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泰州:江海共潮母亲城 军民共庆海军魂——“战舰回家乡”军地共建系列活动侧记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04-25 17:44:36 查看数:0

向海图强76载,江海共潮母亲城。4月17日至24日,泰州市举办“战舰回家乡”军地共建系列活动。海军军乐队首次在泰公开巡演、两艘现役主力战舰首次停靠泰州并接受市民参观、海防教育宣讲走进机关、企业和高校……以钢铁战舰为纽带,市民群众与海军官兵舰上舰下热烈互动。

还有一个好消息,泰州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此时,人民海军的生日成了城市的节日。

千里奔赴来“舰”你

4月22日,泰州国际集装箱码头人头攒动,雄伟的南京舰、六安舰炮口高昂、悬挂满旗,以英武之姿向“水兵母亲城”人民敞开怀抱。

“我家就住在码头附近的永安洲镇,从小听汽笛呜呜响,但这还是我第一次登上军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二学生李欣颖说,“之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军舰,亲眼看到才发现它这么大,这么震撼!”

舰艇开放活动对普通群众而言是“初体验”,对军迷更像是一场狂欢。来自北京的曹家乐和来自河北廊坊的张立是在火车上认识的新朋友。背双肩包,戴遮阳帽,手持“长枪短炮”,相同的装束和兴趣让邻座的两位军迷一见如故,一路聊到登舰。“能登上南京舰、六安舰,听官兵讲解现代化武器装备,千里奔赴也值得。”去年刚大学毕业的张立说,“我一直有个从军梦,这次开放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入伍的想法。”

“这是我退役后第一次登上咱们海军的军舰,这艘战舰可比我们那时候气派多了!”头戴一顶印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70周年纪念”字样的帽子,老兵王建刚带着孙子在舰艇前合影,并激励他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造出更加先进的舰艇。

水兵故里续深情

晨光中,身着浪花白军装的海军官兵化身讲解员,在甲板各展区构筑起国防教育矩阵。现场观众争相与兵哥哥兵姐姐合影,一张张最美同框“刷爆”朋友圈。

“泰州,我回来了!”南京舰泰州籍官兵沈浩宇站在舷梯前感慨万千。这位在泰州市海军中学浸润过青春岁月的水兵,如今驾驭着现代化战舰劈波斩浪。“正是这片热土孕育的蓝色基因,托举着我的军旅航程。”

相似的亲切感在南京舰安徽籍官兵潘进友胸中涌动。“当舰艇缓缓靠岸,‘迎亲’方阵的热情驱散江风的凉意。”潘进友笑着说,来泰之前孩子跟他要礼物,他看上了“战舰回家乡”主题纪念邮折,邮折封面主图定格着现役主力战舰南京舰、六安舰的航行英姿,背景里海军诞生地白马庙旧址与现代战舰构成时空对话,“这份礼物承载着水兵对精神故乡的眷恋,是最好的‘伴手礼’。”

海军军乐队艺术总监齐鑫也对泰州充满孺慕之情。4月19日,齐鑫与乐队战友共同在海纪馆、金融广场完成两场行进式展演。“泰州不仅是人民海军诞生地,更是华东军区海军军乐队的起源之地,这是地理坐标,更是精神丰碑,回到泰州是一次寻根之旅。”齐鑫感慨道,在人民海军起航的地方演奏,就像孩子向母亲诉说成长。

红色基因铸荣光

“带孩子亲眼看一看军舰,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苏州市民王培杰特意请假带着女儿来参观,他们还参观了海军舰艇文化园、海纪馆,在海军大道、海军小学周边逛了逛,“泰州不愧是‘水兵母亲城’,‘海军元素’随处可见。”

泰州始终深深呵护“海军诞生地”这一最光荣的城市符号,曾三次升级改造海纪馆,推出一批冠名“海军”的中小学校、团队组织、道路场馆和文化活动,为海军输送大量优质兵源。近年来,人民海军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海军诞生地建设,自2011年起先后向泰州捐赠了三艘退役军舰和一艘潜艇。

依托“三舰一艇”,泰州市建成新兴红色文旅项目——海军舰艇文化园。如今,海军舰艇文化园和海纪馆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海军文化展示平台和海军主题教育基地。

此次系列活动以海军文化为纽带,不仅增强了市民对国防事业的认同感、自豪感,还进一步提升了“海军诞生地、水兵母亲城”文化旅游品牌和形象,提高泰州城市文化软实力。下一步,泰州市将持续深耕海军文化,筹划推进“海军文化园”建设,并以人民海军为题材,创作各类文艺精品力作,让泰州的海军文化品牌叫得更响亮、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