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冲冲冲!泰州各地燃动开篇

来源: 编辑:汤晨洁 2025-02-09 16:09:29 查看数:0

新年伊始

我市“新春第一会”

吹响了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号角

动员全市上下

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

以实干实绩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全市各地闻令而动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


靖江市

勇挑大梁奋争先,2025年GDP增速目标7%

“2025年GDP增速目标定在7%。”2月6日,靖江聚焦开发区和项目建设召开“新春第一会”,强调“开年即开战、开年即开赛、开年即开考”的拼抢意识,践行“增信心、挑大梁、争上游、重实干”实践要求,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再燃激情、再攀新高、再立新功。

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靖江经济增长主力军,也是项目建设主战场。“今年是靖江连续第五年以‘新春第一会’形式,将开发区工作确定为全市最先谋划、最先部署的工作主题,将项目招引建设作为一以贯之、一刻不松的工作任务,就是要更加鲜明‘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导向指引,更加凸显‘开发区强则靖江强、项目兴则靖江兴’的地位作用。”靖江市委书记、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长平说。

靖江“海陆空天”产业链群已成为以泰州“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靖江将更大力度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构建现代产业链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实现“高大上”项目和“专而精”项目多点开花。

泰州跨江融合打头阵的是靖江。2025年,靖江继续展现“打头阵”的先发优势、实力地位、担当作为,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支撑,形成对接“大市场”、参与“双循环”的综合优势,统筹“港、产、航、贸”各方面资源,着力增强内引外联开放功能,力争国家级开发区排名向前跃升。

2025年,靖江力争列入省重大项目不少于6个,5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84个、新开工42个、新竣工28个。


泰兴市

持续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头版头条”

“经济工作是中心任务、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项目建设是头版头条。”2月6日,紧扣泰州市委、市政府“新春第一会”决策部署,泰兴召开聚力“三个大抓”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深度激发“三个不相信”城市精神特质,拿出“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推动2025年各项工作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

“今天的实力源自昨天的项目,今天的项目决定明天的产出。”泰兴市委书记、市长刘文荣表示,新的一年,泰兴将持续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版头条”,不仅要在“体量、数量、质量”上夺第一,更要在“高端、高新、高效”上走在前,以项目的坚实支撑保障整体的争先进位。

会上,该市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项目招引建设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六项机制”),这是2022年泰兴项目建设“六个统筹”文件的升级版,更加突出市级统筹、条块结合,加快形成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的“全域、全员、全力”招商格局。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市将严督实考,进一步优化“单月过堂会办、双月督查协调、季度通报分析、半年观摩述职、年度考评奖惩”项目攻坚推进机制,建立六大专班项目招引“流动红旗”制度,定期组织六大单元“招商擂台比武”,让高位矛盾协调、高效项目审批、高频推进比拼成为常态。

2025年,泰兴计划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0个,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和80个。


兴化市

2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2月6日,兴化市召开“新春第一会”——产业高质量发展表彰大会,明确“强信心、抓创新、促开放,政企同心协力建设全省产业升级示范地”的发展路径,以“春天的名义”奏响产业跃迁的奋进号角。

作为全省江淮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板块、泰州三市三区的腹地板块,兴化正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谋划打造全省产业升级示范地。“兴化打造全省产业升级示范地,致力彰显的示范点是从兴化实际出发,依托不锈钢、食品、铸造等现有产业发展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以新化旧、以立促破上下功夫,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壮大上同时发力,尤其是推动传统产业经过创新赋能成为新兴产业。”兴化市委书记陈锋剑说。

兴化市级层面计划设立2亿元财政专项资金,重点从五个方面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一是推广创新技术。研究推进智改数转网联的专项政策,建立分类分级梯度培育计划和培育企业库,引培一批优秀服务商,为企业提供性价比高的解决方案。二是培育创新项目。去年以来,该市三批次20家企业入选省设备更新补贴项目笼子,为企业提供1%的贷款利率补贴。今年力争更多设备更新项目纳入中央、省级有关政策盘子。三是共建创新平台。支持重点企业争创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推动兴达、星火、伽力森、兴野、悦兴、顶能等6家龙头企业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四是集聚创新人才。制订引导青年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重点面向高层次产业化人才,探索建立与企业贡献相对应的人才激励措施,优化人才综合服务体系。五是招引创新资本。加强与省、泰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合作,与社会资本共建符合政策要求的天使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推动更多“金融活水”转化为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耐心资本”。

