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泰州:稻米做活“接二连三”文章,“一粒米”溢价5倍以上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04-01 17:34:14 查看数:0

“这米真香,跟现煮的一样。”在泰州东芳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批来自成都的客商品尝着刚泡开的冻干粥,连连称赞。

“我们选用的是泰州本地大米,你瞧,颗粒饱满、圆润晶莹,香味更是浓郁,营养价值也高。”公司负责人房辉抓起一把大米,自豪地向客商展示,“我们用的是FD宇航冻干技术,通过低温速冻和高温升华,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最大限度还原食材本身的味道。”

除了各种口味的冻干粥,炒制过的姜米陈皮茶饮、香浓养胃的米稀,以及通过发酵工艺提取的米蛋白肽……在这里,一粒粒大米通过深加工后花样频出、“身价倍涨”,成为市场上受年轻人喜爱的“香饽饽”。

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胡庄镇党委书记王敏介绍,以前散装的大米仅两元多钱一斤,包装精米也不过每斤三四元,而经过深加工的大米产品,却可溢价5倍以上。

胡庄镇水稻种植面积2.45万亩、年产稻谷1.66万吨,选用被誉为“江苏最好吃大米”的南粳5055、9108良种。高质高产之下,种稻农民却收益微薄,“守着粮仓没票子”的情况比比皆是。

“丰产不丰‘收’的根源是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王敏说,当地所产稻谷60%直接在田头售卖,35%是脱壳卖大米,在本地深加工的仅有5%。

如何将天然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他们尝试做强“一粒米”,延伸拉长稻米产业链条。

生财有“稻”的第一步就是凝聚链上力量,努力提升稻米附加值。该镇整合15个村(社区)、18个涉农企业、60家小农场,成立稻米产业联盟党委,统筹协调各片区分工协作。汪群片负责冷链仓储、刘元片负责烘干加工、戴陈片负责村企合作深加工、胡庄片负责电商直播推介,全镇各村(社区)、农业企业等主体,全部纳入稻米全产业链条中,环环相扣。

面对每年巨大的稻谷产量,烘干存储是个烦心事。“刚收割的稻谷水分含量在24%以上,短期内不能完成干燥处理,谷物就会发芽霉变,自然不能卖上好价钱。”刘元村党总支书记史一峰说。为此,刘元村盘活闲置资源,建设了总投资1200万元的烘干房和米厂,日烘干量约630吨、加工大米60吨。通过集中烘干,农户对稻谷干燥处理的成本由原来每吨120元以上降低至100元。

“政府不仅给我们解决了烘干和初加工难题,还给我们拓宽销路,现在的米都不愁卖了。”农户杨鑫乐呵呵地说。选取优质稻米包装成精装米,把碎米或部分闲置米卖给东芳堂这样的深加工企业,这两年,杨鑫家中积压的米袋子越来越少,“钱袋子”却越来越鼓。

“在销售端,我们以‘生态原乡·匠心稻作’为核心,创立自己的品牌。”王敏说,该镇同时打造线上农产品直播基地,培育农民主播18人,去年稻米线上销售额突破100万元。此外,该镇还策划了农耕研学等体验活动,打造200亩稻田景观,推出“趣农乐园”等IP,吸引更多游客来胡庄“赏稻浪、品香米、购精米”,让村民也吃上旅游饭。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