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野到“金”野,兴化编织绿色发展梦想篇章
春天的垛田上,菜花肆意绽放,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芬芳,游客们穿梭其间,交织成一曲欢快的春日乐章。
“四季花海”火出圈,兴化市的美景声名远扬。近年来,兴化以农文旅融合为方向,挖掘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潜力,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出台统筹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政策文件,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厚植生态优势,打造绿色家园
初春时节,兴化大纵湖碧波荡漾,宛如一颗翡翠,镶嵌在里下河地区。从圈围养殖到退渔还湖,历时6年,如今兴化大纵湖“满血复活”——多年未见的银鱼又游了回来,每年飞来过冬的珍稀鸟类有20多种。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板块,兴化先后启动陈堡草荡、平旺湖、蜈蚣湖、得胜湖、洋汊荡等退圩还湖工程,以水上森林片区为核心,有序推进0.52万亩湿地生态涵养,持续增厚“绿色家底”。
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优良生态,2024年兴化入选国家级和美乡村试点,“花海森林”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成为省级片区,全市47个村入选全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兴化市抢抓政策叠加机遇,梳理形成167个“百村示范”名单,重点打造15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积极探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新机制。 探索“数字乡村一张图”治理机制,兴化市提出,在千垛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区域性数字乡村治理中心,并将其作为和美乡村的标志性项目。通过统筹布局数字化系统、构建三维实景图,实现和美乡村建设成效、亮点特色立体化呈现、集成化展示。
创新化“绿”成金模式,激活绿色经济
“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兴化千垛菜花进入盛花期,喜迎八方来客。“一朵菜花”背后,蕴藏着化“绿”成金的密码。
2024年,兴化“四季花海”各类活动丰富多彩。“春看菜花”首次推出夜间实景剧演出,“夏赏荷花”拓展龙舟大赛、啤酒龙虾节等特色活动,“秋品菊花”实现“品蟹赏菊”爆款出圈,“冬览芦花”初具规模。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超7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23.9%。 漫步大纵湖边,郑板桥的诗句跃然栏上,万鸟岛、芦笛飞雪、蒲苇秋色、芒草婀娜等景点正加快打造。 兴化市明确,以西北片区为主体,坚持差异化发展,在水上运动中心、水上森林、大纵湖、“十八帮”等重点景区,分类引进和开发水上运动项目,有针对性地推进设施配建和功能增补,加快实施“1号水路”等项目,大力发展有特色、有效益、有内涵的文旅产业片区。好事成双!2024年,兴化获批当年全省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沙沟古镇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布局绿色新型赛道,引领产业发展
低空经济是兴化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领域。在千垛镇陈杨村西侧,规划建设地区级A1类生产服务型通用机场。项目用地约406亩,将建设长1200米、宽30米机场跑道,以及配套综合楼、塔台、机库、车库和加油设施等。借助通用机场建设,兴化谋划发展低空农业、低空旅游、低空培训等多元应用场景,探索打造集执照培训、沉浸式教学、航空运动、飞行体验等场景于一体的低空飞行基地。同时,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加强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等项目招引,致力探索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低空产业新业态,打造全国走在前的“低空+文旅产融合”发展样板。
以绿色能源助力绿色发展,面对前来洽谈的众多项目,兴化市建立项目联合研判机制,着重对投资主体实力可靠性、项目投资方案可行性、未来发展效益可信度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研判,对投资配套较高的重大项目聘请专业第三方加以甄别,真正把宝贵资源精准配置到优质项目上,确保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编辑:姜景旸 王晶
(兴化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 “烟花三月下扬州”,看一座城市IP的深度激活2025-04-19
- 两岸非遗和传统技艺“组团出道”,共织文化“同心结”2025-04-19
- 国际古迹遗址日,一站式逛遍江苏遗址公园博物馆2025-04-19
- 宿迁宿城:做活“水文章”,让“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2025-04-19
- 文化中国行︱手绘长图:古木逢春 繁花更胜2025-04-19
- 江苏句容:身段一“转”天地宽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