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漫评:赛事“大流量”叩响经济“春之声”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04-21 22:29:42 查看数:0

东风拂鸢都,纸鸢舞春晖。近日,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在山东潍坊世界风筝公园启幕。来自中国、巴西、意大利等51个国家和地区的257支队伍亮相,放飞各式风筝,竞逐苍穹,云端“比武”,共襄这场“天空盛宴”。

当潍坊鸢飞戾天时,神州大地正涌动体育春潮:从“村BA”到国际范,诸暨发布百场大型体育赛事,涵盖篮球、足球、击剑、自行车、马拉松、越野、徒步等20多个运动项目;河北雄安、保定、定州三地马拉松同时鸣枪,绘就了一幅“三马齐奔”的壮美画卷……勃发的体育赛事不仅掀起全民健身浪潮,也把赛事的“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留量”,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赛道,叩响赛事经济的“春之声”。

春阳为幕,汗水为墨,各地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接踵而至,算算“经济账”,赛事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无锡马拉松赛道上,3.5万名跑者以脚步丈量城市的同时,更点燃了餐饮、住宿、交通、旅游、会展等5.05亿元的消费热浪;北京工体的绿茵场上,国安与蓉城的巅峰对决不仅带动门票收入激增,场馆周边的餐饮、交通、衍生品销售均迎来高峰;在杭州,数万观众山呼海啸般见证国足冲刺时刻,仅票房收入就超过了5000万元。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城市焕新,当体育激情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消费力,一场场赛事成为丈量城市活力的标尺、激活消费潜能的密钥,在城市经济版图上书写着活力四射的发展密码。

办一场赛,兴一座城。立足自身“气质”、产业优势,用创意将城市自然禀赋、历史肌理、特色文化有机融入,“体育+”不断推动赛事经济与城市发展从“物理叠加”转向“化学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成都太古里的霓虹与都江堰的晨光交相辉映,利用美食文化优势举办美食主题体育赛事,用赛道串联起城市美食IP的消费链条;洪雅玉屏山巅,第八届四川省滑翔伞锦标赛在花海翻涌、青山含黛的立体画卷中启幕,成为区域消费新引擎;西安城墙下,历史长河与运动浪潮激情碰撞,各类历史文化主题的体育赛事,吸引国内外游客和参赛者。从舌尖上的城市探索到云端极限挑战再到文化基因解码,在汗水、速度与激情的碰撞中,“赛事+”撬动城市消费新潜能,把运动“能量”、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体育赛事化作文化纽带,能为城市代言的多个经典景点被串珠成链,成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赋能经济发展。在扬州,东关古渡的漕船帆影、文昌阁的铜铃清音、汉陵苑的千年汉柏化作诗意跑道,在跑者涌动的热潮中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文旅消费;宿迁将马拉松赛道调整为途经梨兰会、镜湖等景区,让跑者沉浸于梨花与二月兰交织的宿迁春日限定美景中;启东则用海味书写独特欢迎辞,将赛道设置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的“最鲜公路”上,让“鲜”字成为烙印在舌尖的城市密码……当历史遗迹、自然奇观、风土人情被编织进运动叙事,观众追随的不仅是竞赛,更是可消费、可体验、可带走的文化场景。这种文化认同感,终将沉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资产,在时光长河中转化为可量化、可持续的城市经济增量。

以赛事流量催开消费之花,用城市特色浇灌产业沃土,让文化基因生长出经济果实,一场场热闹非凡的体育赛事,定能实现从“竞技”到“经济”惊艳蝶变,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动能。(邱彤)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