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叶关情 | 何以泰州?周文彰给出答案~
泰州泰美,泰想你来。四月的泰州,春和景明,嘉宾云集。
来自全国诗书画界的众多名家大咖齐聚泰州,参加“枝叶关情”诗书画名家走进江苏泰州采风活动。当诗心、书韵、画意与泰州的千垛花田、板桥故里、溱潼会船相遇,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交响在泰州奏响。
为何这场活动被称为全国首次?
在AI技术颠覆创作的当下艺术家为何仍奔赴泰州?
从郑板桥的民本思想到“枝叶关情”的现代诠释泰州如何以文化为魂引领城市发展?
在专访中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给出答案
【发布君】周会长,您好!此次“枝叶关情”诗书画名家走进江苏泰州采风活动备受关注,您觉得这次泰州的活动有什么独特之处?
【周文彰】我参加过很多次采风活动,但书法、绘画、诗词名家齐聚同一个地方采风,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泰州的这一创新之举意义非凡,充分彰显了泰州强大的文化吸引力。不同艺术领域的名家汇聚于此,从各自专业视角对泰州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进行创作,实现了不同艺术形式的碰撞与融合,能更全面、更立体地展现泰州的文化魅力。
【发布君】如此大规模的艺术名家齐聚泰州开展采风创作,您觉得会给泰州的文化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周文彰】影响是多方面的。众多名家在这里创作的作品,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能极大提升泰州的城市形象。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通过这些艺术作品的传播,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推动泰州旅游业发展,也有利于招商引资。
【发布君】这次活动以“枝叶关情”为主题,旨在传承弘扬郑板桥的民本思想,您觉得这一主题在当下有何特殊意义?
【周文彰】郑板桥听到竹子声便联想到民间疾苦,发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感慨。在当下,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追求。党员干部应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民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职业要求。此次活动以该主题开展,就是要让郑板桥的民本思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发布君】泰州有2100多年建城史,独特的水乡风貌和人文景观给您的诗词创作带来了哪些启发?
【周文彰】我认为,文艺工作者就应该从时代生活中捕捉题材,描绘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生活和自然风光。
泰州独特的景致,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诗词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的重要性。
这里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非常适合诗词、书画爱好者前来采风。我相信在这里,艺术家们能获得独特的创作灵感,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发布君】如今科技发展迅速,像Deepseek这样的AI工具也应用到诗词创作领域。您觉得它对诗词创作有什么影响?在这一背景下,这次采风活动又有着怎样独特的意义?
【周文彰】Deepseek确实将大众带入了AI时代,它在诗词创作上有一定优势,比如拥有海量诗词储存,创作速度快、用词精准。但它也存在局限,如默认古代韵书,缺乏时代气息。这次采风活动的意义就在于,它能让创作者亲身感受泰州的风景、人文,获得情感体验,创作出更具现场感和情感性的作品,这是AI无法替代的。我们可以利用AI工具辅助创作,但不能依赖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生活体验才是创作的核心。
【发布君】您对泰州文化走出去有什么建议?如何借助这次活动,让泰州文化品牌更响亮?
【周文彰】泰州文化要走出去,一方面要有文化精品,像优秀的小说、电影、舞台演绎等,凭借高质量作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另一方面,要用文化为旅游铸魂。泰州有着独特的水城风光和人文景观,可以通过诗词等文化形式挖掘其内涵,比如推动“诗旅中国”在泰州的发展,把景点诗词化,提升旅游的吸引力。
这次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将名家的作品进行广泛传播,扩大泰州文化的影响力。希望泰州能继续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培养更多优秀的文化人才,创作出更多文化精品,持续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将泰州打造成文化旅游胜地,让更多人了解泰州的文化、爱上泰州的文化。
- 文化进万家 | 披晨露,踏星辉,追光影——丹青绘就新时代壮美泰2025-04-07
- 天天学习 | 走在前——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③2025-04-07
- 【地评线】听见丨当DeepSeek成为地震废墟上的“生命翻译官”2025-04-07
- 【地评线】紫金e评:一路向“新” ,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2025-04-07
- 【地评线】荔枝网评:坚持合作共赢,读懂中国经济的“春日暖意”2025-04-07
- 减负春风劲吹,让企业“轻装快跑”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