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十一批援伊干部人才“民生援疆”回应群众祈盼——援疆“候鸟”筑梦“远方的家”
夜幕降临,新疆伊犁六星街上,悠扬的手风琴声随风飘扬,居民们手拉手跳起欢快的舞蹈,远处飘来浓郁的列巴香味……这真实可感的幸福图景,深深印刻在记者的脑海中。近年来,江苏省援伊前方指挥部在教卫提质和人居环境改造方面不断发力,如同“候鸟”一般跨越山海而来的江苏援疆干部,已然把伊犁打造成“远方的家”,用一系列民生援疆成果续写绵延不断的“山海情”。
“种花”天山下,
启智润心育新人
10月金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内,满目金黄。
在胡杨河市塔河南街西侧,即将诞生胡杨河市第一所高等学校——胡杨河职业技术学院。明年,学校有望迎来第一批学生,未来可提供5000个学位。
以前胡杨河市没有高等院校,只有一所中专。为了让更多人“在家门口上好学”,江苏援疆资金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淮安援疆工作组计划从今年到2026年分3年投入1亿元,为胡杨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化工教学实训场所,以及配套室内外装修和实训设施设备。
如果说填补当地教育空白是给希望的田野带来“沃土”,那么教师“组团式”援疆则是在“沃土”种下棵棵“树苗”。
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内,一片“援疆林”茁壮成长。一批批江苏教师接力来此,“组团式”加速推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润心植绿,和融共进,‘润’是指镇江,‘绿’是指可克达拉。”援疆校长朱春晓指着学校的校训郑重地说。
镇江援疆工作组创新推出“名校长+管理干部+骨干教师”这一组团式援教模式,先后选派6批共189人次教师,在可克达拉市多所学校任教。经过援教接力,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本科达线率逐年攀升,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中考普高录取率每年保持在95%左右。
跨越山海育人,不照搬江苏模式,而是量身定制,培养适应当地未来发展的人才。
在霍尔果斯市技工学校,20岁的哈萨克族小伙巴勒达吾列提正在实训室练习直播带货。患有肢体残疾的他一开始对电商一窍不通,经过培训后,他能在镜头面前毫不怯场地介绍产品,还能自信地表演唱歌。
职业技能教育与高技能人才需求之间供需缺口较大,尤其是国际化技能人才较为稀缺,是当地人才培养方面的“症结”。苏州援疆工作组分别投入援疆资金1.397亿元、7050万元,建设霍尔果斯市职教园区一期、二期项目。学校结合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开设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旅游服务与管理等10个专业,让毕业学生成为就业市场“香饽饽”。
今年9月,伊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能源汽车应用与检修专业迎来了第一批学生,该校机电和汽车工程系系主任田定康正在与江苏企业对接合作。学校新能源汽车国际化综合实践中心依托援疆项目,计划用2—3年时间,建设成新能源汽车国际化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为伊犁州和中亚五国新能源汽车维护服务输送人才。
“输血”“造血”并进,
“苏医生”成了金字招牌
远方来的“苏医生”,不仅靠医疗资源“输血”,给当地更多患者带来希望,更通过人才“造血”,推动当地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让当地百姓从“病有所医”走向“病有良医”。
“如果一个医院没有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许多科室是不敢收重症患者的。”江苏援疆专家、兵团第四师医院可克达拉院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丁园国表示,正是援疆专家的“输血”,才让该院区的ICU建立并运转了起来。
在当地医疗技术空白上“填色”。10月24日,伊犁州迎来第十一批中期轮换的江苏“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们。援疆医生郑翔翔刚落地新疆第二天,就接到伊犁州友谊医院心胸外科的求助电话,他们在一台手术中遇到困难,急需专家技术指导。郑翔翔火速赶往医院,运用胸腔镜心脏停跳下房缺修补术为患者实现了微创“补心”,这也是伊犁州首例胸腔镜心脏停跳下房缺修补术。
在一些边远牧场,交通不便常常成为当地群众寻求医疗救助时面临的“坚冰”,“苏医生”们通过一次次义诊展开“破冰行动”。
“我要看江苏来的医生!”在义诊现场,牧民们常常把援疆医生围得水泄不通,“苏医生”已成为当地群众信赖的金字招牌。江苏援疆队伍计划用3年时间为伊犁州直和兵团第四师、第七师所有在校小学生提供先心病和包虫病免费筛查,目前已筛查完成学生近1.9万名,并对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白内障诊疗服务,对低保家庭进行公益援助。
因技术任务“飞”到伊犁,集中完成任务后再“飞”回江苏,这些“短期柔性”援疆医生,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候鸟”。援疆专家、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嵇亚军介绍,为了更快响应新疆当地的医疗需求,援疆工作组创新推出“三个月一轮换”的短期人才援疆计划,24小时待命,用源源不断的医疗人才“活水”呵护当地居民健康,“柔性援疆模式启动后,医院手术量有了明显上升,今年1—9月手术量达到近2300台,而去年全年的手术量才2100台左右。”