2025年,兴化市计划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0个、新开工80个。其中,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新签约60个、新开工40个。


海陵区:

18条硬核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春伊始,海陵区发布《关于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18条硬核措施条条“真金白银”,单项最高奖励达300万元,动员全区上下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冲击“千亿主城”,打造“幸福标杆”。

“今年是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海陵冲击‘千亿主城’的第一年,需要我们树牢‘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实干实绩开创海陵、泰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海陵区委书记、区长刘剑波说。

围绕“筑牢宏观经济‘压舱石’”目标任务,《若干措施》推出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做优做强、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等举措,明确对新认定的省级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在市级以上奖补的基础上追加最高20万元奖励;每年安排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促进企业增产线、扩产能;对企业规模首次实现上台阶的中小企业,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对有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小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对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的工业企业,当年软硬件投资额达到300万元及以上且软件投入达一定比例的,分档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对列入省、市、区重点项目清单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投资额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分档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若干措施》明确了一揽子措施,干货满满。

《若干措施》推出了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进高端人才引进等多项举措,明确每年安排不超过800万元支持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每年安排不超过50万元奖励企业引进的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每年安排不超过500万元鼓励专利转化运用,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力。

今年,海陵区制定了“12348”项目攻坚总目标,全年新开工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1个,新开工列入省重大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80个。


姜堰区

推出优化营商环境4.0版

2月6日上午,姜堰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出征大会,印发并解读《姜堰区优化营商环境4.0版》和《姜堰区优化“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工作机制》,进一步鲜明“环境是金、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

“我们连续五年将‘新春第一会’主题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并与招商出征大会合并召开,就是要拧紧‘开年就开工,开工就实干’的工作发条,释放‘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鲜明信号,擦亮‘来姜堰·赢将来’的营商品牌,擂响‘出征鼓’、勇夺‘开门红’。”姜堰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孙靓靓说,今年,该区将锚定GDP、工业开票“双双冲千亿”目标,打出多轮驱动、向高攀登的组合拳。

会上推出的优化营商环境4.0版,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主线,针对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共制定了8大类50条90多项硬核举措。

比如,在政务服务方面,扩大“提速”事项范围,压缩办理时限,在姜堰政务服务一码通微信小程序中上线AI智能客服,提供全天候政策咨询、业务指引等服务;健全教育入学等29项重点事项线上“一网通办”机制;推广“竣备即发证”、工业用地首次登记“零材料办理”“交地即抵押”等登记政策。在科技金融方面,推出算力贷、人才贷、股票回购增持贷等“先行先试”金融产品。在惠企服务方面,聚焦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绿电服务,探索开展“绿电直供”,推行“算力券”。在综合监管方面,创新检查方式,在落实企业安静日、预告式执法的基础之上,3月1日起全面应用执法检查码,企业通过扫码,核验检查任务内容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查看检查结果,开展检查评价。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

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建设

蛇年伊始,“心无旁骛拼经济”的紧迫状态、“一着不让抢先机”的争先意识以及“凝心聚力抓项目”的实干精神,伴随着春风吹遍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大地。一批亿元以上的优质项目正加快建设。

在泰州港经济开发区,总投资5亿元的博远汽车轮毂单元锻造及车加工件生产项目开工,为全区汽车产业链再添生力军。自落户园区以来,泰州德瑶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汽车零配件研发、生产及销售,近年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产能迅速提升,市场持续扩张。“今年,我们继续加码投资,新开工项目对现有标房、办公楼等进行改造升级,建成后可实现年产500万套汽车轴承,预计开票销售可达4亿元,新增税收约1000万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大年初一,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生产厂区秩序井然,总投资50亿元的高端润滑油、特种油国产化产业升级项目紧锣密鼓地建设。春节期间,400多名员工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生产一线,企业按照生产计划,全力冲刺“开门红”。

距离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不远处,江苏海阳锦纶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近年来,公司锦纶6切片、浸胶帘子布等产品生产能力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差异化竞争策略效果逐渐显现,公司乘势而上,加大投资力度,总投资11亿元、年产8万吨高性能帘子布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项目全部建设到位后,有望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至100亿元。

负责工业生产保障的泰州金泰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凯发新泉水务(泰州)有限公司同样春节“不打烊”。同时,园区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心用情保障企业有序生产。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