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让板桥风范绽放新的时代华彩——“枝叶关情”诗书画名家走进江苏泰州采风活动综述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04-09 17:30:13 查看数:0

诗书画名家在郑板桥纪念馆参观。宋燕 王亦清 摄

乙巳三月,暮春之初,凤城河畔,群贤毕至。

14位画家、12位书法家、10位诗词家,追寻板桥遗风而来,品读“泰州泰美”,以笔墨丹青续写新时代的“枝叶关情”,亦为历史文化名城泰州再添一笔华彩。

跨越三百年的艺术对话

郑板桥,原名郑燮,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江苏泰州兴化人,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致敬先贤,4月6日,“枝叶关情”诗书画名家江苏泰州采风作品展在泰州市博物馆启幕。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和大批慕名而来的市民一同观展。

展厅中央,泰州市博物馆馆藏郑板桥《墨竹图轴》静静展出,古朴高洁。几竿横斜穿插的竹子,清秀劲挺,几层浓淡相衬的竹叶,倾侧多姿。画中板桥以自创“乱石铺街”体题诗一首,将墨竹的形状与诗意无尽延伸。

在《墨竹图轴》周围,展出的是“枝叶关情”诗书画名家江苏泰州采风作品。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孙晓云为展览所书展标《枝叶关情》,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采风诗作《花艳千垛》,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教授范迪安新绘大幅油画《面向世界——新扬子造船之景》等作品精彩亮相。

环顾展览,书法家们泼墨挥毫,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板桥诗句一一诉之笔墨;《咏郑板桥》《泰州竹枝词》……诗人们赞美板桥,纵情抒写大美泰州的人文“三水”;画家们舞动画笔,先贤清幽的故居跃然画布之上,四月春景醉人心田,板桥故里的新时代面貌更是振奋人心。

跨越三百年,聚合三门类,在泰州,当代诗书画名家与先贤展开了一场艺术对话。

续写新时代的“枝叶关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三百年前,郑板桥以泰州兴化为起点,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艺术追求,在中华文化长河中刻下不朽印记。

三百年后,一幅幅展现时代美景、聚焦百姓生活、传递人文关怀的艺术精品,赓续板桥风范,续写着新时代的“枝叶关情”。

春和景明,惠风和畅。连日来,从长江之滨到里下河腹地,以“枝叶关情”为主题的艺术采风之旅深入泰州大地。垛田的农耕智慧、板桥的文人风骨,小镇的袅袅炊烟、湿地的翩跹鹭影、江边的动人“船”说……春日的泰州给了艺术家们无穷的灵感。他们用脚步丈量大地,亲身感受泰州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废寝忘食地投身艺术创作。

清晨就架起画架,创作时“忘记”午餐,收笔已是夜幕低垂,这是以范迪安为代表的画家们在泰州的采风创作日程;诗兴大发,文思泉涌,诗词名家们现场创作了近70首诗词作品;铺纸、蘸墨、起笔,书法家们不吝笔墨、尽情挥毫,以手中笔抒心中意,呈现一批精品书法作品。

诗词吟咏与书画挥毫共同呈现,艺术家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每件作品都蕴藏着泥土的芬芳和时代的脉动,让板桥的“一枝一叶”化作新时代的精神标识。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仇高驰说:“诗书画三个界别,同时来采风完成这个展览,而且是以‘枝叶关情’为主题的展览,意义非同寻常。为人民而创作、为时代而讴歌,这是我们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

注入新征程的澎湃动力

37幅(组)画作、38幅书法作品、近70首诗词,是“枝叶关情”诗书画名家走进江苏泰州采风活动留给这座城市的有形的文化艺术精品。而在翰墨丹青的辉映中,在诗词韵律的流转里,由“枝叶关情”反哺出的艺术滋养,以及将泰州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泰州、爱上泰州,则是其赋予泰州的无形文化财富。

展览开幕当天,许多市民慕名而来。人们兴奋地欣赏名家作品,汲取文化滋养。静静欣赏完每一幅展品后,市民王思羽说:“展览不仅是对郑板桥的历史回望,更是与当下泰州的艺术碰撞。能在家门口欣赏到这么多当代名家高水准的艺术佳作,怎能不欢欣鼓舞。”

“‘枝叶关情’这一主题深深打动了我、吸引了我。我们期待通过这场艺术与民生的深情对话,让更多人了解泰州这座充满人文精神的文化高地,为泰州文化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孙晓云说。

范迪安说,今后还会再来泰州,创作更多精品力作,用饱含深情的丹青画卷,为新时代“泰州泰美”作出绝佳注脚。

“枝叶关情”诗书画名家走进江苏泰州采风活动,是一场艺术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是泰州赋予人文“三水”以现代价值,推动人文“三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举措,更是凸显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市的精彩篇章。

最是文化能致远,昂首阔步新征程。泰州正通过深挖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富矿,激活时代基因,让“水浒”的闯荡气魄、“水墨”的民本理念、“水袖”的守正创新,成为推动城市不断前行的深沉精神力量。我们相信,人文“三水”的交相辉映,必将让泰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芳华。

编辑:王魁 袁婷

校对:王晶

责编:姜景旸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