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眼 | 江苏省委书记称赞“优中选优、百里挑一”,他们有什么故事?
12月6日,江苏全省第三批“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座谈会暨村(社区)书记视频培训班开班式举行,又一批92名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示范作用强的村(社区)书记接过荣誉,被命名为“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
“瞭望君”注意到,这已经不是江苏第一次高规格表彰村(社区)书记。把基层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江苏大力实施村(社区)书记“百名示范、千名领先、万名骨干”工程,先后于2019年、2021年命名两批共200名“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
值得一提的是,在6日这场座谈会开始前,江苏省委还特地办了一场温馨又特别的“见面会”。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看望了第三批“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称赞他们“从全省广大村(社区)书记中脱颖而出,可谓优中选优、百里挑一”,勉励他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担当奉献,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使命。扛起这一使命,力量在基层、关键靠基层。对于党的基层工作骨干力量——村(社区)书记这支队伍而言,肩负的责任确不轻。在场人士告诉“瞭望君”,见面时信长星讲到,“村(社区)书记担子重、责任大,非常辛苦。各级党委政府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给予更多关心关爱,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持续为基层赋能减负,让他们事业上更有奔头、工作上更有劲头。”这一番暖心话语让他们倍受鼓舞。
目光再回到这场座谈会的“主角”身上,这些基层带头人中不乏“瞭望君”熟悉的面孔。比如,前两批“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代表,张家港市金港街道长江村党委书记郁霞秋,宜兴市芳桥街道金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蒋仲良等,也有“新面孔”,全省第三批“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代表,“90后”的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海连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肖娜……
他们是全省广大城乡基层一线的党组织带头人的缩影,尽管来自不同岗位、不同地区,年龄阅历不同,但都长期奋斗在基层、扎根在基层,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大战大考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取得了突出成绩。
想要从江苏13608个村、7719个社区中脱颖而出并非一件容易事,“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是如何“优中选优、百里挑一”的?
“瞭望君”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推荐选拔坚持“客观公正、严明标准、注重实绩、好中选优”,在市县组织推选之后,还会开展专门审核以及综合分析研判环节,在严格的流程之下诞生的人选,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明显、群众认可度高,能够代表江苏广大优秀村(社区)书记的形象,较好地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效应。
以第三批“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为例,其中担任村(社区)书记平均任职年限为12.4年,其中10年以上的52人,20年以上15人,任职时间最长的45年;此外,学历高和年轻化也是一大特点,92人中,大学及以上学历37人;平均年龄49.7岁,有2名“90后”,15名“80后”。这些同志所任职的村(社区)或个人均荣获过省级机关部门及以上表彰。
在6日召开的座谈会上,几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讲述了扎根基层,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做法和经验。“瞭望君”觉得这些经历和故事值得分享:
泰州市姜堰区俞垛镇姜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姜庆中:
三十年里最难忘的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握手言和的“姜茅五老汉”。2002年姜家村、茅家村合并为姜茅村,村里矛盾问题突出,“姜茅五老汉”经常越级上访,成为当时有名的老大难问题,群众普遍怨声载道,姜茅一度被定为软弱涣散村。我们“两委”班子痛定思痛,决定把建强村级组织作为强化基层治理的突破口,从停车场改建、道路亮化等一件件小事干起,用实打实的工作赢得群众认可和支持。点亮一盏灯,照亮整个村,帮着做思想工作的群众越来越多,五老汉的思想也逐步转变,问题得到成功化解。与五老汉的握手言和,让我深刻感受到只有组织坚强有力,才能赢得群众支持。
第二个故事是“褪去一层皮”的特田创建。2021年村“两委”换届时,泰州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制定村级五年发展规划,我们以省特色田园乡村创建为主线,描绘美丽乡村建设图景,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公开承诺创建必成。7名村干部带头扑在一线,不到3个月时间,拆除“散乱污”小企业12家,整治河道7条,渐渐地“干部干群众看”变成了“干部带着群众一起干”,老百姓自发清理闲杂农用船69条,清理鸡舍鸭棚40多处,打造美丽庭院80多个。经过3年的共同奋斗,省特田创建目标提前完成,村里自来水、天然气、污水管网全面覆盖,主题公园、一米菜园、健身游园合理布局,姜茅村民“开门见绿、推窗见景”,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第三个故事是52个老板的南瓜项目。检验一个班子战斗力强不强、一名村书记行不行,关键看能否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姜茅人敢于打破传统稻麦种植模式,向经济作物发展。我带领“两委”班子到山东、盐城等地取经学习后,打造贝贝南瓜种植基地,领办贝贝星际综合体研学项目,种植面积由3亩发展到300亩,股东由村集体、村干部发展到合作社、党员群众,贝贝南瓜成为52个老板的共富项目,重点打造了智能温室大棚、教育科普基地、亲子休闲露营区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中心,实现村集体收入近130万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万元。我们通过“资源共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真正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磊:
