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焦丨江苏:制定“绿色标尺”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实践创新,旨在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为发展“明底线”“画边框”。近年来,江苏始终走在前列,制定“绿色标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无锡滨湖区马山街道整体位于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三面环湖。该区域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如何避免项目盲目上马?当地根据我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要求,将大部分属于红线区域的工业企业逐步清理、迁出,把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集中的工业区纳入重点管控单元,分区而治、优化布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环保办主任孙煜科说:“我们对照避让生态保护红线、优先保护单元,设立古竹工业团地、无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等四个工业集聚区,全部纳入重点管控单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减排180.75吨,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4.87%,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由于各地区生态禀赋、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过去全省统一执行同一要求的生态环境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精细化治理需求。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就是要把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生态环境“硬约束”,落实到不同的管控单元,每个单元都设有个性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现精准施策、科学治污。为此,江苏2020年就在全国率先建成“三线一单”管理平台,并于今年1月印发《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图尽览、一表尽查”。
江苏台记者郑伟说:“我身旁大屏显示的是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综合服务平台,可以看到江苏地图被绿色、红色、黄色的色块填满,它们分别代表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管控单元。”
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高级工程师蔡云说:“每一个单元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可以看到环评的企业、一企一档、排污许可、监测数据等等的集成。这些数据都是实时在线的,可以互联互通,实现对全省所有区域范围内精细化管理。”
目前,江苏已划定4570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单元数占全国总数的10%,高水平保护的基础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一级调研员陆卫军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规范江苏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机制,全面强化协同联动,推进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排污许可、执法监管和督察问责六位一体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在线政务服务和智慧决策功能,提高精细化、数据化的科学管理水平。”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郑伟 杨国 路明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连云港:“多管齐下”助特殊群体“职”达未来2025-03-28
- 泰州海陵:变“养老”为“享老”,用心守护最美“夕阳红2025-03-28
- 从“刹那芳华”到“一路繁花“,南京如何写下樱花爆火后的“共赢2025-03-28
- 从悠悠水磨腔到“世界BGM”,中国戏曲唱响全球2025-03-28
- 信长星在江苏省巡视巡察工作会议暨对村巡察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向2025-03-28
- 坚持系统观念 探索实践路径 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