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靖江:乘风破浪闯“深蓝”

来源: 编辑:徐群薪 2025-02-16 19:08:38 查看数:0

江海浩荡,巨轮斩浪。

绵延百里的靖江江岸,巍峨的龙门吊一字排开,见证着一艘艘烙印着“靖江制造”的巨轮,从12.5深水岸线驶向全球深海,乘风破浪、塑造“船”奇。

造船,之于靖江,是底气一般的存在。

靖江市两家龙头船企新签的24艘新船大单,属于德国航运巨头赫伯罗特超大规模的新造船投资之一。这证明了国际市场对靖江 造船实力的充分认可。

24艘新船都将配备最先进的低排放高压 LNG 双燃料发动机,燃料效率极高。建造这类高技术绿色船舶,已成为靖江造船业的“看家本领”。近年来,靖江市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主动顺应造船市场“风口”转向,加力科技创新,加快技术攻关,全面掌握了LNG双燃料船、超大型集装 箱船等当今世界最前沿船舶制造技术。     

在接受央视《东方时空》记者采访时,新时代造船船舶设计研究所开发室主任孙权说:“我们用上了LNG燃料之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够降低20%,降低98%到百分之百的氮化物、硫化物的排放。”

数字经济浪潮下,靖江造船业主动上马新项目,加快信息化造船、数字化造船、智能化造船,通过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不断缩短船舶总体及配套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周期。

在新时代造船新建投产的智能化分段制造车间,门式起重机、平直分段线、智能焊接等设备通过智能软件高效协作,不仅平面分段制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用人成本也进一步降低,造船效率提高30%以上。企业正计划 通过构建“数字化船厂+智能化船舶海工设备”新型生产模式,全面提高船舶建造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2 月,靖江市手持订单377艘4242.39万载重吨,同比上升 47.2%。

在龙头船企的引领下,靖江市通过强链补链延链,逐步构建了“两船一链,全型号、多配套”的产业格局,以产业航母之势,向“海”而进。

新时代造船和新扬子船业作为龙头企业“两船”,2024年持续发力,抢抓全球造船业景气上行的机遇,分别上马新能源船舶智造项目和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舶制造项目,强力提升高端船型市场规模。

“建设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舶制造项目,旨在打造世界级的清洁能源气体船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按照智能化、数字化的规划理念,推行现代造船模式,建设现代智能工厂,培育造船产业新质生产力。”在扬子泓远绿色 高技术清洁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签约仪式上,扬子江船业集团董事长任乐天的一番话,道出了企业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信心和决心。

“一链”指的是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大型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链及附件生产和出口基地,年产能达30万吨,船用锚链和系泊链占全球市场60%,与欧洲并称为全球“双寡头”。2024年11月,亚星重庆基 地首批特大型重钢铸件发货,交付90吨大型挂舵臂,这标志着亚星锚链挺进了全球大型船体铸钢件市场,丰富拓展了产品结构,延伸了产业链条。

“全型号”则是在主要船型方面,覆盖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化学品船的所有船型。“多配套”指的是在船舶配套方面,有船用低速柴油机、电机等动力系统产品生产企业, 以及锚链、泵阀、电缆、管道等一大批配套产品生产企业,目前,本土化配套率超过40%。

强化配套、拉长链条、创新赋能,靖江船舶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大幅提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始终领跑全国,约占全国份额的20%、全球的10%,全市规上高技术船舶产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全国造船看江苏,江苏造船看靖江。一 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技术船舶产业基地已然“振翅腾飞”。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