“当家人”敢想敢干,这个村就有希望
我是土生土长的垫湖人,小的时候,父母经常给我讲垫湖的历史,听得最多的就是“分田到户”的故事。随着时代变迁,在“三农”发展的大潮中,“分田到户”所产生的效应逐渐释放完毕,垫湖村陷入了“一夜跨过温饱线,几十年未过富裕坎”的处境。2008年,垫湖农民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的先进村成为了省定经济薄弱村。
2009年毕业后,我成为垫湖村的一名村干部,村书记任龙带领我们在全县率先推动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有少部分群众不理解,任书记就带着我一户一户上门做工作。最终,全村1.2万亩耕地全部集中流转,农业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我懵懵懂懂地意识到,村书记是全村的“当家人”,“当家人”敢想敢干,这个村就有希望。
2015年,我成为垫湖村的书记,当时的垫湖村已经实现了人口集中和土地集中,但因为缺少产业支撑和项目支撑,一些村民虽然住进了新房子,但也面临着“无事可做、没钱可赚”的窘境,特别是留守老人和农村妇女。我南下北上,当年就引进了5个“三来一加”项目,村民说,“跟着小周书记干,家门口有钱赚。”
2021年春节假期结束后,我带领新一届村“两委”向村民作出任期承诺:到2025年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500万元、新建厂房两万平方米、解决群众就业400人.......之前也有村干部劝我,这个目标我们自己内部掌握,没有必要向村民作出承诺,万一实现不了,不就成了“打脸”了吗?我认为,无论是过去的“大田变小田”,还是现在的“小田变大田”,靠的就是实事求是,靠的就是干部敢想敢干、善作善成,把目标说出来也是不给自己留退路。
2021年9月,两万平方米的厂房开始新建,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帮促和村集体结余。为了督促进度和保证质量,工人没上工,我就到现场;工人收工后,我还会到现场。有一次,深夜突发雷暴雨,担心白天刚做好的水泥地面被冲毁,我带领村“两委”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好应急处理。当我们准备离开时,施工方才匆匆赶到。4个月过后,厂房如期交付,我也整整瘦了十斤。
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海连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肖娜:
扎根社区为民,用心用情建设美好家园
2013年9月我从大学毕业到社区工作,如今已整整十年。2019年,我刚接手海连社区工作,只有27岁,群众对我这个“新书记”并不信任。有的居民认为:“一个小丫头能干什么?”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多办几件群众认为我办不成的事,用实际行动换取群众信任。
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准问题。我带领社区“两委”成员,用一个月时间,走遍辖区每家每户,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立包括停车难、道路破、设施旧、服务少在内的12项问题清单。在走访中了解到,社区有一处废弃20年的地下停车场,因为开发商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一直无法启用,之前业委会多次沟通都没有结果。我先后5次拜访开发商,和负责人拉家常、谈合作,最终说服他们出资20万元修复停车场。紧接着我们又以停车场收费打底,动员物业公司垫资200万元,把小区里破损的道路也修了起来。随着一个个难题的顺利解决,不少居民都说:“这个小丫头还真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与当地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党支部负责人一起开会,谈到共驻共建,他很感兴趣。听说我们小区正在改造绿化,第二天就给我们捐赠了66棵月季花,一下子就提升了我们小区的形象。但共驻共建不能做“一锤子买卖”,我们主动邀请他们到社区参观,帮助他们向居民宣传推广ETC办理,在常来常往中增进了友谊、加深了感情、建立了常态联系。
事后我就想,这样的共建为什么不多搞一点?那段时间,我把周边大小单位跑了个遍,与市委政法委、区政协等19家单位签订了党建联建协议。“朋友圈”越做越大,“组织力”越聚越强。近两年,我们举办共驻共建活动不下百场,连续办成了党群服务中心升级、连心长廊建设、小区环境出新、运动场所改造、助老托幼项目引入等一系列惠民实事。有居民开玩笑说:“现在社区条件好了,周边的居民都想搬到我们小区来。”
2022年3月,社区所在的新海花园小区被列为疫情防控高风险小区。我们迅速组建了一支256人的志愿服务队。那段时间,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经常凌晨集合,一干就是一整天,有的“小伙伴”偷偷掉眼泪,但没有一个“逃兵”。最让我感动的是,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李连成每天都带着几名党员业主,准时报到。他跟我说:“社区平时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关键时刻,我们党员都得顶上”。通过这件事,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危急关头他们就是我们的“娘家人”、“撑腰人”。
- 数字人民币“一码支付”试点上线 江苏首例房产交易登记税费办结2023-12-08
- 江苏南京: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2023-12-08
- 江苏启东:“有事好商量”出良方,“和美乡村”共建共享2023-12-08
- 江苏盐城:向海求空间,盐碱地上崛起“绿色之城”2023-12-08
- 江西省党政代表团来江苏考察2023-12-08
- 江西省党政代表团来江苏考察2023-12-08