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爱苏港澳丨香港青年李炏烜:为苏港澳青年交流搭建“筑梦空间”
说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李炏烜,让人很难联想到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大家都说我的普通话很好,没什么口音。其实我19岁的时候才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离开香港。”
在香港成长19年,回内地生活20年,对李炏烜来说,内地早已成为他的第二个家。促进港澳与内地年轻人的“双向交流”,让他们更了解彼此,是他工作之外的目标和使命。
埋下一颗种子 静待生根发芽
在李炏烜的少年时代,香港中小学并没有设置普通话课程,也鲜少有香港人说普通话。但祖籍是福建的父亲却在家中给他创造了学习普通话的环境。
“父亲从小就教我普通话,也教我闽南语,在家里我们基本都用这两种语言交流。”李炏烜说,“而且家里也保留了一些老家的传统习俗,比如过年的时候我们会跪拜长辈。”
尽管还无法理解这些习俗的真正含义,李炏烜还是懵懵懂懂地照做了。
李炏烜说,“长大一点后,父亲就会把我带回老家,带回深圳,他想让我自己看看内地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炏烜至今仍记得父辈的教育,“一个人应该有独立的思维,要自己去求真求实。”多年以来,回老家走走看看成为一家人每年的固定行程。
亲眼所见的景象与想象的有所落差,这就在李炏烜的心里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小时候需要父母带着我到内地去,但是等到我读书了长大了,我就想自己去看看。”
眼见才能为实 见证发展变迁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开香港,长时间在内地生活,是从李炏烜的大学生活开始的。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个香港学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李炏烜顺畅地融入了大学生活。
而从踏入校门开始,李炏烜就开始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变化和发展。“刚开始学校附近还是一些农田,能看到水牛,等我到大三时科技园区已经陆续建成了。要不是我自己亲眼所见真的不敢相信。”
见到了以前在香港无法想象的一幕幕,也激起了李炏烜对内地进行更多探索。“大学的时候我会到处去走走看看,我到过上海、北京,当过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也看过南京的秦淮河和紫金山。”
双脚踏上不一样的土地,才能感受到祖国真正的面貌。“如果我留在香港,是没有办法真正感受到这样的变化的。对于我来说,我是祖国发展一个见证者。这也让我觉得,我可以留在内地做一番自己的事业。”李炏烜说。
助力苏港澳青年 实现双向奔赴
“来内地上大学的时候,我其实就已经是一个交流者,但那时我还没有十分清晰意识到这种身份的意义。”毕业之后接手了父亲的教育事业,李炏烜才真正意义上把促进教育文化交流的责任扛在肩上。
在内地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加深了李炏烜对祖国的认识。在内地的香港人分布地通常比较集中,基本都在广东和北上广深这一带。“但是很多香港人特别是年轻人没有像我一样到过内地的其它地方,其实是不完全了解实际情况的,所以会有一些认知偏差和感情隔阂。”
何不把工作与促进两地青年交流结合起来?让香港的年轻人像大学时候的自己一样,亲眼看到内地更多的地方,同时也让内地的朋友能看到香港的另一面?李炏烜开始了自己的谋划。
不同于旅游时的走马观花,李炏烜再次来到南京的时候,就被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气息所吸引。“南京是文学之都,文化氛围浓厚,教育资源丰富。而且江苏有着开放的气质,学生家长的眼界比较开阔,也希望真的能走出去看看。”这种活力激发了李炏烜留下来创业的信念。
近年来,随着港澳和内地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经贸、文化、教育交流日益密切。在李炏烜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参与到他们交流项目中的两地年轻人越来越多,每年从香港到内地参与研学的学生和从江苏去往港澳交流的学生从最开始的个位数已经达到五六十人的规模。“一方面,我们会推荐香港年轻人去一般旅行团很少去的地方走走看看,还会安排一些高规格实验室的参观,带他们直观地感受国家真正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带内地的年轻人去香港一些博物馆,让他们也感受到不一样的港风。”
促进苏港澳交流的中间人,李炏烜这样定义自己。来来往往的双向交流中,三地的年轻人像当年的李炏烜一样眼见为实,港澳独特的国际化氛围吸引着大批内地学生前去深造,同时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也看到内地的发展机遇,积极投身其中。
“这样的交往和交流,让年轻人更加了解彼此,情谊得到提升,相处也更加融洽和和谐。真正意义上的这种融合和发展才能携手并进,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李炏烜说。
编辑:曹佳蓉
责编:岑丹
审核:戚翔 闻栋
- “街”续文脉|家在仁丰里2023-12-09
- “高度”“温度”同频共振,让城市更暖人心2023-12-08
- 【地评线】听·见︱每天一节体育课,值得深思更值得期待!2023-12-08
- 【地评线】新华时论 | 深入挖掘扬子江蕴藏的文化宝藏2023-12-08
- 【地评线】荔枝网评:提“智”加“数”,竞跑“数实融合”新赛道2023-12-08
- 视评丨从词汇看变迁 2023年十大流行语及其背后的社会趋势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