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江苏扬中:汇聚红色“向心力” 清明缅怀寄深情

来源: 编辑:陈欢 2025-04-04 08:35:49 查看数:0

一年葱茏更迭,一岁思念绵延。清明将至,在江苏扬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烈士的深切缅怀与无尽尊崇。村集体出资修缮烈士墓,大学生志愿者为烈士墓碑描金添色,村民自发在清明前祭扫烈士墓……他们的一举一动,如点点星光,照亮了英烈精神传承的征途,让波澜壮阔的红色往昔,在岁月长河中闪耀出新的时代光芒。

“村集体出资修缮,发扬烈士荣光。”

“再往这边挪一些,就正了。”上午9点,在扬中市新坝镇联合村,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对村内的烈士合葬墓进行着修缮工作,现场氛围肃穆而紧张。

图片 1

图片 1

村民王国茂告诉记者,眼前这座重新修缮的烈士合葬墓建于1990年,是由村集体筹资建立的,这座烈士合葬墓内安葬着自己的叔叔王道义,还有包智山两位烈士。“叔叔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当时他在新坝栏杆桥附近送信途中被两个日军尾随,后来在交战中英勇牺牲,另一位包智山烈士是在解放战争中英勇就义的。他们的事迹,我们每个联合村的人都一直铭记于心。”

该村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该烈士合葬墓建设时间久远,碑体出现了裂缝、表面字迹模糊等问题。此次修缮,村集体出资3800元对墓碑主体进行了全面翻新,整修工作将在清明节前全部完工。

联合村村党委书记陆建军说,对烈士墓碑的修缮,既是对英烈的缅怀,也是对烈士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一直以来,联合村都有在清明节期间组织村内学生来此进行集体祭扫的传统。

图片 2

图片 2

放眼望去,刚刚修缮完的烈士合葬墓干净整洁、庄严肃穆,石碑上“永垂不朽”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联合村人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精神开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执我手中素笔,描君不朽英名。”

2日下午,在扬中市烈士陵园内,来自金山职业技术学院的20余名学生进行了一次特殊的祭扫活动。

现场,学生们俯身于墓碑前,小心翼翼地擦去墓碑上的浮尘,然后用笔蘸取红色、金色油漆,一笔一画细致地对风化褪色的碑文进行描摹填漆。经过2个多小时,烈士们的墓碑焕然一新。

图片 3

图片 3

学院学生候滟文动情地说:“短短几个小时,我就描完了他的一生,也把他的事迹牢牢刻在了心里,这次的活动对自己来说更像是精神上的一次洗礼。”另一位学生赵浩宇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二次参加学校组织的这一活动,这次内心的触动远超于上次,“英烈们用自己的生命,才换来了如今我们美好的生活。往后我不仅要多参与这样的活动,更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图片 4

图片 4

近年来,金山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来此为烈士墓碑“添金描红”。金山学院教师孙余超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能在缅怀先烈中汲取奋进力量,厚植家国情怀。”

“自发净扫陵墓,永铭先辈伟绩。”

上午8点,空气中还弥漫着湿润的水汽,在扬中市八桥镇的红旗公园内,十多个身影在渡江战役七烈士墓前忙碌着。有的清扫着散落的枯叶,有的弯腰专注地铲除烈士墓旁的杂草,还有的擦拭着烈士墓碑。不一会儿,烈士墓便被清扫得干干净净,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驻足墓前,久久凝视。

图片 5

图片 5

自2014年八桥镇在渡江战役七烈士墓的基础上建造红旗公园后,每年红旗村村民都会自发组成志愿队伍,在清明前夕为烈士们清扫陵墓。该村村民施勤军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是前几年加入这支志愿队伍的,“最开始是村里带着我们来做净扫工作,后来加入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另一位村民杨程接过话茬说,“他们连名字都没留下,作为后辈,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希望后人不要忘记他们。”

图片 6

图片 6

八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顾舒介绍,渡江战役七烈士墓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烈士墓,也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更是辐射周边的红色教育核心阵地,每年来此祭扫的人络绎不绝,“扬中七子”的故事也得以走出扬中而被广泛流传。(赵紫妍)

责任编辑:费菲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