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破浪前行!从一季度外贸数据透视背后的中国韧性

来源: 编辑:汤晨洁 2025-04-20 16:23:27 查看数:0

在全球贸易寒潮中,中国外贸再次交出亮眼答卷。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突破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1月份进出口下降2.2%,2月份基本持平,3月份增长6%。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外贸虽承压前行,但仍然韧性不减、稳中有进。‌

内外贸一体化持续推进,国内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中国外贸破局之道早已谋定。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对外贸易政策环境,出台了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稳外资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加大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力度。在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内大循环持续夯实的基础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向纵深推进。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在上合、金砖、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双边多边场合鲜明提出中国主张,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贸协定。外贸韧性不减的“中国制造”正在打开“世界地图”做生意,展现出中国外贸强大的风险抵御能力。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主要外贸省市勇挑重担,发挥各自优势,展现出较强的支撑带动作用。一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7省市合计进出口7.78万亿元,保持增长趋势,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三,实打实起到了挑大梁的作用。今年年初,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小分队在新加坡、日本、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多点发力,推进近50个外商投资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类项目;2月份,山东省临沂市开展“百团千企·商城出海”行动,通过政府“搭桥铺路”,推动临沂商城在国际贸易领域实现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突破。

站在历史新征程上,中国对外贸易正从过去“融入全球化”,逐步转变为“引领全球化”的新阶段。10.3万亿元不仅是量的突破,更是中国外贸发展转型的关键。当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弱化之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制度型开放深化、数字贸易规则建构正在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一季度,国内产业创新方面,中国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从“量”的扩张到“质”的跃升,这几项外贸数据的增长已非传统模式的简单延续,而是由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升级,这无疑是支撑中国出口强大韧性的关键。

当前,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市场,中国正在以“破浪者”的姿态打开新局面。“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