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课改星光大舞台”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路径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学?教师学生又该如何赋魂人工智能?4月16日至17日,2025年泰州市“课改星光大舞台”(小学专场)暨“有思想的表达”课改成果主题研讨活动举行,活动以“数智赋能课堂新样态·思维可见的表达革命”为主题,展示了各市区学校8个学科41节课,全市300余名教师代表观摩课堂,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大家好,我是击鼓说唱俑!”泰州市口岸小学张玉敏老师《土与火的艺术——动物陶器的创想之旅》课堂刚开始,一只会说话会动的陶俑出现在视频中,立马吸引了全体同学的目光。授课过程中,张玉敏通过微课视频,带领孩子们了解陶器的起源和发展,并教孩子们动手制作创意陶器。在孩子们制作好后,还利用软件进行AR虚拟策展,将孩子们的作品放进AR“陶艺馆”进行展览。
一节由人工智能赋能的美术课,在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的结合中,迸发出了精彩的火花,不仅让观摩老师感觉很有创意,也让孩子们直呼“太有趣啦!”
来自海洋的明信片、探秘蚂蚁王国、粽子的几何密码、凤翼无人机、仿生机器人……泰州市凤凰小学展示的近30个项目化学习课程和社团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有思想的表达”课改成果。作为一所拥有十年建校史的优质学校,该校将“有思想的表达”作为课改突破口,通过“系统扭转力”隐性干预策略,构建“给机会-让探究-促产出-予展示”四阶段教学模式,课改成果《AI智慧,赋能凤凰小学教师高质量发展》入选全省教育数字化典型应用案例。
据介绍,2024年底,教育部下发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教育改革发展迎来新的风口,如何加强人工智能教育,推动教学数字化变革,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是所有教育人面临的崭新课题。举办本次活动,就是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如何强化“AI+教学设计”创新、深化“AI+学习分析”应用、优化“AI+教研生态”,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活动中,不少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智能课堂教案和观点。泰州市口岸小学美术老师杨芪表示,AI是手段,而非目的,技术再酷炫,课堂的灵魂仍是师生共同的艺术探索,面对技术洪流,要谨防课堂温度的流失。
对于人工智能如何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参加活动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研究员、《上海教育科研》副主编张肇丰认为,需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进行思考,课前的教学设计不能仅仅用AI工具“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针对学生学习的水平,给予精准的备课方案;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并根据学生当堂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和学习方案;课后需要对课堂效果进行整体和局部的评估,做到及时反馈,及时修改教学设计。
- 全面融入上海,泰州来了!2025-04-18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江苏各地各部门持续深入开展学2025-04-18
- 一季度拉动消费超584亿元 江苏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领跑全国2025-04-18
- 信长星主持召开江苏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深2025-04-18
- 关税战下,中国电商App在美国爆火,外国人来华“反向代购”买买2025-04-18
- 推动政商关系“亲”上加“清”,江苏以监督“硬约束”提升营商环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