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赋能一座县级市演绎新“船”奇
近日,国际著名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发布数据,按修正总吨计,2024年新接订单量排名全球前十的企业中,有七家为中国企业,靖江的两大民营船企业绩骄人——新时代造船以463万修正总吨的新签订单量位居全球榜首,新扬子造船以342.8万修正总吨的新签订单量位居全球第三。
三大指标屡创历史新高,连续多年稳居国内民营造船龙头地位,创造了多个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唯一”……作为全国最大民营造船基地,靖江高技术船舶及配套产业,正以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破茧成蝶、异军突起的非凡“船奇”。
向“新”逐“绿”,锚定高端加速转型升级
2月19日,由总部位于靖江的扬子江船业集团投资的扬子泓远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制造基地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扬子泓远项目作为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是该企业产品向更高端、更绿色、更高质量方向发展的重要布局,也是靖江加快打造绿色清洁能源船舶建造基地的一项重要举措。靖江另一家龙头企业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投资额巨大的“新能源船舶智造”项目也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以天然气等新能源为运输动力和海上运输新能源已经成为新商机。1月9日,新时代造船新造8100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命名交付船东。“这是我们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高端绿色环保船型。”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靖江船企在巩固传统船型优势的基础上,推进产品结构逐步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延伸,成功挺进超大型LNG运输船、液氨运输船(VLAC)、LNG及LPG双燃料动力船等市场,在新能源船舶细分市场持续领跑。
前不久,靖江两大民营船企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和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同时与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签订共计24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大单,订单价值高达285亿元。至此,靖江船企在手订单总额超过2500亿元,占全国订单总额的比重接近五分之一,占全球的比重超过十分之一。
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9000TEU集装箱船、国内民营船企首艘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全球最大的700箱级LNG罐箱运输双燃料甲板货船……“大国重器”正从靖江驶向全球。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正成为靖江造船的鲜明标识。靖江市工信局的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靖江造船完工量96艘906.92万载重吨,同比上升8.1%;新接订单191艘2286.93万载重吨,同比上升54.0%;手持订单377艘4242.39万载重吨,同比上升47.2%。2024年以来,靖江已累计建造各类新能源船43艘625万载重吨,在手新能源船订单397艘4515万载重吨,生产计划已经排到2029年。
据介绍,靖江正在积极布局新时代新能源船舶智造、扬子泓远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舶制造两个百亿级项目,进一步提升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舶研发建造能力,目标到2030年,全市绿色船舶订单占比提升至80%以上。
串珠成链,集群发展铸造“产业航母”
新春以来,江苏多凯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的总装车间内,机器轰鸣、焊花飞舞,工人们正全力赶制一批船用低速柴油机订单。去年6月,多凯动力与德国曼恩公司签订低速柴油机合作生产协议,成为继中船、玉柴、恒力之后,我国第四家生产曼恩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的企业,成功实现了从零部件制造向成品制造的转型升级。
低速柴油机是船舶的“心脏”,有了曼恩的许可证,多凯动力拿到了通向造船核心配套领域的市场“通行证”。目前,企业在手订单已突破20亿元,生产任务排至2027年,呈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多凯动力是靖江串珠成链、持续培育造船配套产业的代表企业之一。面对越来越“卷”的市场竞争,近年来,靖江围绕“构成要素齐全,产业规模领先,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分布集中”的船舶产业集群目标,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形成了龙头引领、产业配套的比较优势。
造船龙头企业扬子江船业、新时代造船持续深耕造船主业,不断做大做强,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民营最大、全球十强的造船企业,2024年,两家船企双双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龙头船企催生出了本地更多船舶配套的“小巨人”。从靖江一家村办企业起步的亚星锚链,船用锚链和系泊链占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70%的产品出口,而且主导编制了全球首个专门关于海洋系泊链的国际标准。
靖江市工信局的数据表明,目前靖江拥有以新时代造船、扬子江船业为龙头的船舶造修拆企业16家,以亚星锚链为支柱的配套企业200余家,形成了造船、修船、拆船为主业,船用主机、船用舵轴、电机等动力系统以及锚链、泵阀、电缆、装饰材料、油漆、通风、管道等配套完备的产业链,逐步构建了“两船一链一心,全型号、多配套”的产业格局。据统计,当前,靖江船舶产业本土化配套率超过65%,集群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五指成拳、力出一孔”,靖江造船产业链越来越长、供应网越来越密,整体竞争力和知名度得到了实质提升。如今,靖江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民营造船基地,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全球最大的系泊链生产基地。
“智改数转”,科创领航打造“世界船都”
2024年底,江苏省公布了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江苏靖宁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多弧协同数据驱动自适应焊接工艺与装备”项目获一等奖,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与江苏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完成的“北极航线多功能运输船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三等奖。
靖江高技术船舶产业在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靖江造船及配套企业以科技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和引领力,加快提升技术能级,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走进新时代造船新建成投运的智能化分段制造车间,门式起重机、平直分段线、智能焊接等设备通过智能软件高效协作,不仅平面分段制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用人成本也进一步降低,造船效率提高30%以上。
这几年,新时代、扬子江等龙头船企着手构建“数字化船厂+智能化船舶海工设备”新型生产模式,开展智能化平面分段生产车间改造,推进造船过程可视化、生产数据一体化、机械设备网联化,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控“双提升”。
“曾经,靖江船企建造一艘巴拿马型散货船需要2年左右时间,如今,这一周期已缩短至八个月左右。”见证了靖江造船效率提升的奇迹,劳氏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华中区运营总经理李毅感慨万千。他说,在生产效率、质量管控等方面,靖江造船企业不断突破,已经赶超国际一流水平。特别是船舶建造效率的提升,靖江船企堪称业界标杆。
- 这里的梅,又不一样啦~2025-02-23
- 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彰显更多兴化担当2025-02-23
- 【向新图强显身手】恒力之志:做中国实体经济的一块“基石”2025-02-23
- 【履职新答卷】全国人大代表张大冬:坚守育人初心 培育时代新人2025-02-23
- 奋进的春天│江苏南京:创新“小巨人”,产线满负荷2025-02-23
- 常州金坛:从串联到并联 “四证同发”打造极简审批模式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