“候鸟”总有归巢时,但其播撒的种子却已花开遍野。培育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这是医疗援疆“造血”的意义所在。
走进伊犁州临床医学研究院,肌肉外甲、人工智能视网膜图像处理技术等高科技项目研究正在进行中。这所研究院,也是江苏援疆力量支持的全疆首家地州级医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综合性医学研究机构。目前,临床医学研究院已完成了中心实验平台、临床生物样本库、5G实验室、健康伊犁研究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开展了70多项地方常见病、多发病研究,推动了一批适用技术转化为临床应用。
同时,研究院线上线下为当地培训乡村骨干医师、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共计1.8万人次,执业医师专项助力培训帮助全州执业医师通过率比往年平均水平提高40%以上,相当于每年为伊犁多培养出200名合格的执业医师。
好环境助增收,
“一处美”带动“一片美”
在与伊犁察布查尔县锡伯古城一街之隔的孙扎齐牛录镇,镇党委书记华丽近日正在筹划为新建的“口袋公园”引入鱼苗。公园里,景观岛、凉亭、清澈的水池……一切都如此静谧美丽。然而,这里曾是一条垃圾渠。渠边私搭乱占成风、生活污水直排、死畜死禽乱扔、安全隐患严重。
对此,孙扎齐牛录镇争取到援疆项目资金1524万元,以龙渠为突破口,完成改造750米,并对周边区域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成18条街巷近4公里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
“灯亮了,老百姓的心也亮了。”华丽说,整治赢得了群众的大力支持,群众自发退让集体土地,拆除违建棚圈……这些,她都看在眼里,“‘一处美’带动‘一片美’。环境整治后,游客变多了,不少百姓实现了就近就业,比如有的居民开始做起手工冰淇淋吸引游客。”
“游客来家里坐一坐,喝杯水吃块瓜,就能赚到钱。”让伊犁喀赞其民俗旅游街区居民海力曼·阿吾提意想不到的是,祖祖辈辈生活的老街区,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点”。
古老的纯木结构民居、各式砖石结构别墅……步入喀赞其民俗旅游街区,就像是进入了一座建筑博物馆。在这里,2万多户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居民庭院星罗棋布,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等13个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
近年来,南京援疆工作组持续加大对喀赞其民俗旅游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建成并开放吐达洪巴依旧居、石榴花展览馆,成为全面展示新疆多民族文化的地标;推动旅游景区服务提升,游客中心、街区马车等焕然一新,工作人员讲解服务和演艺水平全面提高。今年9月,在援疆资金支持下,街区提升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对景区内10栋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新建伊犁传统多民族庭院式风貌建筑、非遗街巷,提升改造景区内马车慢街道等,预计2026年10月完工。当前,喀赞其民俗旅游街区有近2万居民就近或居家就业创业。
“你们可以找找看,在这里,每户庭院里都一定种着葡萄。”在距离喀赞其不远处的六星街,讲解员自豪地说。江苏与新疆的情谊,正如葡萄藤蔓,在交织生长间,结出一串串饱满硕大的团结果实。
【“数”读援疆】
江苏第十一批援伊干部人才聚焦民生所需、强化帮带提升,大力实施教育、医疗、民生提质工程。
始终聚焦教育卫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2023年共实施教卫提质项目98个、安排援疆资金10.29亿元。2024年计划实施教卫提质项目110个,计划安排援疆资金9.5亿元。
持续推进“职教组团”帮扶计划、“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和“组团式援疆教育人才计划”。采用“苏伊组队、疆内选拔、在苏拉练”模式,积极指导受援地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参加国家、自治区技能大赛,累计获奖110项,获奖等级和名次均创历史新高。
联合州卫健委制定《伊犁州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实施意见》,医疗团队直接带培本地医生3.3万余人次,直接受益群众4.5万人次。大力建设联县到乡的互联网医院,受援医院平均转诊率由4.12%下降到2.98%。
严格落实中央确定的80%以上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的要求。选取10余个乡村重点打造一批特色乡村振兴发展示范点,引导和推动示范村庄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位一体”振兴,助力富民增收。
- 挖掘数据“金矿” 南京加“数”前行2024-11-20
- 江苏徐州:广拓岗位,真金扶持,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11-20
- 江苏苏州:引领体城融合新风向2024-11-20
- 江苏镇江:航空产业“无中生有”的翱翔之路2024-11-20
- 泰州:“米均论英雄”推动沿江港口岸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2024-11-19
- 泰州:推广应用生态型秸秆犁耕深翻技术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