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汽车产业正向“新”而行:开发新技术,打造新生态
近日,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承办2024汽车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苏州召开,院士专家,装备、汽车及产业链企业高层齐聚,围绕“共筑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开研讨。《科技周刊》记者探展发现,一批汽车新技术、新装备亮相,我省装备制造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正在开辟新路径。
新技术——
一场智能网联汽车挑战赛,比比谁更安全
作为论坛的重磅活动,2024 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智能网联汽车挑战赛在苏州阳澄半岛智能网联试验场上举行。包括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逾百支赛队参加,用最前沿的技术挑战汽车安全。
挑战赛设置功能型无人车创新AI挑战赛、全向主动安全挑战赛、智驾 AI城市挑战赛三大赛项,分别考察各支队伍的智能驾驶技术、全向主动安全技术和智能导航技术。
在模拟小镇送货、行驶安全两个项目中,需完成送货最优路径规划以及十余个道路场景的自动驾驶。来自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致梦队获得了全场“最佳AI智驾算法”称号。“我们用3D建模自研自制了车辆外壳、铰链、磁吸门等器件。”致梦队队员张亚鹏介绍,团队认真规划,反复试验、优化、调试,从前期车辆调试,到现场高精地图采集编辑、算法优化逐一突破难点,最终以卓越的算法设计和精准的车辆控制能力,顺利完成了复杂路况下的自动驾驶任务,展现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功能性无人车主要具备行进路线规划、地图采集、路障识别等功能,这些功能都依托自研的人工智能算法。”功能型无人车创新AI挑战赛高职组冠军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队指导老师金爱艳告诉记者,赛区还模拟住宅小区、工厂区域中功能型无人车物流配送的场景,并首次融入了创意外观设计与仿真环节,这考验参赛者的理论与实战水平,有利于培养兼具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智能驾驶技术人才。
全向主动安全挑战赛在测试道路面积近24万平方米的阳澄半岛智能网联试验场展开,是国内首个全气象的全向主动安全赛。现场,比赛场景有机结合了雨天、夜间、儿童、成人鬼探头等极限场景元素,直击量产汽车智能驾驶性能。所谓“鬼探头”通俗来讲,就是在司机视野盲区,从路边突然蹿出一辆非机动车或行人,让司机避让不及,因此被称为“鬼探头”。“汽车全向主动安全技术是保证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的一种技术,主要依赖于先进的传感器、算法和控制系统,不断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和驾驶员的操作行为,一旦检测到可能引发事故的风险,系统会主动介入车辆的操控,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中国汽研信息智能事业部负责人周金应解释说。
该赛项分为常规赛和加分赛。常规赛为雨天静止车和雨天儿童连续鬼探头,模拟在雨天环境下,参赛车辆以特定车速向前行驶,若遇到禁止车辆,参赛车辆需进行制动,以避免发生碰撞。从车速30km/h开始,若发生碰撞或触发其他淘汰机制,直接淘汰,若避让或有制动,则进行下一车速的比赛,车速从30 - 40 - 50km/h逐级递增。夜间倒车鬼探头则是加分赛,在夜间环境下,参赛车辆倒车行驶,到达控制点时行人启动,参赛车辆能否进行制动以避免发生碰撞。“雨天和夜间鬼探头这个场景很真实,从结果来看,江苏参赛车辆的制动表现非常优异。”周金应评价说。
新装备——
一个价值上百万的测试假人,80%国产可替代
提到汽车测试装备,汽车碰撞假人是典型装备,而一个碰撞假人售价高达上百万元。如何降本增效?记者在论坛展会现场看到,由我省牵头研发的汽车碰撞测试假人(以下简称“碰撞假人”)正飞速发展,已实现了80%的国产替代。
行业内把碰撞假人视为一种“测试装备”,国外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开发、设计、测试。“汽车碰撞假人一般由头部、颈部、胸部、上肢、髋骨、下肢、脚部以及各种连接机构组成,包含近400个部件和约60个传感器,用来在测试中收集详细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评估车辆的安全性。”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宋家锋介绍,碰撞假人根据类型和配置的不同,价格从数百万到数千万元不等,比如最常用的Hybrid Ⅲ 50成年男性碰撞假人,价格大约100万元。
“碰撞假人高昂的价格和前期的研发投入密不可分。比如大量的生物力学试验和研究,是开发碰撞假人所需的重要数据基础,需要大量研发经费支持,且研究时间长达10至15年。”宋家锋解释说,碰撞假人的制造成本较高,不仅要模拟真人外形,还要模拟人体复杂的脊柱、肋骨、颈椎、腰椎和仿生皮肤和肌肉。这些部件的材料选择非常挑剔,且制造工艺较复杂。此外,碰撞假人身上通常需要安装大量传感器用于采集数据,包括加速度、角速度和位移等,数量从60到200个不等,随着传感器需求增加,假人的价格也随之上升。
