏的《山川巨变》《太湖之晨》等多件宋文治先生的真迹荣归故里,意义非凡,展期将持续至5月5日。
家门口赏好戏:
舞台搭到田间和“心尖”
作为2025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全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在镇江启幕后,带领各地如火如荼上演一轮轮热潮。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纷呈的高品质“连台好戏”,巡演贯穿2025年全年,在省内巡演813场,实现全省95个县(市、区)和718个乡镇全覆盖,其间举办“好戏大家赏”“好戏大家评”等艺术普及活动,搭建起精品展示、文化惠民、新秀成长、百姓参与的优质平台。
演出以艺术为纽带,连接起了创作者、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让优秀文化在百姓心中生根发芽。近日在无锡安镇街道谈村影剧院上演的精彩演出,让周末从南京返回谈村老家的李先生印象深刻,他表示:“一个半小时的表演精彩纷呈、丰富多样,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如此高质量的演出,非常幸福。”
巡演除了在传统剧场轮番上演,还将舞台搭建在村头广场、田间地头。巡演期间各地组织文化志愿者推出戏曲身段体验、戏曲教唱等公益活动,真正实现“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在连云港市灌云县举办的演出中,特别设置非遗互动体验区、非遗文创市集,汇聚武医推拿、葫芦画、糖画、根雕、老虎鞋制作技艺、水糕制作技艺等16个灌云特色非遗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现场展示技艺,让观众可体验制作过程并选购特色产品,实现“文化服务+生活需求”一站式满足。
5月5日晚19:00,巡演将来到南京市江宁区市民中心剧场,一场汇聚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众多艺术形式的精彩演出即将上演,名家新秀荟萃,名团名作云集,还汇聚诸多省“五星工程奖”获奖作品,想要赏好戏、品佳韵、逛雅集的观众不要错过。
家门口赏非遗:
传统技艺照进现代生活
如何让非遗和百姓生活无缝对接?为期一年、跨越全省的“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活动,是江苏正在探索的一种有效方式。活动包含13场省级重点展示活动,优秀案例征集、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认定等延伸活动,以及各设区市常态化开展的“六进”活动等内容,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份份优质丰富的文化大餐。
从江宁区百家湖,到扬州高邮菱塘回族乡,再到无锡梅里古镇,活动所到之处,在不少小朋友的心中种下了一颗非遗的种子。一位小朋友在活动现场手持梭子,有模有样地学习起“通经断纬”的云锦织造工艺,“我听老师说,熟练的匠人一天只能织出五厘米左右的云锦。今天亲身体验了一次,每一根丝线都要精准到位,每一个动作都要恰到好处,真是太不容易了。”来自无锡的几位妈妈带着身穿汉服的小姑娘津津有味地观赏簪花制作技艺,精致的簪花让她们爱不释手,一位妈妈不禁驻足感叹:“幼儿园也经常会学习一些非遗知识,这样的活动将传统文化真正融入了生活中,今天带孩子们来体验,孩子们都很喜欢。”
接下来,全省各地围绕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因地制宜开展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00多场。不仅有主题活动,还有真金白银的实惠,惠民消费券将适时发放,激发消费热情,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5月4-5日,“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苏州站暨2025年国家级非遗金村庙会将盛大开启。展示展演、技艺体验、亲子互动,不仅可以近距离观摩江苏特色非遗项目以及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创作,还能感受金村庙会浓厚的亲情、人情和乡情,无限精彩等你现场去发掘。
下一步,江苏省文旅厅将深度挖掘“家门口”的精彩,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让文化惠民如春风化雨,滋养“水韵江苏”每个角落,让“诗与远方”在家门口触手可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 一图梳理|2024年中国网络法治发展脉络2025-04-29
- 信长星会见香港中华总商会访问团2025-04-29
- 光荣属于奋斗者!江苏121人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025-04-29
- 学习100|如何解锁社区治理幸福密码?2025-04-29
- 数读·解码江苏经济一季报⑥|从10.7%看江苏未来发展潜力2025-04-29
- 数读海报 | 2024年国家网信办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规范应用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