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泰州正式加入……
在刚刚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姜冬冬强调,要全面融入上海,加快建立一批科创飞地、产业飞地、人才飞地,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科创成果和优质资源,更好地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
今天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协同创新
2025年第一次线上会议
召开这标志着
泰州正式加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啥是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去年,上海市普陀区联合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七市一区),启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协同创新,并形成了《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加强协同创新备忘录》。
2025年第一次线上会议上,普陀区科委交流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工作成绩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南京、无锡、常州、南通、镇江、泰州市科技局分别围绕各市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政策协同等方面的合作需求和意向进行交流,并探讨下一步协同创新工作的重点方向,各地就拿出最优资源共享、共同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突破区域协同难点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
泰州为啥要加入?
长三角沪宁沿线城市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科技企业和高端人才,产业实力和创新能力雄厚。此举将推动泰州全面融入上海,加快建立一批科创飞地、人才飞地,承接更多的科创成果和优质资源。
开展六个方面深度合作
我市与上海在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协同合作、载体平台建设等方面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先后布局建设6家区域离岸创新中心,与长三角国创中心共建“长三角医学先进技术创新中心”,目前正在与复旦大学合作,推进“生命科学泰州实验室”建设。
接下来,我市将组建工作专班,进一步强化与上海创新合作交流,深度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聚焦“各方需要什么、我们要什么、能合作什么”思路,重点在六个方面开展深度合——
开展科技招商合作。将聚焦主导产业领域,梳理重点企业需求,排摸产业链缺失环节、创新链薄弱因素,积极与上海和兄弟城市关联企业、相关产业对接,承接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科创项目在长三角地区快速孵化、高效流动。
共育科技人才。在信息共享、挂职锻炼、轮岗交流、要素对接、赛事活动等方面进行合作或联动,进一步挖掘人才合作项目,推进人才资源互通,实现人才服务共享。
共建科创集市。目前,我市正在筹建线上成果对接平台,后续将积极融入普陀区现有科创集市体系,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举行线上和线下“科创集市”对接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一体化发展。
推进新研机构融合发展。目前,我市共建有重大科创平台27家,将积极推动包括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研究院、北大医学部泰州创新中心、长三角医学先进技术创新中心等在内的科研机构纳入武宁创新共同体合作圈,实现重大科创平台资源共享。
推进离岸中心与飞地园区建设。目前,我市在上海建有6家区域离岸创新中心,初步构建了“离岸—靠岸—在岸”项目孵化转化体系。下一步,将鼓励有条件的园区或龙头企业到普陀及兄弟城市寻求合作机会,布局离岸创新中心、共建飞地园区,互通优势资源,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举办泰州-普陀创新发展合作会。以武宁创新共同体为牵引,适时举办2025“泰州-普陀创新发展合作会”,集聚高校资源、企业需求、金融支持、技术成果等,搭建开放、协同、高效的交流平台,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
- 元宵怎么“闹”?看这里→2025-02-12
- “新质”加速度,海外觅新机,江苏常州鼓足干劲全力冲刺“开门红2025-02-12
- 学习100|文化与科技如何“双向奔赴”?2025-02-12
- 宿迁沭阳:早抓快干谋新局 项目建设“春更早”2025-02-12
- 文化中国行|花灯里、舌尖上,九州同庆闹元宵2025-02-12
- 江苏启东:荒滩洼地变身“聚宝盆”,“蟹兵虾将”闹新春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