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江苏无锡:非遗闹元宵,古韵涌新潮
灯月遥相映,人间共良辰。江南古典园林中,当细腻婉转的戏曲唱腔与高亢嘹亮的男高音相遇,交织出了无与伦比的美妙火花。2月12日晚,总台2025年元宵晚会无锡分会场上,青年戏曲演员李云霄、李梦恒与美声男歌手蔡程昱深情演绎《相思》,浓郁的江南气息与唯美的江南景致再一次征服众人。总台春晚四地分会场所有的主持人也欢聚在了央视一号演播厅,无锡分会场主持人王音棋和李好还带去了无锡精微绣、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惠山油酥、太湖船点、马蹄酥、顾山红豆等无锡非遗以及“奋斗者”号模型,为海内外观众送上来自无锡的美好祝福。
园林舞台,一秒入戏
江南的美,不止一面。2025年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让全世界看到了江南枕河人家的秀美,看到了太湖烟波浩渺的壮美。总台元宵晚会,镜头一转,来到了无锡的园林中,让人们看到了无锡的优雅与浪漫之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对于中国人而言,元宵节不仅是一个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的热闹、喜庆、团圆的节日,还富有浪漫的色彩。从江南四大园林之一的寄畅园,到“江南第一豪宅”薛家花园,亭台、水榭、假山、曲径,本身就是极富诗意的舞台。当优美的旋律传来,犹如山间清泉,带领观众一秒入园。无锡民族乐团、无锡交响乐团现场合奏,自然的风声、水声、鸟鸣也加入了伴奏,令节目更加灵动。
“元宵晚会的无锡分会场,我们设计了一场游园会,把属于元宵节这个节日的美好传递出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无锡分会场影视化总导演李行介绍,这次,对于元宵晚会无锡分会场的节目设计也是颇具巧思。“很多网友在春晚之后给我们留言,想要看到无锡的锡剧,所以,安排!”李行告诉记者,他们将通俗歌曲与传统戏曲做了融合,由年轻的戏曲演员李云霄、李梦恒,与歌手蔡程昱合作,曲目改编自歌曲《相思》。“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红豆相思’就发源于无锡,我们也想把这份浓浓的爱意讲给全国人民听。”李行说。
江南园林,无锡代表
“《相思》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节目。它的美来自王维笔下‘红豆生南国’的爱情诗作,它的美来源于无锡古典爱情故事、来源于无锡千年红豆树,还有一个美,就在于此次的拍摄点——无锡的寄畅园。”李云霄是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演员,她曾多次来无锡演出。“无锡是一个特别浪漫且充满诗意和江南韵味的城市。”在李云霄的眼中,寄畅园更是步步皆风景、处处有诗意,她想借《相思》这一节目,与观众共享江南的美,也想借此歌曲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通过精心编排,江南园林成为了连接不同艺术形式的桥梁,让观众感受到音乐与园林艺术碰撞出的诗意与张力。园林中,无锡市锡剧院青年演员李梦恒身着锡剧经典戏服翩然而至,优美的锡剧念白配上雅致的庭院,每一帧画面都演绎着江南的浪漫,美到让人心动。“我们锡剧最能展现和表达细腻的情感,也期待全国观众通过这次节目领略到锡剧的独特魅力。”李梦恒说。
对于戏曲演员而言,园林实景演出已非新鲜事。但对于歌剧演员而言,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演唱,却是新的体验。“《相思》源于一首经典老歌,为了契合元宵佳节的氛围,我们做了改编,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这是蔡程昱第三次来无锡,他非常喜欢无锡,喜欢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喜欢江南园林的小巧精致。
节目《相思》不仅是艺术形式的融合,更是对园林空间的重新诠释。“寄畅园已有500多年历史,堪称无锡人的精神家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无锡园林专家金石声表示,寄畅园代表了无锡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峰,也曾是江南地方戏曲集中表演的场所。几百年来,寄畅园在秦氏家族中代代传承,1952年,秦氏后裔将寄畅园献给了国家。“寄畅园是无锡人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金石声表示,借助总台元宵晚会的舞台,寄畅园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这是无锡人的骄傲。
无锡技艺,不止精美
在多姿多彩的“无锡景”中,更蕴含着众多精美而有温度的画面,它们出自能工巧匠之手,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绽放出独特的城市魅力。2025年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让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等无锡非遗火爆出圈。乘着这一东风,无锡非遗跨越山河,出现在了总台元宵晚会央视一号演播厅现场。晚会一开场,热闹的泰伯非遗庙会就把观众带进了元宵节的喜乐氛围。
互动环节,主持人身旁的桌子上,摆放着双面精微绣《童子嬉春图》、惠山泥人《团阿福》、宜兴紫砂东坡提梁壶等精美的非遗作品,还有太湖船点、梁溪脆鳝、惠山油酥、江阴马蹄酥等无锡代表性的非遗美食。而无锡的硬核科技“奋斗者”号的模型也在现场出现,这是中国最新一代的载人深潜器,是中国深海探索领域的又一壮举,代表了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领先水平。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晚和元宵晚会,非遗元素大放异彩的同时,也传递出一个趋势,那就是非遗正在从被保护的文化遗产,转变为当代人愿意参与的生活方式。“那个刺绣团扇好好看,原来无锡有这么多非遗,果然好地方出好东西,真是宝藏城市。”“无锡好吃的可太多了,吃的还有梁溪脆鳝、玉兰饼、鸡子大饼、肉酿面筋、阳山水蜜桃,很多都是非遗。”“无锡山甜、水甜、饭甜、菜甜、花甜、人甜,就是一个浸在蜜罐里的甜江南!”……元宵晚会播出前后,社交媒体上,关于无锡特别是无锡非遗的话题一直在继续。
春晚和元宵晚会作为现象级的文化平台,为无锡非遗带来了巨大的曝光机会,无锡非遗传承人正努力将流量转化为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春晚的效应还在继续,我们的春晚同款双面绣团扇非常受欢迎。现在,无锡精微绣又登上了元宵晚会的舞台,并且还进入了央视一号演播厅,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特别自豪和骄傲。”眼下,无锡精微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红育正带领工作室的绣娘们全力以赴赶订单,她也希望借助总台的舞台,让更多人关注并热爱非遗,而她们也正通过创新创造,努力让非遗成为解码地方文化基因的超级接口。(张月、韩玲)
- 宿迁泗洪:“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改革再出发 “又一村”里探发2025-02-13
- 文化中国年│江苏南京:灯彩璀璨人如织,秦淮波映好年景2025-02-13
- 江苏常州:“转”型“实”干谱新篇,“创”新出海“拓”赛道2025-02-13
- 江苏扬州:干字当头 全力以“复” 水利工程冲刺“开门红”2025-02-13
- 江苏淮阴:淮阴黄心乌菜香,产业兴旺绘富景2025-02-13
- 江苏盐城:以灯为媒,“点亮”元宵文旅经济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