2019年起,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开始推动碰撞假人研发工作,目前已有技术创新与产品落地应用。记者在展会上看到,一款名为ACCES-50百分位男性假人基于中国人体特征开发而成,其生物力学特性、动态响应、生物逼真度都是基于中国人体体征数据进行优化设计,目前已实现80%的自主替代,广泛应用于车辆碰撞、载人航天等领域。
“虽然国产率提高了,但是碰撞测试假人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仍由美国独家垄断。中国在碰撞假人开发和更新滞后导致所有假人及其易损件还是要依赖进口,这些进口件不仅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而且自主品牌的开发成本和周期受制于人。”宋家锋坦言,国内假人开发还存在研发与标准的协调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明确的开发目标,相关科研机构在碰撞测试假人的研发上存在各自为政、研究不深入及重复研究等问题。“但随着国产碰撞假人的开发及相应标准的逐步完善,相信会迎来中国自己在汽车领域可靠的碰撞测试假人装备。”宋家锋说。
新生态——
一套完善的汽车产业链配套体系,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江苏拥有完善的汽车产业链配套体系,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是清在论坛开幕式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汽车产业实现平稳增长,汽车产量89.8万辆、同比增长13.4%,其中装备制造业成为支撑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8月,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8.1%,增速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 71.1%。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汽车领域加速应用,汽车产品形态快速迭代,产业生态深刻调整。江苏承载着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光荣使命,正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集群高质量发展。”是清表示。
2024汽车技术装备与发展论坛举办地苏州,是著名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近年来,苏州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做强苏州特色和优势。苏州汽车产业在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并向着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强市的目标冲刺。
打造汽车产业强市,创新生态不言而喻。记者了解到,为完备产业链,苏州构建以智能汽车、基础支撑、信息交互为核心的产业链生态,覆盖30余个细分领域,培育一批细分领域专精特新和独角兽企业。全市智能车联网相关企业超600家,产业规模超600亿元。
为保障创新生态,苏州在全省率先出台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若干措施,正式实施《苏州市智能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为强化创新能力,苏州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产学研合作,引入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清华大学汽研院等科研机构,发布创新产品100余项,制定国际标准6项、地方标准6项、团体标准24项。目前,苏州已建成智能网联道路595.8公里,建设5G基站5.5万个,开放测试道路2459.4公里。投入使用全国首条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启用国内首个跨市区两级的云控平台。
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表示,近年来,苏州将加快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竞争力、全省引领力的智能车联网产业集群,已经形成覆盖整车、零部件、汽车电子、新能源“三电”、智能网联系统等细分领域的完备产业链。特别是全球汽车零部件的百强企业中有50家都在苏州布局。“苏州将持续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专业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力推动汽车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吴庆文说。
- 挖掘数据“金矿” 南京加“数”前行2024-11-20
- 江苏徐州:广拓岗位,真金扶持,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11-20
- 江苏苏州:引领体城融合新风向2024-11-20
- 江苏镇江:航空产业“无中生有”的翱翔之路2024-11-20
- 泰州:“米均论英雄”推动沿江港口岸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2024-11-19
- 泰州:推广应用生态型秸秆犁耕深翻技术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